《語文教學二十四品》

《語文教學二十四品》

《語文教學二十四品》是由孟慶泉先生所著的語文教學研究文集,本書包括雄渾、沖澹、纖穠、高古、典雅、洗鍊、勁健等共二十四篇,仿照唐代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對當代中國語文教學的主要風格特徵進行分述。形象具體地例證語文課堂教學的多樣性。本書於2013年1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

基本信息

精品導讀

一、雄渾
大用外腓,真體內充。反虛入渾,積健為雄。
具備萬物,橫絕太空。荒荒油雲,寥寥長風。
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非強,來之無窮。
“雄渾”是二十四品中最重要的一品。“雄渾”可以由兩種解讀,一種貼近常用意,另一種近乎於“雄健”,而其背後是因為有不同的思想基礎:前者是老莊思想為基礎的,而後者則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嚴羽在《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中說:“又謂:盛唐之詩,雄深雅健。仆謂此四字但可評文,於詩則用健字不得。不若《詩辯》雄渾悲壯之語,為得詩之體也。毫釐之差,不可不辨。坡谷諸公之詩,如米元章之字,雖筆力勁鍵,終有子路事夫子時子時氣象。盛唐諸公之詩,如顏魯公書,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其不同如此。”歷來人們認為“雄渾”是建立在老莊“自然之道”寄出上的一種美,筆者贊同亦可用儒家的美學觀來解釋,比如說用孟子的“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或者“至大至剛”、“配義與道”的“皓然之氣”來解釋。
首二句是講的道家和玄學的體用、本末觀。“大用外腓”是由於“真體內充”,如無名氏所說:“言浩大之用改變於外,有真實之體充滿於內也。”腓,原是指小腿肚,善於屈伸變化,此指宇宙本體所呈現的變化無窮之姿態。所謂“真體”者,即是得道之體,合乎自然之道之體。《莊子·漁父》篇中說:“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道家之真是和儒家之禮相對的。《天道》篇云:“極物之真,能首其本,故外天地,遺萬物,而神未嘗有所困也。通乎道,合乎德,退仁義,賓禮樂,至人之心有所定矣。”《刻意》篇又云:“故素也者,謂其無所與雜也;純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能體純素,謂之真人。”《秋水》篇云:“曰:‘何謂天?何謂人?’北海若曰:‘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無失,是謂反其真。’”“大用”之說亦見莊子,《人間世》篇記載那棵可以為數千頭牛遮蔭的大櫟樹託夢給對它不屑一顧的木匠說:“且予求無所用久矣,幾死,乃今得之,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所謂“大用”即“無用之用”也。“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同上)首二句講的就是“雄渾”美的哲學思想基礎。次二句“返虛人渾,積健為雄”,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對“雄渾”的具體解釋。“渾”是指自然之道的狀態,《老子》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虛”,是自然之道的特徵,《莊子·人間世》云:“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天道》篇又云:“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虛,故能包含萬物,高於萬物,因此只有達到“虛”,方能進入“渾”的境界。下句“積健為雄”的“健”和嚴羽批評吳景仙的“雄健”之“健”不同。“健”有天然之“健”和人為之“健”,儒家所講的是人為之“健”,道家講的是天然之“健”。此外之“健”是《易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意,唐代孔穎達《正義》云:“天行健者,謂天體之行,晝夜不息,周而復始。”此句之意謂像宇宙本體那樣不停地運動,周而復始,日積月累,因內在自然之健,而有一股雄渾之氣。從語文教學的意義上講,雄渾風格的形成一定是教師內在的深厚的學識積累和極高的個人修養的產物。
…………

作者簡介

孟慶泉,文學學士,教育學碩士,文學博士。高級教師,就職於天津市天津中學。主要從事語文教學研究和古代文化、古代文獻研究,曾在中文核心刊物發表論著多篇,出版多部專著,主編或參與編著文集十餘部,出版發行電子音像出版物十餘部(集),成擔國家省市部委各級重點課題,十一五、十二五重點課題多項研究工作。著作等身,影響較大。

基本信息

作者:孟慶泉
出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編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責任編輯:雨涵
裝幀設計:聖裔
印刷: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本:787×1092mm1/32
字數:240千字
印張:12.00
版次:2013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價:45.00元

出版社簡介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水墨味》雜誌社、《藝術典藏》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總社地址:中國·香港九龍彌敦道208-212號四海大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