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大陸的豬籠草》

《舊大陸的豬籠草》

sp. sp. sp.

《舊大陸的豬籠草》的封面,示諾斯豬籠草(左)和土瓶草(右)舊大陸的豬籠草》的封面,示諾斯豬籠草(左)和土瓶草(右)
《舊大陸的豬籠草》(PitcherPlantsoftheOldWorld)是斯圖爾特·麥克弗森所著的兩本關於豬籠草和土瓶草的專著。2009年5月由雷德芬自然歷史出版社出版。由阿拉斯泰爾·羅賓遜和安德烈亞斯·弗萊施曼(AndreasFleischmann)負責編輯。
書中詳細介紹了土瓶草和120種豬籠草,其中包括新描述的物種——小瓮豬籠草(N.micramphora)。另外還有5個“未完全鑑定的類群”,分別為“N.sp.Misool”、“N.sp.Papua”、“N.sp.PhangaNga”(之後被描述為海盜豬籠草(N.mirabilisvar.globosa))、“N.sp.Sulawesi”和“N.sp.Trang”(之後被描述為克爾豬籠草(N.kerrii))。漢密吉伊坦山豬籠草(Nepentheshamiguitanensis,描述於斯圖爾特·麥克弗森的另一本書《食蟲植物及原生地》(carnivorousPlantsandtheirHabitats)中)在書中被認為是小瓮豬籠草和盾葉豬籠草(N.peltata)的自然雜交種。
在接受《Thehoopoe》節目採訪時,斯圖爾特·麥克弗森是這樣解釋其寫書和大量野外考察的原因的:
“在我準備編寫《舊大陸的豬籠草》時,發現非常缺乏幾十種豬籠草的資料。因為很多豬籠草屬物種都沒有引入種植,同時分類也非常的混亂,所以我決定研究和在野外拍攝每一種豬籠草及土瓶草,以充分獲得每一個物種的資料。2006年我從大學畢業,當時我23歲,我立刻開始了對豬籠草和土瓶草長達3年的認真研究,並累計進行了18個月的野外考察。這3年裡為了尋找豬籠草,我在東南亞攀登山峰的數目超過了100座。這些行程大多都很簡單,最多僅幾天而已。但少數長時間的考察也是非常值得的,我曾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就發現了一個豬籠草的新類群。”
這本書因其涉獵廣泛、內容詳細且照片質量極高而廣受好評。馬爾滕·J·M·克莉絲汀哈斯(MaartenJ.M.Christenhusz)和麥可·F·費伊(MichaelF.Fay)在《Phytotaxa》上對其評述道:
“這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本涉及豬籠草屬整個地理分布範圍內物種的著作。期間他(斯圖爾特·麥克弗森)虛心的向其他學者請教分類方法,但這些方法都是地域性的。而其對所有豬籠草物種提供的信息化水平也是非常出色且前無古人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