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的面孔》

米歇爾・福柯是20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儘管福柯病逝不久,但他的著作卻無可爭議地成為經典讀物。在今天人文科學的各個方面,都瀰漫著濃厚的福柯效應。本書收錄了20餘篇論文,它們從各個方面同福柯交鋒,並激活了福柯的思想。

福柯的面孔 內容簡介

這裡的作者羅蘭・巴特、賽義德、德勒茲、鮑德里亞等都是當代著名思想家,他們對福柯的考古學、譜系學、主體性、權力、倫理學等主題進行了廣泛而深人的探討。正如福柯所言,他的寫作就是為了變換面孔。在這本書中,在這些作者和福柯的廣泛對話中,福柯的多樣面孔一一呈現出來。

福柯的面孔 本書目錄

編者前言
米歇爾・福柯,1926-1984
我想像中的米歇爾・福柯
米歇爾・福柯的笑
福柯:當代與歷史
偏袒
米歇爾・福柯的不成熟的科學
論福柯的話語概念
福柯的考古學
福柯論現代權力
人文主義的終結:米歇爾・福柯與規訓的權力
福柯論權力和主體性
什麼是“dispositif”?
福柯、譜系學、倫理學
福柯的審美決定論
問題、精神特質、事件:福柯論康德和啟蒙
福柯晚期著作中主體的回歸
何為成熟:哈貝馬斯與福柯論“什麼是啟蒙?”
福柯:現代還是後現代?
論福柯著作中的性、倫理和政治主題
福柯之後的倫理學
福柯的倫理學和政治:適用於女權主義的策略?
米歇爾・福柯的政治觀點
譜系學與身體:福柯/德勒茲/尼采
福柯與馬克思:唯名論問題
市民的靈魂:馬克斯・韋伯與福柯論合理性與政府
福柯、德希達論尼采和“人”的終結
忘掉福柯

福柯的面孔 文章節選

幾年前,在巴西的一次巡迴講演途中,在貝洛奧里藏特,有人又一次就地位問題向米歇爾・福柯發問:“那么,你以什麼身份講話?你的專業是什麼?你從哪裡來?”這類有關身份的問題觸及到了他的根本。它試圖捕捉他作為一個行人的秘密。在《知識考古學》中,這類問題激起了一段憤怒的語調單一的反駁,而促成這部著作的那股衝動突然由衷地發泄出來:
不,不,我並不在你給我設下埋伏的地方,而在這裡嘲笑著你。
你以為我會花費如此大的氣力寫作,並從中獲得如此大的快樂,你以為我會始終如一地堅持執行我的任務,如果不是以特別顫抖的手準備一個迷宮的話,在這個迷宮裡,我可以冒險,可以挪動我的話語,打開隱藏的段落,迫使它遠離自身,找出減縮和破壞其行程的多餘之物;在這個迷官中,我可能迷路,最後遇到我將永遠不會遇到的面孔。毫無疑問,我決不是為了抹去面孔而寫作的惟―一個人。不要問我是誰,不要讓我保持同一個模樣:讓我們的官僚和警察去核實一下我們的檔案是否合格吧。至少讓我們在寫作時保持自由吧。
這是仍然不為文本的墳墓所獲的一種活的聲音。
被分類為一個地點和資格的囚徒,坐當局的牢房,引誘忠誠的人正式進入知識和地位等級領域裡被分類的一個學科之內,最後獲得“穩定”的地位――對福柯來說,這是死亡的象徵。“不,不。”身份僵化了思想的姿態。它對秩序抱以敬意。相反,思想就是經歷;就是質疑那個秩序;詫異它的存在,驚訝它的成因,因此就是尋求;在忽視它的景色,忽視作為它的成因的運動的蹤跡時,在這些被假定擱置的歷史中發現“怎樣並在何種程度上才能進行別樣思想”。這就是福柯在貝洛奧里藏特回答問題的方式,但所用的詞語更適於巴西景色的細節,並表明了他的哲學風格:“我是誰?一個讀者。”
從他的出生地普瓦捷(1926),到他最後病逝的薩勒貝蒂爾醫院(1984年6月25日),他走過的歷程跨越知識和國家的領域。他瀏覽書籍就像他騎腳踏車環遊巴黎一樣,就像他到舊金山或東京觀光一樣,以精確和警覺的注意力,鎮定地捕捉翻過的每一頁,或走過的每一條街,那裡潛藏著未被人注意的某一奇怪的火花。所有這些他性的標誌,無論是“微小的差錯”,還是大量的懺悔,對他來說都是對某一“未思”的背誦。他會說,它們就在那裡,非常具有可讀性,但卻未為人讀,因為它們使被預料的和被符碼化了的人大吃一驚。他發現它們時則會捧腹大笑。有時那是抑制不住的大笑,就像他恰當地提到博爾赫斯的一個文本時那樣大笑,這種文本“一經閱讀,就會打破思想――我們的思想,我們時代的思想,我們這個地方的思想――的所有熟悉的里程碑,打破所有秩序的表面,和我們習慣上用來馴服大量野蠻存在者的所有平原”。他說,這就是《詞與物》一書的“誕生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