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思考》

《積極思考》

《積極思考》是美國著名激勵大師、積極思考之父諾曼·文森特·皮爾的巔峰之作,被翻譯成41種文字,暢銷40餘年,全球銷量超過1億冊。據統計,全世界平均每年有超過100萬家企業、機構、學校和社團採用《積極思考》作為培訓教材。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一本五位美國總統共同推薦的書
●積極思考之父的巔峰之作
●世界上最偉大的勵志書之一
●被譯成41種文字,暢銷全球40餘年,
銷量超過l億冊

內容簡介

書中以充滿激情的語言深刻揭示了人類理性的內在力量——積極思想可以創造人心未曾想到的美好奇蹟,負面思想則常常吸引失敗的來臨,同時詳細闡述了自我激勵的原則和技巧。閱讀《積極思考》,細細品味,並按照其中的原理反覆練習,等待你的將會是無數奇蹟。書中所列的技巧可以幫你改變自己,甚至改變你現實中所處的環境,讓你變被動為主動。它會幫你改善人際關係,讓你變得更受歡迎,得到更多的尊敬。你會感受到一種不同於過去的幸福,擁有過去不曾意識到的健康並且體味到生活中最原始、真切的快樂。你甚至會覺得自己精力百倍,無所不能,而同時你還可以將這種力量傳播開去。

媒體評論

世界上最偉大的勵志書之一五位美國總統共同推薦被譯成41種文字,暢銷全球40餘年,銷量超過1億冊
在塑造當代美國人積極進取的性格方面,沒有人能夠與諾曼·文森特·皮爾博士相比。所以授予他美國自由獎章是完全必要的。
——美國前總統 羅納德·里根
諾曼·文森特·皮爾是當代美國人的精神導師,他倡導的“只要敢想你就行”、“態度決定一切”的思想是真正美國精神的展現。
——美國前總統 杜魯門
諾曼·文森特·皮爾是一個偉大的凡人,同時也是一個平凡的偉人。他充滿哲理的演講讓美國人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和人生的意義。他是超越時代的。
——美國前總統尼克森
諾曼·文森特·皮爾是千百萬美國人宗教精神的引路人,他以向每個人傳播積極思考的福音為自己的使命。
——著名勵志大師 戴爾·卡耐基
諾曼·文森特·皮爾對企業界有著如此巨大的影響,他說:“只要敢想你就行!”這真是了不起的企業家精神,令我不能不敬佩。所以,你們要警惕看過這本書的人!
——美孚石油公司創始人 洛克菲勒

前言

這本書能帶給你什麼?
本書是一部心理輔導教程,裡面所引用的例子都只為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不應該懼怕任何事,我們本應擁有平靜的心態、健康的身體以及永遠都不會枯竭的力量。簡單地說,我們的生活應該充滿快樂和滿足。書中羅列了許多可以用來幫助我們解決個人問題的方法,很容易掌握,操作起來也很簡單。對於這些方法的效果,我可以說是深信不疑。雖然這話聽起來太過於肯定,但是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生活讓太多的人感覺挫敗,不斷掙扎,甚至在荊棘中前行。人們總無法擺脫頭上的烏雲,似乎這一切都與“晦氣”有關。從某個角度來說,或許在生命里真有所謂的“晦氣”存在。但是,請不要忘記精神力量的作用。我們能控制自己的意志,甚至可以通過意志來改變這種“晦氣”。人不應該屈服於任何困難、悲傷以及艱險,放任自流的人是可悲的。
這樣說並不代表我在隨意縮小甚至是忽略有關困苦或是悲傷的程度,而是想告訴人們不應該被任何消極情緒所左右。正是因為自身的縱容,原本的障礙才會越變越大。

精彩書摘

人貴在自信
人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卑且不確信自己力量的人是不可能感受成功與快樂的,只有自信的人才能擁有這一切。自卑、喪失自信會阻礙人們達到理想的彼岸,但自信卻引導人們走向成功。誰都不能低估精神力量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才更為希望能夠藉助此書的力量,幫助讀者從建立自信開始,逐步釋放內在的巨大潛能。
這世間依然有那么多人無法突破自卑感這一“流行病”的困擾。如何擺脫這種心理情結的折磨?嘗試做幾步努力,自然而然你會慢慢習慣不再害怕它,你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信念。信念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記得有一次在一個城市禮堂里,我剛做完一個商業會議的演講,正準備上前台致謝,一位先生找到了我。他非常有禮貌地問道:“能給我一點時間嗎?我想請教您一些問題,它們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於是我請他稍等片刻。在目送所有聽眾離場之後,我倆一同來到了後台。
“我準備在這座小鎮裡經營一樁生意,”他解釋道,“如果成功了我就可以擁有一切,可是萬一失敗了,我也就失去了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所以這件事對我來說至關重要,我的人生成敗也就在此一舉。”
聽完他的開場白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位先生太過於緊張了。在這個世界上一件事情的成敗其實並不足以影響人的一生。如果成功了自然是可喜可賀,但萬一失敗了那又如何?明天依然可以滿懷希望。所以我勸他首先要學會看淡所謂的成敗。
“可是我總不能相信自己,”他沮喪地對我說,“我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有能力達到理想中的水平。我非常容易泄氣,容易失望。事實上,”他嘆息道,“我甚至感覺自己像是溺了水一樣。儘管年過40,我的自卑感卻絲毫沒有消退,懷疑一切的心理讓我深感痛苦。今晚聽到您演講中有關積極思考的內容,讓我豁然開朗,所以我很期待你的建議,我希望你能幫我找回自信。”
“這得分兩步來走,”我向他建議說,“首先,你必須找到自己失去自信的原因。這點非常重要,而且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來仔細分析。這就好比是使用物理探針來尋找疾病根源,我們也需要徹底探究你的思想。這樣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當然更不可能在今晚這樣一個簡短的見面時間內完成,它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具體分析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不過在此刻我能教你一個快速方法,只要你按它的要求去做就能立即改變自己的思想狀態。”
“我建議你在今晚回去的路上一直重複我下面將要告訴你的這句話,臨睡前也要重複幾遍。記得明早起床之後再將它讀上3遍,在赴重要約會的路上還要多念3遍。你必須得抱著虔誠的心態去做這件事,只要這樣,你就會驚喜地發現自己有足夠的力量和能力去面對所有的問題。在做到這一切之後,如果你還需要我的幫助,我們可以再坐下來討論它的源頭問題。但無論我們在後面的討論中得出什麼樣的結果,下面的這句話始終是解決你心理問題的關鍵。”
接著我便告訴他了這句話——“我擁有所有力量。”我把它寫在紙上,並請他大聲朗讀3遍。
“行了,按我說的去做,我肯定你很快就會好起來。”
於是他站了起來,一陣沉默之後非常認真地對我說:“好的,博士,我知道了。”
我看著他昂首挺胸地走了出去,最終消失在夜幕中。這位在開始時滿懷沮喪與憂慮的先生終於在離開時又重新燃上了希望。
不久後,他告訴我這個簡單的方法在他身上產生了神奇的效果:“真的很難想像光憑一句自我激勵的話就能產生如此巨大的力量。”
再後來,他又對自己的自卑感產生的原因做了分析,並且在一系列科學建議的幫助下,藉助信念的力量,最終克服了這個困擾他多年的心理問題。不僅如此,我還教他如何抓住信念,並向他提供了一些特殊的建議(這在本章最後會詳細給出)。漸漸地他開始變得自信,開始擁有一種強烈的源源不斷的信念。正因為如此,所有好事都接踵而至。他不再是從前那個擔心失敗、害怕失敗的人了。這就是個性轉變的作用。一個人若是擁有開朗的性格、豁達的心態,成功也就會隨之而來。現在的他已經能夠完全信任自己的力量了。
自卑情緒的產生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不少是來源於童年的影響。
一位商業經理主管人士曾經因為他手下的一名年輕員工問題而特意尋求我的幫助。原本他想好好培養這位年輕人以在將來委以重任,但是因為有幾次,在面對一些重要機密信息時他表現的態度不夠端正,便引起了主管者內心的擔憂。主管者這樣對我說:“事實上,如果他能夠給我一種可靠的感覺,那么我一定會選他做我的經理助理。真的,他符合所有的必需條件,唯一的缺點就是過於喜歡炫耀自己知道的東西。儘管在我看來很多時候他並不是故意要將這些重要的個人信息泄露出去。”
於是為了解決年輕人的問題,我從主管人提供的基本資料著手,最終找到了他的問題所在,原來那是自卑感在作祟。為了填補內心的缺憾,當事人不停地向周圍人炫耀自己知道的秘密。
原來年輕人的工作夥伴都十分優秀,他們或是大學畢業生或是某個社團成員。相比之下,男孩出身低微,不是大學生,也不是什麼會員。面對這樣一群有學歷和背景的同事,他覺得自卑。於是為了讓自己能夠立足於這些人之間,建立起屬於他自己的自信,他便在自己的潛意識裡尋找到了這樣一個補償機制,以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
這個年輕人生活在一個流行“內部訊息”的工業化時代。因為與上級一同出席各種會議,他有機會遇見許多名人,聽到各種重要的私密談話。於是乎每次會後歸來,他會到處散布這些“內幕訊息”。這樣的做法讓他的同事們感既羨慕又嫉妒,卻是恰恰滿足了他成為焦點的心理,並成就了他的自信。
我向年輕人的上司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於是善良、通情達理的主管人找來了自己的下屬,他暗示年輕人自己很欣賞他的辦事能力,但是因為在處理某些私人秘密問題時,他表現得不夠可靠,不禁讓人懷疑他的人品問題,這一點嚴重限制了他的發展,但是只要他能夠改正自己的缺點,那么將來一定會大有作為。年輕人聽取了主管人的意見,開始有意識地克制自己的行為,在信念的支撐下,藉助祈禱的力量,他最終成為了公司的骨幹人物。在擺脫了心理陰影之後,年輕人終於展示出了真正的才能。
許多人打小就有自卑感,我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孩童時代,因為個子瘦小我深感痛苦。儘管我是名田徑隊員,精力充沛,身體健康結實得像枚釘子,但看起來卻是非常纖瘦,為此我十分懊惱。我無時無刻不在想自己怎樣才可以變胖,怎樣才可以不再被人取笑叫做“皮包骨”。我痛恨這個綽號,一心想成為大家口中的“肥仔”。每天我都夢想自己可以長得粗壯,哪怕是胖得沒有人樣。我使盡渾身解數:喝魚肝油和奶昔,吃無數帶果仁和奶油的朱古力新地冰淇淋,吞下數不清的蛋糕和餡餅,但是結果卻絲毫沒有改變,我還是那么瘦。有多少個夜晚我睜著眼躺在床上苦思冥想,一直到30歲的某一天,砰的一下我忽然發現自己胖了。我看到自己渾身上下的肉都鼓了出來,這下我才猛然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出現問題了。為此最終我不得付出同樣痛苦的代價才減掉20千克的重量,恢復到相對正常的體形。
第二件痛苦的事情是(我總結這個是為了幫助讀者了解心理問題是如何產生的),我出生在牧師的家庭里,並且周圍不斷有人向我提醒這一點。我不喜歡自己做牧師的孩子,因為別的小孩可以做他們想做的事兒,但我不行。因為無論我做什麼,人們都會說——“啊,你是傳教士的孩子。”所以我不想當傳教士的兒子,做他們的孩子總要表現得友善而又謙虛。我的理想卻是成為人們口中的硬漢。因為叛逆,那時候我們這些孩子總想著如何違背教規,所以可想而知牧師孩的名聲總不怎么好。對天發誓,那時候的我最不希望自己長大後成為一名和父親一樣的傳教士。
不僅如此,我們家的所有成員在當地都有很好的口碑,每個人都是演講高手,這也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他們曾經讓我嘗試在公共場合發表演講,結果差點把我嚇死。雖然事隔多年,但直到現在每當我上台講話時都會忍不住回想起當初痛苦的情景。
每當感覺自己沒有足夠的力量或是失去自信的時候我都會拿出《聖經》。我總是一邊閱讀一邊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情,屢試不爽。《聖經》也有它的科學,可以幫助我們驅趕內心自卑。於此,飽受煎熬的人們可以找回丟失的力量,最終戰勝自我。
以上分析了許多自卑感產生的原因。無論原因如何,自卑情緒都會阻礙自身力量的釋放。在這裡面有些是受童年情緒的影響,有些是因為環境壓力造成,有的甚至是我們在不經意間自己附加上的。總而言之,最終的結果是自卑感成為了我們性格陰暗面中的一部分。
或許你有一個成績優異的兄長。每次他得A時你都只得C,於是你就覺得自己永遠都無法超越他,因為這點成績上的差異你便認定了自己今後的失敗。明顯你從沒想過,許多在學校里表現得並不出眾的人,在走出校園後會變得非常成功。在美國,許多大學裡的優等生並沒有能夠在之後的人生道路上繼續散發他的光彩,這或許是因為一旦畢業進入社會之就再也沒有人給他們打A了,而與此同時那些C等生卻一直在現實生活中努力實現他們理想中的A。
自卑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深度的自我懷疑,而想要消除這種心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你腦中充滿堅定的信念。
人們可以通過不斷的自我暗示來獲得信念。在另一章中我會專門講述自我暗示的方法,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自我暗示不需要追求模式,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特有的自我暗示。相反,表面、形式化、馬虎的自我暗示則會是徒勞無功的。
我在德克薩斯州的一位朋友有一個混血女廚。當被問及她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時,她告訴我普通的問題需要普通的自我暗示,但是“當大麻煩來臨的時候我們需要更深刻的祈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