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與人生》

《自然與人生》

《自然與人生》日本作家德富蘆花著文集,收錄了他的隨筆小品集《自然與人生》與《蚯蚓的夢囈》,讓讀者一探蘆花文字之美,並感受他思想中的浪漫精神。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自然與人生》《自然與人生》

《自然與人生》:德富筆下的自然景物,意境悠遠如山水畫,描寫芸芸眾生,刻畫入微,令人動容。《自然與人生》收錄了他的隨筆小品集《自然與人生》與《蚯蚓的夢囈》,可讓讀者一探蘆花文字之美,並感受他思想中的浪漫精神。散文集《自然與人生》描寫了大自然的景色,隱含著作者對社會現實的譏諷,展現了德富不凡的文學造詣,兼具東方寫意和西方寫實的風格,被譽為日本近代隨筆文學的經典之作。《蚯蚓的夢囈》,紀錄了他的田園生活,書中對於自然景物或人生百態,有著生動有情的描寫。

圖書背景

《自然與人生》里的文章,基本上寫於1898年,當時斷斷續續發表在日本的《國民新聞》上。1900年由東京民友社結集出版,題名為《自然與人生》。作者德富蘆花在論及自己的寫作意圖時說:“題目定為‘自然與人生’,並不是運用科學的方法,論證大地和人類的關係,只不過是將幾頁關於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寫生文字公布於眾罷了。這些文字都是作者經過耳聞目睹。心中有所感,隨即親手直錄下來的。”作者說的很謙虛,但這樣優美的文學作品並不是常常能夠見到的,而那種對待自然的靜觀態度更為現在的人所稀缺也。

德富蘆花對於景觀極富敏感,體察細微,描繪新奇,譬如寫落日的寥寥幾筆:“伊豆山已經銜住落日。太陽落一分,浮在海面上的霞光就後退八里。夕陽從容不迫地一寸又一寸,一分又一分,顧盼著行將離別的世界,悠悠然沉落下去。終於剩下最後一分了。它猛然一沉,變成一彎秀眉,眉又變作線,線又變成點——倏忽化作烏有。”這種極其細微傳神的筆墨看似用力輕巧,其實蘊涵著作者對自然深切的愛,是愛培養了他的美感,所以,語言的使用在他那裡才變得那麽親切,簡單樸素而饒有詩意。

作者簡介

德富蘆花(1868~1927),原名德富健次郎,筆名蘆花,日本近代的小說家、散文家。為熊本縣的望族出身。少年時受自由民權運動薰陶,1885年皈依基督教,蘆花具有強烈的人道精神,十分景仰托爾斯泰。1898至1899年發表連載小說《杜宇》,因而聞名,1903年創作出震動文壇的長篇小說《黑潮》。其他代表作有:《回憶》(1901)、《寄生木》(1909)、《自然與人生》(1901)、《蚯蚓的夢囈》(1913)、《黑眼睛與黃眼睛》(1913)、《富士》(1925)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