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摩亞人的成年》

《薩摩亞人的成年》

《薩摩亞人的成年》的作者是瑪格麗特·米德,譯者是周曉虹、李姚軍、劉婧,由商務印書館於2010年10月1日出版。該出版物為276頁32開平裝簡體中文圖書。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第1版(2010年10月1日)
叢書名: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平裝:276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9787100071826,7100071828
條形碼:9787100071826
商品尺寸:20.4x14.6x1.4cm
商品重量:281g
ASIN:B004DULNTA

內容簡介

薩摩亞人的成年》這部米德學術聲譽的奠基之作,被譯為數十種語言,暢銷勢頭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至今不衰。雖然米德的學術成就在今天的美國人類學界幾乎不再有人提及,但是,不容否認的是,人類學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廣為人們認可,可以說是同米德的名字分不開的。米德可能是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人類學家,至少到至今為止,無出其右者。

編輯推薦

《薩摩亞人的成年》: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瑪格麗特·米德譯者:周曉虹李姚軍劉婧

目錄

致謝
新世紀獻言
常備書經典版序言
1928年序言
1973年版序言
第一章導論
第二章薩摩亞一日
第三章薩摩亞兒童的教育
第四章薩摩亞人的戶
第五章姑娘和同齡群體
第六章社區中的姑娘
第七章正常的兩性關係
第八章舞蹈的作用
第九章對待人格的態度
第十章普通姑娘的經歷與個性
第十一章衝突中的姑娘
第十二章壯年與暮年
第十三章從與薩摩亞的對比中看我們的教育問題
第十四章為選擇而教育
附錄一各章注釋
附錄二本研究的方法論
附錄三今日薩摩亞文明
附錄四心理缺陷和精神疾病
附錄五分析所依據的材料
索引和辭彙
譯後記

序言

瑪格麗特·米德似乎已經離開我們很遠了,然而,關於她的一切至今仍有人津津樂道。有關她的各種傳記不斷面世,她的作品在世界範圍內依然是一版再版。《薩摩亞人的成年》(下稱《成年》),這部米德學術聲譽的奠基之作,被譯為數十種語言,暢銷勢頭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至今不衰。雖然米德的學術成就在今天的美國人類學界幾乎不再有人提及,但是,不容否認的是,人類學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廣為人們認可,可以說是同米德的名字分不開的。米德可能是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人類學家,至少到至今為止,無出其右者。在某種意義上,米德在美國甚至成為成功女性的象徵;她,和露絲·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可能是僅有的兩位頭像登上美國郵票的人類學家,而本尼迪克特本身也是位使人類學著述走入民間的學者,她們兩人的著作不僅為學界中人所熟悉,更重要的是,還被堪稱“廣大”的民眾所知曉。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因為有她們倆的曾經存在,人類學的一些基本知識才得以真正地走出象牙塔,進入了民眾和地方的知識世界。除了她們二位,我們很難想到還有哪位人類學家,其學術著作生前身後都處於暢銷書排行榜,並發行有袖珍版供人隨身攜帶以便隨處閱讀。

後記

我們常常會感嘆“歲月易逝,光陰如梭”,但其中的真義並不是每一次感嘆之際都會真切體會的。不過,年初應商務印書館之邀,重新修訂米德的《薩摩亞人的成年》的中譯本,這樣一種感受卻著著實實地浮現在心頭。是呀,從1986年完成米德的這本著作的翻譯到現在,已經整整20年過去了。我已經從當年南開大學社會學系的一位研究生,成了南京大學社會學系的一位教授;而我的好友、本書的另一位譯者李姚軍,在南開大學英語系研究生畢業後入復旦大學任教,不久便負笈英倫留學,現在已成了英國伯明罕大學社會學系的教授。我想,米德著作的翻譯在我們後來的學術生涯中,多多少少都起到了某種推動作用。
第一次讀到瑪格麗特·米德的名字還是在1984年剛剛到南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時候。在一本薄薄的美國版的公共外語教材上,載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瑪格麗特·米德論青年”。如果不是由於專業的原因,我會把這篇文章忘得一乾二淨;但隨著對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領域的日漸了解,有一天我終於得知那篇文章選自一本1970年代風靡美國的小冊子,書名是《文化與承諾》,副標題是“一項有關代溝問題的研究”,而它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德更是一位在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用彈性的方式更容易解決問題,一些看似棘手的問題,只要轉換一下思維,“彈”一下,就會達到自己的目的。用彈性的方式去應對成功道路上遇到的種種“不規則”的事情
做人做事太直接你需要彈性生存法則,交際相處不圓潤際需要彈性生存法則,談判溝通太死板你需要彈性生存法則成為一個有彈性的人,能夠有彈性地立足於世,並更快地取得成功。

文摘

這種舞蹈既不淫蕩,也無過多的柔情;而陶泊舞通常卻帶有這兩種成分。這種舞蹈敏捷歡快,稍帶些許魯莽,洋溢著熱情,它要求舞蹈者能夠迅速擊拍,互相協調一致,而這種協調又不是隨意能夠做到的。小丑舞很有特色,跳舞者時而模仿陶泊,時而模仿瑪拿亞,其神態惟妙惟肖,令人捧腹。恰恰是這種嘲諷性的模仿增加了人們對陶泊和瑪拿亞的尊敬。能夠跳這種舞的首先是議事酋長和老年男女。跳這種舞的最初動機是為了進行對比:由小丑為陶泊的嫻雅端莊的舞姿提供一種喜劇性的映襯。陶泊的等級越高,就越要求地位高的男女屈尊扮演小丑,以自己的笨拙襯托陶泊的敏慧。這些小丑們的舞蹈帶有滑稽、粗鄙以及動作誇張的特點,他們用張開的手掌拍擊張大的嘴巴,發出一連串“哇哇哇”的聲響,同時不停地在地板上跳動、跺腳。有的時候,小丑的動作十分嫻熟,以致往往能夠成為這類禮儀活動的中心人物。
正在學習跳舞的小姑娘可以從上述三種舞蹈中任意選擇,那8125-30種舞步也都可由她模仿,更為重要的是她可以觀察每一個跳舞的人。關於孩子們是如何掌握舞蹈技巧的問題,開始我曾一度認為,那些年幼的孩子各自選擇了一個比自己年長的男孩子或女孩子做榜樣,認真地、照葫蘆畫瓢地模仿他(她)。但事實上我卻沒有遇見這樣的情況,沒有哪個孩子承認模仿過別人,也確實沒有哪個孩子有意識地模仿過別人;在我和他們十分熟悉之後,我也沒發現哪個孩子的舞蹈是完全模仿另一位舞蹈者的結果。村裡的每一個人都了解每位舞蹈者技藝精湛的舞蹈,所以,如果模仿的話,往往是故意這么做的。慧陀吉就是這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