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革命》

《維基革命》

《維基革命》講述維基百科如何從默默無聞演變到今天成為網際網路上最常用的資源。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翻譯:《維基革命:一群無名之輩如何創建世界上最偉大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 Revolution, The: How a Bunch of Nobodies Created the World's Greatest Encyclopedia (Hardcover)
by Andrew Lih
Hardcover: 272 pages
Publisher: Hyperion (March 17, 2009)
Language: English
ISBN-10: 1401303714
ISBN-13: 978-1401303716

作者簡介

null《維基革命》
Andrew Lih(中文名字“鄺安治”),前哥倫比亞大學學者、目前居住在北京的新聞學專家。Andrew Lih曾經是一名新聞業專家,現在是一個定居在北京的軟體工程師。

Andrew Lih is a new media researcher and technology author. After a decade in academia as a professor of journalism and media studies, he has spent two years researching and writing the book The Wikipedia Revolution, the only narrative account about the online community that created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eb sites in the world.

After founding one of the first dot-com companies in New York in 1994, from 1995 to 2000, he created the new media program at the Columbia University’s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where he served as adjunct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technology for their Center for New Media.

During that time, he taught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new media journalists and advised New York media companies on content strategy and Web site design. He also developed the first guidelines for the Pulitzer Prizes to accept digital multimedia submissions, starting in 1999.

His research in the social and technical dynamics of collaborative communities have made him a recognized expert on the Wikipedia project, one of the largest collaborative reference works on the Internet.

null《維基革命》
He is an administrator on the English edition, and has served on the program committee and as proceedings editor for the annual Wikimania conferences. To continually cover the online community, he hosts the Wikipedia Weekly roundtable audio podcast that discusses issues related to Wikipedia, free culture, peer production and crowdsourcing.

Lih’s work and commentary have appear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BBC, National Public Radio (US), MSNBC, CNN International,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The Standard (HK), among others.

He was recognized as a Young Leader by the American Swiss Foundation in 2000 and by the Asia Society in 2007

圖書簡介

作者訪談

SXSW: 訪問維基百科革命作者Andrew Lih

作者:Jacqui Zhou

我有幸在SXSW上遇到了Andrew Lih (twitter:@fuzheado)。Andrew是今年SXSW的panelist,同時還在SXSW做新書籤售,新書的名字叫做《維基百科革命》。Andrew目前居住在北京,做新媒體方面的研究,撰稿和諮詢,他曾經在紐約的哥倫比亞新聞學院任教。
我問了Andrew幾個關於他的新書和crowd sourcing 方面的問題。你可以點擊這裡收看採訪的英文視頻,下面是採訪的中文翻譯。

AL代表Andrew Lih ,JZ代表筆者。

(JZ)--Andrew,感謝你接受我們採訪。你剛完成了一本新書,給我們簡單地介紹一下吧。

(AL)--新書的名字叫做《維基百科革命》--一群無名之輩如何創造了世界上最了不起的百科全書,說的是維基百科如何從默默無聞演變到今天成為網際網路上最常用的資源。這和市面上已有的維基的書籍,例如《維基經濟學》和《民眾的智慧》,有些不一樣,這些書都非常有用,他們通常用一個章節討論維基,但是我的這本書是第一本由始至終地記錄維基如何在現有的網際網路文化和技術基礎之上建造起來,社區如何開始建立自己的政策,創造了你幾乎每天都在使用的和google搜尋一樣常用的一個百科全書。

(JZ)--我知道你在美國和亞洲都有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你在這兩個地方,看到crowd sourcing方面有什麼不同的趨勢?

(AL)--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我週遊了全世界,和不同國家的維基人一起交流,例如歐洲,北美,亞洲,然後我在北京生活的時候寫了這本書,這也很有諷刺意義,因為很長時間在中國你是看不到維基網站的,大概有2年時間。所以我用了不同的技術,如Proxy Server, VPN等方法上維基網站,事實上很多中國用戶也都可以這么做。在北美和亞洲,要說維基有什麼不一樣的意義, crowdsourcing發生在社會不一樣的地方,其規模也不一樣。在亞洲包括中國,你發現它發生在主流的文化中,比如中國,qq,IM,bbs這些是主流,在美國,電子郵件是主流,這些不一樣的主流通訊方式影響了維基編輯的主要方式。在中國,因為大家長期上不了維基,所以大家更習慣於上大的主流網站尋找這類信息,例如百度,新浪等,這些網站的內容可能與維基百科抗衡,但現在,因為維基被解禁了,相信它會越來越流行。

(JZ)--你認為有一天維基和其他crowdsourcing在中國會和它在美國一樣流行嗎?

(AL)--我想大家都在尋找維基技術適用的地方,維基百科讓百科全書的寫作變得十分流行和有用,但是不是維基百科成功的案例可以被運用到任何一種行業任何一種情況中呢,這是很可疑的。事實上維基技術套用的方面是很窄很有限的,有一些公司把維基運用到自己的內部小組檔案的發布,或者某個看上去像維基百科的內容的域名上,當然你也看到維基被成功運用到其他領域,例如網路遊戲界,例如紀錄某個事件讓社區中的很多人能夠參與並從中受益。

(JZ)--謝謝你接受我們採訪。祝賀你新書的出版。

作者歷史文章

編纂電子百科,人人均可參與

譯自2004年5月5日電子刊物"耶魯全球"
譯者:黃燕(北京)校者:田方萌(北京)
作者:安德魯-李(Andrew Lih)

首發於光明觀察,轉載請註明譯者及出處;本譯文僅供參考,引用請查對原文。

原編者按:很多人預計,20世紀90年代網際網路的興起會引發一場信息技術的"革命",這場革命將改變人類生活的每個方面。儘管對於許多人來說,現實被證明並不像誇誇其談那樣令人興奮,但在虛擬空間裡存在著一個小角落,它稱得上發揮了網際網路的潛力,成為交流思想和信息的一塊自由和民主的空間。媒體研究學者Andrew Lih認為,維基百科(Wikipedia.com)就是帶有網際網路革命力量做派的一家網站。作為一家線上的百科全書網站,全球任何能上網的人都可以免費享受它的服務。然而,這家網站真正的重大突破在於其開放性--它的2萬多個條目全是世界各地對此感興趣的用戶製作和編輯的。網站邀請每個人前來上傳或編輯任何他們認為合適的詞條。雖然這家網站面臨著被濫用或遭到破壞的明顯潛在威脅,但是Lih認為,越來越多致力於此道的用戶確保了詞條的權威性,同時審查機制被減化到最小程度。他總結道,"隨著這個世界逐漸走向一體化,維基百科有助於表明網際網路在跟上全球社區的知識和理解方面將起到怎樣的關鍵作用。"

對於線上百科全書,權威並未消失,只是分散了。

(香港)在過去的10年裡,網際網路已經為大眾打開了出奇豐富的信息資源。但使用網際網路卻如同走進一家全部書籍雜亂堆放在地板上的圖書館。儘管類似Google的工具允許人們進行某些有條理的搜尋,通過這種搜尋獲得的大量信息或是過時的,或者其價值可疑。一些網路熱心人現在擔負起一項任務,即通過一種唯有網際網路才能實現的民主方式組織信息:創造一部民有、民享,複製和散布完全免費的百科全書。

這部網路上的"大眾百科全書"--一家名為維基百科的免費網站--已經通過邀請個人參與整理和更新網頁內容的過程,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解決方案。這場運動的核心部分稱為wikis,也就是允許用戶通過一擊滑鼠即可編輯任何網頁的網站。(夏威夷語"WikiWiki"意為迅速,這也是wiki一名的由來。)

維基百科--這些合作努力中最龐大的實例--是一部功能強大,用戶自建的線上百科全書,它存在了僅僅3年就已經成為一種廣受歡迎,備受好評的參考工具。維基百科的目標在於創造能夠被免費共享和複製的百科全書,同時鼓勵人們改變和完善它的內容。這裡的每一篇文章都附有顯示"編輯這張網頁"的按鈕,它可以讓每個人,甚至匿名過客,增添或刪減網頁上的任何內容。這個辦法看起來會引起很多的災難和混亂,然而它卻產生了出人意料的可靠內容,這些內容被數以千計的網站訪問者評估和修改過。對於很多人來說,維基百科最終實現了全球資訊網的創始人錢-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最初的構想--創造一種線上環境,在這裡人們不僅瀏覽內容,而且積極自由地交流信息。

網際網路新星Bomis.com的主管Jimmy Wales創辦了維基百科這一項目。他原來的項目也是一部志願性的,但受到嚴格控制的免費百科全書。但該項目在兩年後用光了資金和資源。擁有博士學位的編輯負責這一項目,然而網站一共只製作了幾百個詞條。不想讓它就這樣夭折,Wales在2001年1月將這些網頁放到一家WIKI網站上,並邀請每一位網際網路訪問者編輯或添加這個資料庫。

這個站點在第一年就取得了飛躍式的成功,並贏得了一批忠誠的追隨者,製作了2萬多個詞條,還初步提供了十幾種語言的翻譯版本。兩年後,它擁有了10萬個詞條;到了2004年4月,它共有25萬英文詞條和以50種其他語言寫成的60萬個詞條。每天都有2000多個以多種語言寫就的詞條添加進來。據Alexa.com網站的排名,維基百科已經比Britannica.com這種傳統的線上百科全書更受歡迎,它是網際網路上訪問率最高的600家網站中的一員。

那么,這個完全開放的編輯系統是靠什麼運作的呢?由於Wikis提供多種功能,如追蹤詞條狀態,檢查個別改動和討論問題,它們發揮著社會軟體(Social Software)的功能。Wiki網站還會追蹤和保存對一項詞條的每一次改動,所以任何操作都不會對網頁造成永久性的破壞。維基百科很大程度上靠人們的共識運作著,用戶增改內容,同時試著由這種方式達成一致。

然而,只靠技術是不夠的。Wales還制定了一項以保持中立觀點為指導原則的編輯政策。他說,"觀點中立是我們做任何工作的一項不容商量的絕對要求。"據維基百科的指南稱,"觀點中立試圖提供支持者和反對者都能夠同意的思想和事實。"在這一政策下,這一大眾項目確立了"新聞業"的原則--堅守事實,說明來源,保持平衡。

結果,諸如全球化這種關於富有爭議問題的詞條就已經得益於維基百科的合作性和全球性。在過去的兩年里,這一條目的編輯次數多達90多次,其編寫者來自荷蘭、比利時、瑞士、英國、巴西、美國、馬來西亞、日本和中國等國。這一詞條提供了對許多議題的多重視點,從世界貿易組織和跨國公司到反全球化運動和對文化多元化的威脅。

與此同時,惡意的編寫者則受到檢查,因為破壞行為的後果很容易被消除。致力於修補破壞的用戶留心著近期的改動,他們在數分鐘之內就可以解決問題——如果不是幾秒鐘的話。人們可以只是通過一擊滑鼠迅速將被毀損的詞條恢復到原先可以接受的版本。這種十分重要的不對稱設計使權力槓桿傾向於wiki社區高效而合作的成員,使保證質量的內容占到上峰。

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承認維基百科的可靠性。《休期頓記事報》(Houston Chronicle)或《悉尼前鋒晨報》( Sydney Morning Herald)等報都曾引用過維基百科的詞條,包括從腕管綜合症(carpal tunnel syndrome)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廣泛內容。維基百科甚至在訴訟中都被引述。2003年7月在科羅拉多州的一次庭審上,維基百科關於褻瀆的詞條就受到引證,以撤消一件案子。

這個項目的觀點中立政策已經為網際網路上的優質信息提供了一塊重要的試金石。2004年4月, "Jew"一詞在Google上的搜尋結果引發了一場爭辯,線上活躍分子用維基百科的內容代替了排在前列而具有爭議性的JewWatch.com網站。通過鼓勵網際網路內容製作者連結到維基百科上的"Jew"這一詞條,基層組織者提高了網站的知名度,這樣在搜尋後維基百科會首先顯示。在這家網站的討論區"Joho the Blog",用戶Joe Buck推薦維基百科時稱它為"一家良好而中立的候選網站,能很快將惡意網站擠出頂端"。

在產生可靠的合作性內容方面,Wikis只是剛剛開始受到人們承認。或許維基百科未來最困難的部分就在於如何維持它自己的成功。儘管維基百科在3年內取得了顯著成就,但由於網站的詞條被設計成總是處在變動和可供編輯的狀態之中,它們的質量顯得參差不齊。單單這條原因就讓人們為其內容擔心。可是,第一次瀏覽網站的訪客如果考慮到這種努力的分散性和國際性,通常會對網站社區的發展狀況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Wales構想有一天能夠讓維基百科1.0版問世--那將是一部以印刷品或光碟形式出現的有形產品,為那些上不了網的人們提供服務。然而這種構想仍然遠離實際,因為人們還在激烈地爭論怎樣做出那種對Wiki顯得不自然的事情--凍結它的內容。而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數以千計的編寫者將繼續敲擊鍵盤,就像一大群虛擬空間中的螞蟻,為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忙碌著。

通過首先信任用戶,並且只在必要時建立過濾機制,Wikis展現了良好的信念和簡單的技術是如何利用各種各樣的個體力量產生了合作性的工作的。結果,維基百科讓任何用戶在知識的自由市場中扮演著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角色。隨著這個世界逐漸走向一體化,維基百科有助於表明網際網路在跟上全球社區的知識和理解方面將起到怎樣的關鍵作用。

Andrew Lih是香港大學新聞和媒體研究中心的副教授

附:原文網址:http://yaleglobal.yale.edu/display.article?id=3808

背景文章參考

經濟學人雜誌:維基百科的岔路口

 導語: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近日發表分析文章稱,網路百科全書、用戶生成內容的典範維基百科幾乎擁有無限的空間,那么能否為其加入瑣事呢?

面臨重要轉折

維基百科是歷史上最大的百科全書,同時也是用戶生成內容的最成功例子。到目前為止,志願者已經貢獻了250個語種的900多萬個詞條。不過,維基百科正面臨著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未來有兩條路可以選擇:它可以將人類知識的所有方面都包含在內,不管有多么瑣碎;也可以出台更加嚴格的編輯政策,禁止有關瑣事的內容出現,以確保自己作為一個可信、可靠參考來源的地位。

這兩種互相衝突的前途導致維基百科內部也分成了兩派:“包含主義者”(inclusionists)認為,如果採用更加嚴格的編輯標準,將會傷害到志願者的熱情;“刪除主義者”(deletionists)則認為,維基百科應當在詞條選擇方面更加謹慎。

以日本著名遊戲角色皮卡丘為例,在英文版維基百科全書(包含200多萬個詞條)中,包含近500篇有關皮卡丘的文章,這讓很多現實中的人物望塵莫及。如果搜尋波蘭團結運動領袖,只能找到十多篇文章,而且大多質量不佳。

分裂為兩派

“包含主義者”認為,如果維基百科放鬆編輯控制,允許所有人加入有關所有事物的詞條,那么皮卡丘和波蘭團結運動領袖之間的上述差異將會自己消失。他們堅稱,既然維基百科存在於網際網路上,就不應當像傳統百科全書那樣施加人為的限制。

“包含主義者”還認為,在維基百科中加入有關電視劇人物的文章並沒有壞處,即使這些人物只出現在某一集中。畢竟,大多數人都通過搜尋訪問維基百科頁面,加入一些小眾主題的文章並不會讓他們感到不便。即使有關皮卡丘的詞條由500個降至200個,人們也不會因此更願意為波蘭團結運動領袖創建詞條。總而言之,維基百科應當擁有儘可能多的主題和儘可能多的文章,只要志願者願意貢獻。

“刪除主義者”則認為,如果維基百科繼續保持和提高詞條的相關度和質量,將會變得更加成功。他們的觀點是,維基百科應當保留波蘭團結運動五名最重要領導人的詞條,以及五個最重要皮卡丘角色的詞條,除此之外的詞條將會削弱維基百科的質量和品牌。他們堅稱,由於存在過多有關瑣事的詞條,很多人並不認真看待維基百科。基於這一原因,那些有關瑣事的文章應當刪除。

制定遊戲規則

事實上,要確定哪些內容屬於瑣事,而哪些內容更加重要並不容易。例如,“列出喬治·布希(George W. Bush)曾經使用過的暱稱”(狀態:保留),“哪位副總統曾經向他人開槍?”(狀態:刪除),“娜塔莎·德姆金娜(Natasha Demkina):自稱眼睛堪比X光的俄羅斯女孩”(狀態:保留),以及“現代社會中的小丑角色”(狀態:刪除),在這些主題中,如何判斷哪個更有價值?

為了衡量一個主題是否值得加入維基百科,很多規則應運而生。例如,一篇國際刊物中的文章要比本地報紙的報導重要;在谷歌擁有10個匹配的搜尋結果要好於1個。維基百科在制定有關特定主題的官方政策時,所有這些規則可能都要發揮作用。例如,對於一個色情明星來說,如果曾經出現在《花花公子》雜誌上,就值得在維基百科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只是出現在一部低成本電影中,就不值得進入維基百科。

事實上,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也曾經受到這些規則的限制。例如,他於去年夏天創建了一個有關南非一家飯店的簡短詞條。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詞條竟然遭到了提議刪除的待遇,因為提及的南非飯店不夠知名。經過一段時間的爭論和媒體報導,這一詞條最終保留了下來。但是,維基百科的編輯流程是否適當卻遭到了很多質疑。

 背後的編輯政策

由威爾斯的事例可以看出,文章究竟是保留還是刪除,經常由維基百科最熱心的編輯和管理員通過討論的方式是確定。假設你創建了一個新詞條,其中包含了少量單詞。如果一名維基百科精英認為你提交的詞條無法達到標準,他可以提議將該詞條“迅速”刪除,即立即刪除;或者“常規”刪除,即如果五天內沒人反對就刪除。

如果你的詞條被提議刪除,你可以選擇為自己辯護。在這種情況下,維基百科會要求你提供更多信息。維基百科還設立了一個更權威的機構——仲裁委員會,這一機構擁有對爭議話題的最終裁決權,主要用於解決管理員無法解決的爭端。

有關文章是否有價值的爭論往往會持續數周時間,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而且占用了比詞條本身還要大的空間。由於一些政策和規定並不完善,這類爭論經常會伴隨著“血雨腥風”,秘密聯盟和陰謀詭計十分常見。有些時候,一個人會創建很多維基百科帳戶,並在爭論中扮作不同的人,以增加某一觀點的支持者數量。

在這種環境下,新人很快就會在維基百科迷失。2006年的數據顯示,管理和編輯政策相關的詞條在維基百科是增長速度最快的領域,占到內容的約四分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維基百科走向成熟和重要的標誌,因為要保持如此龐大的項目良好運轉,必然需要適當的規則來管理。

可能出現下滑

但安德魯·林(Andrew Lih)認為,由於規則並不統一,而且選出的精英分子已經學會如何在爭論中獲勝,這給維基百科帶來了潛在的危險。安德魯·林此前曾是一名“刪除主義者”,而現在已經轉為“包含主義者”,他目前正在撰寫一本有關維基百科的書。在維基百科上,一些用戶自我任命為“刪除主義衛士”,他們看到任何不符合自己標準的內容就會興奮異常,這些人被稱為“維基百科律師”。

安德魯·林和其他包含主義者擔心,“維基百科律師”的存在,可能會阻止更多用戶為維基百科作貢獻,維基百科早期的“海納百川”將被敵意和爭鬥所取代。有跡象表明,維基百科詞條的增長速度呈現出了減緩的趨勢。2007年10月的非官方數據顯示,維基百科的用戶活動已經開始減少。過去一年裡,維基百科一直沒有公布官方數據,這可能因為其中包含令人不愉快的事實。

去年12月,谷歌開始測試一項名為“knol”的新服務。這項服務與維基百科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內容提供者大多為各個領域的權威人士。例如,在Knol服務提供的例頁中,包含一個“失眠症”的條目,它的作者為史丹福大學失眠和睡眠障礙醫療中心主任雷切爾·曼博爾(Rachel Manber)。坦白地講,Knol更加鼓勵個人主義,而不是協作。但不管這一服務能否大獲成功,都會推動維基百科重新考慮自己的編輯政策。(孟帆)

四原因引爆維基百科

潘海東 朱春雷 梅春 ccw

維基改變了百科的數量和質量

維基百科起源於一個叫做Nupedia的不成功項目。項目創始人Jimmy Wales啟動了一個內容嚴格控制,由有博士學位的作家、編輯、評論人和翻譯者等專業人士編撰的百科全書項目。很快這個項目由於經費耗盡、進展緩慢而宣告結束,只產生了幾百篇文章。然後,Wales和當時的惟一雇員Sanger在2001年1月份把這些內容放到新的取名叫wikipedia的網上,號召所有的用戶來參與百科全書的編撰。在頗有影響力的科技社區網站slashdot上做了宣傳後,維基百科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第一年創作了兩萬多篇英文文章,而且有了其他幾種語言的版本。在隨後的兩年里維基百科擁有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10萬篇英文文章,在其成立3年後的2004年2月份,維基百科的用戶創建了超過20萬篇的英文文章和50萬篇其他50個語種的文章。在成立5周年的時候,維基百科擁有了90多萬篇英文文章,囊括了世界上200多種語言,網站訪問量在2005年內翻了6倍,訪問排名在全球網站中排第31位(Alexa數據)。

對於維基百科的運作模式,最大的問題來自對其權威性的質疑。作為普通人,我們有什麼資格來編寫一部百科全書?

正式出版的百科全書,是需要由各個領域的權威人士,花費許多功夫來完成的。相比起來,維基百科的寫作方法簡直就像小孩子模仿大人的遊戲。而且,維基百科自己還刊登了免責聲明,說“不保證其內容的有效性”。如果不能保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那么這部百科全書的存在又有什麼價值呢?

在這個問題上,香港大學媒體技術中心主任Andrew Lih教授的一個研究發現,在2003年1月到2004年3月的14個月時間裡,先後有72家媒體(包括網際網路和電視媒體)引用了維基百科的內容。科羅拉多的一個法院在2003年7月居然引用維基百科關於“褻瀆”的文章解除了一項動議。Lih教授的科研小組把著名的Dorling Kindersley e.encyclopedia大百科作為比較對象,因為該大百科是平面印刷物,而且和Google一起開通了一個入口網站,把平面印刷的內容搬到網上,並在文章之間有連結可以跳轉。通過比較涉及天文、地理、自然、人體等等領域的333篇文章,該科研小組發現:

第一, 有15%的維基百科的內容質量比Dorling Kindersley e. encyclopedia大百科要好;

第二, 維基百科的內容在經過媒體引用後,有更多的人訪問並修改完善這些內容,這些文章的質量大幅提高,有30%的內容質量比Dorling Kindersley e. encyclopedia大百科要好。

在轟動美國的“Robert Kennedy的前助手參與了他的暗殺”虛假新聞事件後,美國的Nature雜誌在2005年12月以非常嚴謹的科學方法對維基百科的內容質量做了研究。結果表明:在科學知識方面,維基百科接近大英百科全書。一個直觀的表達是:在隨意選取的42篇科學文章中,維基百科有4個不準確的地方,大英百科全書有3個不準確的地方。

低使用門檻的社會性軟體

維基百科作為一個網路化的社會性軟體,實際上為廣大用戶提供了和其他用戶交流和協作的通道。維基百科背後的支持技術是Wikimedia,它是一種超文本系統,能夠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通過它,可以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而它最大的特點是使用方便而且開放。用戶可以在此就感興趣的話題和其他有類似興趣的用戶進行交流,並在其他用戶撰寫文本的基礎上進行內容的完善和豐富。還可通過跟蹤文章的狀態,查看單個人的修改記錄並共同討論相關問題。維基百科並沒有通過“守門”功能來確保內容的質量,用戶甚至不用登錄就可以修改內容,同時也沒有刻意的信用系統來跟蹤用戶的信用。雖然在事實上,維基百科還沒有功能強大的所見即所得(WYSWYG)的編輯器,用戶需要記憶一些HTML的代碼才可以完成內容的編輯和圖片上傳等功能。如同從專業相機發展到傻瓜相機後能夠大行其道一樣,使用門檻的降低使得更多人能夠參與到文化和知識的創建傳播中來,從此就不只有少數技術和權威人士的蒞臨,世人都可以登門成為百科中的“權威”。

人人參與的新聞精神

作為一種平民化的知識生產方式,一種完全開放的知識傳播方式,維基百科對傳統的知識生產和傳播體系提出了挑戰。其中人人參與的新聞精神,使維基百科代表著媒體生態學的一個重要轉變。從新聞的角度來看,在一個事件發生並公開,到這個事件寫到歷史中去的這個時間段里,人們缺乏準確可靠而又及時更新的內容渠道來獲取該事件的最新進展以及發展全況。傳統的百科全書或平面媒體可以填補這個“知識代溝”,被搬上網路的大英百科全書或其他媒體也能部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它們的這種由固定的編輯經過較長時間如幾個月、半年到一年才編撰出來的模式滿足不了人們的即時需求。在這個方面,BBS、Blog和Wiki的即時性、用戶之間的即時互動交流以及線上評論等可以滿足人們的要求。Wiki系統的內容相互之間通過超連結編織成一個巨大的信息網路,更是使得用戶很容易就獲得自己需要的全面信息。Wiki的“人人參與”模式模糊了讀者和作者的界限,完全改變了網際網路的運營模式,必將對人類的知識生產和傳播方式發生巨大的影響。

個人才華展現的價值舞台

你是否記得小時候與小夥伴玩泥巴的遊戲?大家你捏一隻狗,我捏一個房子,還有人捏凳子,捏鋤頭,不知不覺,一個家就慢慢成型了。簡單地講,維基百科就是這樣一種運作狀態。許多普通人在不同的地方通過網路共同創造一樣東西,而這個東西向來被認為是價值巨大的。而促使人們這樣做的動力機制也與小時候玩泥巴一樣的簡單和純粹,完全就是一種來自創造和傳播的快感。

網路時代的人們都希望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展現自己的才華,並結交朋友。相當部分的人可以在網路上實現他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實現不了的想法和願望。維基百科提供了除網路遊戲和即時通訊之外的另一個平台。寫得好的詞條會引起許多人的討論和關注,由此可以結識很多知識淵博而有趣的朋友。

BBS和Blog也能夠帶來創作的快感,但與維基百科相比,它們不太容易達成統一的意見。而維基要求必須中性和客觀,所以展開的討論也會更加有建設性,更能得到一致的答案。

低成本的自我完善機制

保證維基百科走向公正權威的還有它的基本守則。維基百科對此有非常全面和詳盡的規定。如在廣泛接受的守則中提到,要以中性的觀點來表達,偏激或太個人化的詞條很快會被別人修改。其次是不能侵犯著作著作權,抄襲的作品也將很快被刪除。還有一些普通守則,如貢獻出你所知的或你願意學習的,勇敢更新頁面,不必太過完美等等。這些機制完全依靠維基人自己相互監督和遵守,包括管理員自己也將受到其他維基人的監督和制約。

和BBS一樣,Blog和wiki也都會存在惡意刪改的問題。BBS和Blog都可以通過系統強大的過濾功能、版主及時干預以及封賬號和IP等懲罰手段打擊惡意發貼或不良內容,維護社區內容朝好的方向發展。而wiki則以自己的守則及其技術與環境來更好應對惡意刪改問題,如前所述:(a)Wiki模糊了讀者和作者的界限,人人都是版主,尤其是共同協作的群體,一旦自己創建或協作的內容被惡意刪改,可以馬上回應,降低了人力成本;(b)因為每次修改的情況都記錄在案,以前的版本都保留了下來,用戶可以簡單地點擊“恢復版本”就能把辛辛苦苦做的惡意刪改給恢復了,降低了復原成本;(c)惡意刪改影響到了一個利益群體,而不是單個人的創造成果,它其實是和整個群體做實力懸殊的PK,這些共同協作的群體可以很快反應予以回擊,從而降低了時間成本。

維基百科創始人:Wiki是一種社會運動
鍾翠玲 CNET科技資訊網

維基百科集合眾人之力上網創作、編輯的維基百科(Wikipedia),巔覆以“大英百科全書”為代表的學院精英式的知識詮釋方式,某種程度上實踐網際網路作為草根媒體的理想。

到2006年,維基百科已有超過210種語言版本,詞條數超過350萬則,英文版的詞條數則突破一百萬則,規模超越任何權威百科全書,而幾則詞條鬧烏龍的新聞也讓維基百科vs.傳統百科全書的主題更增爭議性。

創始人Jimmy Wales日前首次去台訪問四天,並發布演說,闡揚維基百科“知識自由取用、修改、傳布”的理念。而在接受CNET記者專訪期間,Jimmy Wales談及維基百科大受歡迎的原因,對被拿來和大英百科相比較的看法,維基百科未來將如何確保內容的可信度,以及維基百科的下一步。

問:維基百科採用GNU 自由檔案許可證(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作為授權方式,這與開放原始碼的觀念相近。但軟體與文字可以等而視之嗎?兩者有何異同?

答:自由軟體使用GPL,我們採用的是針對文字而設計的授權方式GFDL。GPL是關於原始碼,以及原始碼編輯等等事務,而GFDL的中心精神也是一樣,它是關於copyleft的授權,允許人可對文字作品加以自由修改、創新,並傳布。

軟體和文字兩者當然有很多不同,但是也有很多相同點,例如,它們都是一種創作、具有實用性用途,是某種目的的工具。而一個好的程式開發人員開放出來的軟體,也可以說是一種藝術。

問:昨天的演講中你提到,Wikipedia所用到的技術,像是Web server等等都不是新技術,至少六年前就出現了。同時你指出,Wikipedia是一種社會革命(social revolution),而不是技術革命(technological revolution)。你認為為什麼這場社會革命是在現在,而不是以前就發生?

答:有許多原因。首先,是因為我有這個構想(笑)。其實Wikipedia網站早在1995年,也就是網際網路的年代就出現了。只是好長一段時間我們許多使用者刻意不讓很多人知道,因為他們假設如果太多人知識可能會遭到破壞等事情發生。而Wikipedia也花了一點時間讓大眾認知、促進網路上的協同作業。而另一方面,很習慣在網路上編輯的使用者也必須累積到一定臨界值(critical mass)。

問:這就是Web 2.0的意思嗎?

答:嗯,我也不知道,因為這個詞不是我發明的。這是Tim O’Relly幾年前提及的。不過Web 2.0簡單的理解是一個參與性的網站,使用者主動參與,並形成許多人的社區。

問:我知道你自己有一家公司Wikia,也是關於信息和知識的集結。你對百科全書的概念似乎很著迷?

答:我是知識共享信念的堅強擁護者。在創建Wikipedia的過程中,我漸漸對知識有這么有趣的產制方式愈來愈感到興奮,原來社區可以做那么多事,不只是百科全書,百科全書提供了一個模範,一個例子,讓人知道事情可以有這種做法,許多人都沿用了這個作法。從這方面來看,也正是Web 2.0的精神。這讓人很興奮,如果你看看早期的免費網頁空間服務,像是geocities等等,使用者很容易就覺得無聊了。但在社區之中,如果有人使東西變無聊,就有另一些人進來讓它變有趣。

這種情形很像打電動遊戲。早期你打毀滅戰士(DOOM)、雷神之槌(QUAKE),都是在射殺劇中的怪獸,但現在的電玩像是“魔獸世界”(Warcraft)中,你不只是在打電動,更是參與一種社區的活動。

問:所以是互動性(interactivity)讓事情變得有趣?

答:除了互動性,還有社區。

問:我們可以說,大英百科與Wikipedia代表兩種對立,即菁英主義式vs.民主的知識產制方式嗎?

答:簡單的層面來說是的。我們也不是反菁英,我們是反對過於重視社經地位(anti-credentialism),我們相信不一定要博士才有資格編輯文章。

但另一方面,我們和大英百科之間還是有許多相同處。例如你談到什麼是知識的產制。我們也重視品質,一個引用良好、正確來源寫成詞條的作者,會受到社區尊重;反之一個寫作隨便的人會被看不起。我們的核心社區對知識的定義其實也相當保守:一個組織嚴謹、條理清晰、容易理解、立場中立的,我們才會認為是好的文章。

問:所以應該說,和傳統百科全書的不同在於知識的取用(access)?

答:是的,這方面是一個相當基進(radical)的作法。我們的作法是把知識公開出來,讓人取用、修改、編輯,這是相當不尋常的。我想大英百科應該不會希望被人複製後拿去賣錢。

問:那這兩種百科全書編輯方式可以共存嗎?

答:我想是可以的。在德國,Wikipedia比在英語系國家更受歡迎,不過當地的Brockhaus(相當於德語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今年銷量也上升了30%。我想原因是Wikipedia讓百科全書變有趣了,而它也讓使用者重新想起百科全書的用處,當你在Google搜尋後想要更有質感的信息,你就會去找百科全書。

當然說不定也可能設計出一種授權方式,讓百科全書使用我們的詞條,由我們來完成他們某一部份。事情還很難說,但我想不可能只會有其中一個、沒有另一個的。

我是個狂人

Jimmy Wales提及Wikipedia的成功是一項社會革命,是一種以社區與協同編輯為基礎的知識產制方式。在被問及會不會將Wikipedia商業化,甚至交付收購時,Jimmy Wales稱自己是個傻瓜,瘋子,以強調不改變Wikipedia非盈利本質的決心。另外他也探討Wikipedia的內容可信度問題,以及如何改進的方法。

問:這也牽涉到內容的可信度(reliability)。你覺得Wikipedia的詞條已經可信到讓學生做報告時加以引用嗎?

答:噢,不行。我想大學、高中生作業連傳統百科全書都不應引用。百科全書提供的是背景知識,例如你在小說中看到關於二次世界大戰的情節不太了解時,可以看看百科全書增加一些知識,你再回到小說中時就會更了解。但你在撰寫關於中途島。它應該提供一個基本的知識,作為你對事情認識的開端(start point)。

問:這就提到了稍早前發生一則有人被指稱參與刺殺甘乃迪的行動。

答:這是一項特例。當時Wikipedia上有80萬多則的詞條,其中有許多詞條只是有一句話的19: 51)。那內容是大錯特錯,但重點是,我們一經通知,就馬上全部修改,也沒有人看到。我們不應該就此說這種產制知識的方式是不對的。不過這的確是一件激發我們去思考品質、以及如何改善品質的事。這是不斷改進的過程,通過軟體或社會互動的產生社區能達成共識的穩定方式。這個工作很困難,但也很有趣,很多事要做。

問:未來該怎么做呢?

答:我們正想構想一個文章檢查制,會從英文版的先做起。這制度不是eBay那種評分制,基本上是一種追蹤使用者回饋活動的研究工具,我們會不斷去看是誰在評分。是積極編輯(active editor)呢還是一般大眾?我們要把這信息備齊以供研究,以便找出我們的缺點,比較某一個東西專家和我們評分會有何異同。但是我們並不是很在意兩者的差別,因為我們相當滿意以前的作法,並不想改變,不會說問完使用者的說法後,再跑去打電話給專家。

問:現在要問的是Wikipedia下一步的計畫。Wikipedia有商業化的計畫嗎?

答:我們沒有計畫要改變現狀,不會在網站加入廣告,因為我們還是有足夠能力向大眾籌措資金作為像是買伺服器之類開銷,並沒有立即的資金問題。此外我們也是一個公益團體,具有提供全球使用者一個免費百科全書的使命,我們現在也正在開拓一些引進營收的機會,像是在德國推出光碟內容。以後類似的機會會愈來愈多。

問:許多協同式的平台,像是Flickr最後都被大公司併購。Wikipedia也有這可能嗎?

答:不太可能。Wikipedia的Wikimedia基金會是非盈利組織,我自己也不拿錢。而且我們現在是全球前十八個受歡迎的網站,還在持續增長中,我們很滿意現況。

問:但如果有人跑來提議大金額的併購,而且給你一大筆錢呢?

答:我自己已經有一家公司,還賺錢。我是個瘋子(lunatic),我只關心Wikipedia的使命。

問:在談到Wikipedia時,我們聽到很多關於民主、自由的論調,這和Tim Bernard Lee發明的World Wide Web很類似。Wikipedia和WWW對人們溝通的貢獻,你認為有何異同?

答:嗯,World Wide Web是一個科技發明,大大改變了人類社會。我只是創造了一個很酷的網站而已。

我想Wikipedia提供一個讓人們有生產力的協同方式。一件事情有人有這種意見,另一派的人不同意,那我們就說:“噢,那大家何不寫下來,並且形成一個共識呢?”

讓彼此不同意的事情最後大家都能同意,就是一種很有生產力的做事方式,也可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彼此包容(thoughtful)。

延伸閱讀

作者網站:http://www.andrewlih.com/
本書網站:http://www.wikipediarevolution.co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