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

《累》

這是一部對時代充滿眷戀之情和對未來充滿期待的嘔心瀝血之作,一部真實刻畫被改革大潮洗禮的幹部隊伍的百態及官場正規則與潛規則的入木三分之作。

基本信息

小說簡介

封面封面

一部對時代充滿眷戀之情和對未來充滿期待的嘔心瀝血之作,一部真實刻畫被改革大潮洗禮的幹部隊伍的百態及官場正規則與潛規則的入木三分之作。

媒體評論

《累》以人性為視點,以當代中國社會大變革的現實生活為色彩與染料,畫出了一幅七色迷目的時代畫卷。鄉、縣、市、省等幹部們為官時的“正規則”與“潛規則”、清廉與腐敗無時不在的抗爭,人群中高尚與卑劣、正義與邪惡無處不有的較量。使《累》的故事情節思深憂遠、迴環跌宕;使《累》中的人物命運多舛,一波三折。這便讓《累》的主人公張立人那“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的襟懷得以淋漓盡致的展現。讀來令人撼魂搖魄,振聾發聵。
——李存葆
《累》是一部出自省級領導幹部之手的長篇小說,僅此一點便具有某種特殊價值。作者浸潤政壇半個世紀,閱歷豐富,知多見廣。他的書寫,平實生動而意蘊豐厚,沒有過多的渲染和誇張,卻直達生活的核心;書中人物,就像你我身邊之人,每個人都可以從他們的命運中體昧到人生之累。這樣的作品是值得信任和細讀的。——胡平

小說看點

這是一部基層官場升遷的“秘史”,充斥著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等潛規則;這是一幅官場假醜惡現形圖,作者以鞭撻之筆,刺貪刺虐,讓貪污腐化的官員無處遁形;這更是一曲弘揚正氣、艱難抗爭的交響樂,堅守原則的主鏇律迴環往復,跌宕起伏,動人心魄。

讀者共鳴

《累》以飽滿的官場細節塑造了小說主人公張立人這個嶄新的文學形象,這與之前的官場小說中的主人公既有相似之處,也有迥異之處。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張立人的獨特之處在於,身處複雜的政治環境,不管面臨什麼處境,都一心為民,為了泉濱縣的經濟發展,為了百姓權益和疾苦,忍辱負重,像老黃牛一樣默默奉獻。他的沉穩隱忍,他的內心波瀾,他處理突發事件的政治智慧,他周鏇各級領導和同僚的處心積慮,都讓人感覺這是一個真誠、有才幹、肯實幹的好官。可是,這樣的好官,在一些貪官污吏和玩弄權術的小人中間,鬱郁不得志。張立人從最初的書生氣十足,到後來磨去了稜角,這個過程,浸透了汗水和淚水,有時,打掉牙往肚子吞,引起讀者的同情和共鳴。張立人這個鮮明的形象,作者並沒有把他塑造得完美,而是有血有肉,既有他的優勢和優點,也有性格的懦弱之處。政協主席宋吉生忍無可忍之時,敢於到北京告狀;市委書記辛豪在堅持原則時,敢於頂撞省委副書記甄振懷。在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時,張立人不會去硬碰硬,有時躲避。在打壓自己的人事調動面前,張立人也不會質疑,反而去維護一把手的形象。正因為有如此豐富的人性,如此波譎雲詭的官場鬥爭,如此有愛有痛、有笑有淚的人生,才可以說張立人這個文學形象,迥異於之前的任何官場小說中的形象。
小說《累》中,除了張立人這個文學形象,還有政協主席宋吉生、縣長張方平、市委黨校副校長吳雲韜、市委書記辛豪等人物,讓讀者看到了正義的力量,光明與黑暗的對決,從來不是一帆風順。在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中,我們最終看到了大快人心的結局。

作者簡介

韓喜凱

作者作者

1939年10月生,山東榮成人。大專學歷。中共黨員。1958年7月參加工作。
歷任榮成縣國小教師,公社團委副書記,縣委秘書,縣革委會政治部宣傳組副組長,山東省革委會報導組幹部,省委宣傳部副處長、處長、副部長,大眾日報社社長、黨委書記,第五屆中共山東省委常委、秘書長。1993年11月當選為第六屆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1998年4月至2002年3月任第八屆山東省政協主席。2002年3月至2003年4月任山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