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年譜長編》

《聞一多年譜長編》

《聞一多年譜長編》,聞黎明,侯菊坤編,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年出版。目前這部1100頁、85萬字的《聞一多年譜長編》,規模之大,內容之富恐怕是自有年譜專類以來所未有”,文本記錄畢竟寫的都是比較重要的事情,至於人物活動的一些細節,則需要通過人物採訪,才能使之個性化、具體化。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書名:聞一多年譜長編
作者:聞黎明,侯菊坤
ISBN:7-216-01468-5
價格:28.00
發行地:武漢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4
頁數:1106頁,[8]頁圖版
開本:20cm

作者著書目的與經歷

作者聞黎明作者聞黎明

作者撰寫《聞一多年譜長編》的本意,是希望通過相對徹底地收集與公布當時所能得的與聞一多有關的原始材料,讓有興趣從事聞一多研究的學者,能夠節省尋找資料的時間。然而,北京大學百年校慶時,哲學系邀請校內外40餘位專家學者評選向研究生推薦的閱讀書目時,《聞一多年譜長編》經過無記名投票,忝列選讀書目之一(此次共評選出古今中外必讀和選讀書目各30種)。

2004年,何柄棣先生在其回憶錄《讀史閱世六十年》,書中說:“目前這部1100頁、85萬字的《聞一多年譜長編》,規模之大,內容之富恐怕是自有年譜專類以來所未有”。《聞一多年譜長編》能夠受到歡迎,主要在於它重現了相當數量的珍貴史料。 文本資料的重要性是人所皆知的,不過,文本記錄畢竟寫的都是比較重要的事情,至於人物活動的一些細節,則需要通過人物採訪,才能使之個性化、具體化。
作者採訪冰心時,提到梁實秋在《談聞一多》中提到的一件事。1924年底,聞一多與一些留學生在紐約演出了英文中國古裝劇《楊貴妃》,引起轟動。在哈佛大學的梁實秋、顧毓琇等,受到啟發,於1925年在波士頓也演出了英文中國古裝劇《琵琶記》。那次演出,他們曾寫信給聞一多,請他前往幫助繪製布景和演員化妝,聞一多回信說他有事去不了。這封信是寫給梁實秋的,因此梁實秋在《談聞一多》中,根據這封信說聞一多當時沒有到波士頓。但是,冰心的一篇回憶文章中說聞一多去波士頓了,我便問聞一多到底去沒去。冰心說,怎么沒去呢,我臉上的色彩就是他給我塗的。冰心的回憶,糾正了梁實秋書中的記錄,還原了這段小事的原貌。

聞一多在清華學校讀書時,國際基督教青年會曾在清華園召開過一次國際大會,聞一多給代表們當翻譯,從而受到基督教影響,不久便做了洗禮。這件事源於他的同班同學吳澤霖的回憶。作者走訪和信訪的人,大概有近百位。其中在北京的謝冰心、陳岱孫沈從文、張光年、賀麟、馮至、卞之琳李何林、常任俠、臧克家、王瑤、吳祖緗、季鎮淮、范寧等。

坦誠地說,我從事聞一多研究,確有感情方面的因素,但一旦做起來,我就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史學工作者,應當超脫感情,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因為,客觀是事實,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即使你不承認,多年後還是會恢復真實面貌的。

作者在編著過程中,始終本著史學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客觀態度,把這個歷史事件原原本本寫入《聞一多傳》。堅持服從客觀記載,真實反映歷史,不為前人避諱。如,聞一多在青島大學擔任文學院長期間,與學生發生的嚴重衝突,最後學生自治會發表《驅聞宣言》等等,他也是如實記錄,盡力客觀對待。作者言明之所以這樣做,既是為了真實記載聞一多的前期歷史,同時也認為他前期歷史的真實反映,有利於與他後期的轉變進行對比,從中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物怎樣隨著歷史潮流不斷前進的多樣性和複雜性。正是這樣,才使《聞一多年譜長編》、《聞一多傳》達到既充實已知的聞一多生平,又填補了許多過去鮮為人知的歷史空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