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長親信》

《省長親信》

省長親信,是官場沉浮中難得一見的好書,對省、市、縣各級官場層層透視,還原出官場權勢背後的真實政治生物圈,數萬名各級官員,數千起官場風波,數百個黨政部門,數十次微妙的調動與升遷,都不過由一個個官員親信串聯交織,適合廣大普通讀者閱讀。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 者:聞雨著著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6-1
字 數:280000
版 次:1
頁 數:265
印刷時間:2010-6-1
開 本:16開
印 次:1
紙 張:膠版紙
ISBN:9787807429340
包 裝:平裝
所屬分類:圖書>>小說>>官場

內容簡介

北方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若愚的仕途生涯面臨重大轉折——中央考核組即將開始考核,準備提拔他擔任省長。張若愚從政經驗豐富,精於謀略,為政之道爐火純青。在這事關仕途興衰成敗的緊要關頭,權衡研判局勢後,他認識到有可能影響他升遷的唯一障礙是翠湖市五龍金礦尾礦污染引起老百姓上訪問題,必須高度重視,巧妙化解。
因此,他決定孤注一擲,派出自己親信,也就是他的秘書及準姑爺李清泉,回翠湖市委擔任市委副書記,力挽狂瀾。
李清泉明白,張若愚如果度過這次政治危機,水漲船高的他自然會被提拔擔任市委書記甚至更高職務,不由分說,他緊急赴任。
不同的政治胸懷、從政理念、人生態度,演繹為一幕幕複雜激烈、波詭雲譎的官場搏殺。看高官親信審時度勢,運籌帷幄,運用高超的政治智慧,步步為營,逐步瓦解盤根錯節的幫派體系。

作者簡介

聞雨,男,上世紀60年代出生於鴨綠江畔、黃海岸邊的遼寧人。博士研究生畢業。曾在官場高處多年,如今依然身在仕途。出版小說《新省委書記》、《高官》《高處—省委書記秘書日記》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不尋常的故鄉情結
第二章“憂”歸故里
第三章意外的意外
第四章夜深人不靜
第五章逃離精神病院
第六章耳提面命
第七章古縣衙,新主人
第八章右岸咖啡的味道
第九章夜半有訪客
第十章危機加劇
第十一章險象環生
第十二章虎口脫險
第十三章雪上加霜
第十四章臥底
第十五章基層官場生態
第十六章官場圈子
第十七章可怕的“懸壺”
第十八章官場也是江湖
第十九章戰略轉移
第二十章激情燃燒的日子
第二十一章忍耐,政治人物的基本功
第二十二章大義如天
第二十三章調兵遣將
第二十四章啟運殿
第二十五章政治交接

圖書書摘

第一章 不尋常的故鄉情結
批閱完辦公桌上的一大摞公文後,張若愚開始處理私人信件。按照他進入政界高處後定下來的規矩,凡是信封上註明“張若愚副省長親啟”字樣的來信,秘書及其他工作人員都不得代為處理,一律交由他本人親自拆閱。而他每天晚上離開辦公室前的最後一項工作,就是閱處當天收到的這些私人信件。
今天收到的“親啟”信件不多,總共只有九封。一如既往,有多年沒有謀面的老同志的親切問候,有遠親故舊親友就業、孩子求學困難的委婉相求,還有反映工廠欠薪、種糧補貼被剋扣等一般民眾信訪。張若愚對這些來信從來都認真對待,儘管有相當一些來信是他並不認識的人寫的。雖然作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他的工作可以用日理萬機來形容,但是,這些來信既然要求他“親啟”,如果置之不理,或者草率應付,都可能會直接傷害寫信者的感情,也容易因此埋下隱患,釀成禍端。當然,他從不無原則地有求必應,也不會不負責任地推諉扯皮。他始終遵循的宗旨是“妥善”二字,該批轉相關地區、有關部門處理的立即批轉,該復函的馬上親筆回復。即使是親戚朋友提出的一些過分要求,他也從來不正面拒絕,而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對方體諒他的難處、理解他的苦衷。
第九封來信,寫在一張不怎么整潔的小學生作業本紙上面,字跡潦草模糊。仔細辨認,原來是封血書:
省長大人:
金礦污染,百姓受難,昧心做官,必遭天譴!
步雲山小老百姓
民眾來信,林林總總,五花八門。有時也有詞不達意、不知所云的。對於這樣的來信,張若愚同樣不會棄之不顧,不理不睬,而是批示給省信訪部門,讓他們調查處理。
面對這封血書,張若愚仔細掂量了半天。似有所悟地把血書認真收好,輕輕放進公文包里。
午夜,省政府大院省長辦公樓最後一個亮著燈光的窗戶暗了下來。
張若愚步出辦公室,順著樓梯下樓。辦公室在三樓,他一般不乘電梯。步行上下樓,既鍛鍊身體,又可以思考問題。秘書李清泉如影相隨,默默地緊跟在他的後面。每天都在緊張忙碌中度過的張若愚,常常在夜半時分結束一天的工作,最後一個離開這棟小樓。
張若愚的專車,那輛掛著“北V00006”號牌奧迪A6轎車靜靜地等候在門口。李清泉習慣地趨前幾步,拉開車門,準備送張若愚回家休息。
“清泉,明天我的工作日程是什麼?”張若愚似乎並不急於回家,望著濃濃的夜色問。
“省長,明天是星期天,上午十時您去參加一個企業開工典禮,下午四時主持全省經濟工作座談會。”李清泉立在車門邊,報告張若愚第二天的工作日程安排。
“明天早上,不,應該是今天早上,你通知一下,企業的開工典禮我不參加了,就說我臨時有其他工作,請分管工業的劉副省長代表省政府去。過些天,我再抽時間去他們那裡看看。”
“好的,天亮後我就打電話通知。”
張若愚坐進車內。李清泉習慣地告訴司機開車,從省長辦公樓到張若愚家,路上需要十五六分鐘的時間。
“清泉,”張若愚輕輕拍了拍坐在副駕駛座位上李清泉的肩膀,“我們去翠湖市。”
“去翠湖市?現在?”李清泉以為自己聽錯了,情不自禁地回頭問。
“對,馬上去翠湖市。”張若愚回答著,又拍了拍李清泉的肩膀。這是他對部下親近的習慣動作。
“好的,馬上去翠湖市。”李清泉趕忙回答,要司機啟動車子出發去翠湖市。
奧迪A6轎車緩緩駛出省政府大院,迅速穿過寂靜的省城大街,很快便駛上了通往翠湖市的山間公路。
翠湖市是座山城,坐落在綿延起伏的崇山峻岭之中。從省城去翠湖的道路全程都是山路,三百多公里的距離即使白天行駛,也需要大約五個小時。司機全神貫注地駕駛著車輛,李清泉也瞪大了眼睛,緊盯著前方的路面。漆黑的夜色,翻山越嶺的道路,李清泉不能不繃緊神經。作為秘書,他深知張若愚的安全是他此時的首要責任。
張若愚的家鄉在翠湖市。夜半深更,他執意急匆匆地往家鄉趕,一定是有什麼重大事情即將發生,或許是他的命運又一次面臨著重大轉折。在張若愚身邊工作了六年的李清泉發現了一個秘密,每當發生重大變故前,張若愚總是要抽時間返回家鄉。六年前,由翠湖市委書記調任省政府秘書長的張若愚,很快被提拔到副省長、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的位置上。每次面臨升遷之際,他一定要回家鄉;每當遇到重大挫折和煩惱時,他同樣要回到家鄉。每次回去,張若愚都不驚動地方領導,更不和任何人打招呼。從省城悄然返回翠湖市後,便徑直登上步雲山主峰雲頂,獨自一人前往坐落在雲頂上的啟運殿。似乎,家鄉是他的保護神,有一種神奇的功力,能夠給他超乎尋常的力量。在他的心裡,故鄉是神聖的,是至高無上的,是他身處逆境時消除煩惱、醫治傷痛的靈丹妙藥,在他需要鼎力相助時可以給予他護佑支撐。
當然,這是張若愚密不示人的秘密,知情者寥寥無幾。作為秘書,李清泉慢慢察覺到了;但是,他不敢,也不能探究其中的奧秘。有時候他也品味琢磨,凡不同凡響、非同尋常的人物,或性格,或嗜好,也許都有著別於普通人的奇特之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