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意三昧》

智者大師的《覺意三昧》(全名是《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和《摩訶止觀》的四種三昧皆闡明「覺意三昧」,「覺意三昧」是天台止觀綜合了大小乘禪法。

簡單介紹

問曰。已知覺意三昧名義如是。行者行何方便得此三昧。於諸三昧得七覺意。入深法性到大涅槃。獲常樂我淨。為一切眾生作無上洲渚。答曰。行者為成就大悲度眾生。故求無上菩提至真之道先當立大誓願。發志誠心以誓自要。若我所學其事不成。終不中途有悔生退沒心。爾時心如金剛決定信。知諸法畢竟空寂。而不捨無邊眾生。故修諸行。云何為修。若行者了知心及一切諸法。皆無所有不生不滅。寂然清淨。而能善用六度方便。以自調伏虛妄之心。妄心既息三昧自發。何等為六。若行者知心及物如夢。所見皆無有實是於一切所有悉能舍離。常自覺識不令慳著想起。亦當回此清淨舍心。遍施眾生。是時名修淨施之心。因是心故。則能趣向檀波羅蜜。若行者知心如幻。外諸惡法皆不可得。雖對眾境常自覺了。不令惡念心生。是時名修淨戒之心。因此心故。則能趣向屍波羅蜜。若行者知心如焰空無根本。外之八法亦皆無實。是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常自覺了不生愛恚。是名修堅固忍。因此心故。則能趣向羼提波羅蜜。若行者知心如化。常自覺了。觀行相續。不令懈怠放逸心生。是時名修精進之心。因此心故則能趣向毗梨耶波羅蜜。若行者知心如鏡中像。一切所緣諸法皆無所有。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亂想不起假令失念尋即覺知。故妄波不起心常寂然。是時名修清淨定心。因是心故。則能趣向禪波羅蜜。若行者了知心如虛空。六識所緣內外諸法。皆無所有。畢竟空寂善用無所得心破諸顛倒不得一切法不著一切法。了達一切法。是時名修正智慧心。因是心故。則能趣向般若波羅蜜。行者若不修如上六種向道。清淨之心則不堪修甚深三昧。是故欲修覺意三昧者。應須善學如上六度方便。此六方便攝一切方便。若能善用調伏六蔽粗心令意柔軟。然後審諦細心觀察入正慧門。是名習學甚深三昧初心方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