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鄒衡》

《考古學家鄒衡》

本書較為客觀、真實地記述了鄒衡先生一生的考古學研究歷程。

基本信息

看點

鄒衡,1927年生於湖南澧縣。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史學系,1955年獲得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副博士學位。此後歷任北京大學歷史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考古系新石器時代——商周教研室主任,先後當選為考古學和先秦史學會理事、商文化學副會長。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本書介紹了北京大學鄒衡教授的學術成果。

他通過長期的考古實踐,建立豫西地區仰韶文化與河南龍山丈化分期標尺;首倡二里頭文化1~4期是夏文化之說;論證鄭州商文化與安陽商文化的分期,命名先商文化漳河型、輝衛型和南關外型,創建商文化的編年體系;提出鄭州商城即湯都毫說,偃師商城桐宮說;命名先周文化並揭示其三個來源,識別出一批先周文化銅器;預見北京房山琉璃河是早期燕都遺址;通過天馬—曲村遺址的發掘,建立晉文化分期標尺,為探尋晉國始封地提供了重要線索;發現雪山一、二、三期文化;建立孝感地區新石器時代至西周時期的考古分期;揭示皖西北新石器時代至東周時期的文化面貌;確定魯西南新石器時代至東周時期的文化序列;以上述研究為基礎構建起夏商周考古學文化研究體系框架,引領夏商周考古學的研究潮流,為中國夏商周考古學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本書還展示了鄒衡先生不惟上、不惟書、不惟名人、不畏人多勢眾、不計個人得失,善於汲取前人成果、勇於校正自己的學術觀點、勇於開拓,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的治學精神和考古人生觀。

作者簡介

李維明,男,漢族,1956年11月出生於河南省洛陽市。1986年、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師從鄒衡教授學習夏商周考古,分別獲歷史學碩士和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兼任中國殷商文化學會理事、嵩山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