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校對實用教程》

《當代校對實用教程》

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王育濟與周曉瑜主編的《當代校對實用教程》一書主要內容有校對與當代校對工作的對象、本書的結構與特點、關於本書的使用、校對的歷史、功能與文本類型、圖書校對的歷史、圖書校對的基本功能和在當代的變化等。

《當代校對實用教程》

王育濟周曉瑜主編

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

《當代校對實用教程》《當代校對實用教程》

出版日期:2007-6-1

內容提要

本書雖然包括了圖書校對、報刊校對、公文校對、影視字幕校對,甚至網路文字校對等多方面的內容,但正如書中所強調的,其討論的重點仍然是“新聞出版領域的專業化校對”,所涉及的絕大多數問題,都與出版物的質量,尤其是出版物的編校質量有關。希望此書的出版能夠起到一個帶動和提示的作用,使大家都能真正重視校對工作,並扎紮實實地從這一基礎工作抓起。

正是從上述認識出發,新聞出版總署黨組決定把2007年作為新聞出版行業的“出版物質量管理年”,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有聲勢、有力度的出版物質量檢查活動,並通過這一活動,建立健全各類出版物的質量管理體系,提升新聞出版業的整體水平,使社會反映強烈的報刊、圖書差錯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我們推出此書也是想在貫徹總署決定方面有所作為。

《當代校對實用教程》的編寫雖然開始於一年前,但卻在“出版物質量管理年”出版,可謂恰逢其時。希望此書的出版能夠起到一個帶動和提示的作用,使大家都能真正重視校對工作,並扎紮實實地從這一基礎工作抓起。一方面,要堅持嚴格規範的責任校對制度,保證應有的校次,以精編細校、嘔心瀝血的文化產品奉獻於社會,並由此樹立新聞出版業的文化尊嚴(而不是用“無錯不成書”自我解嘲);另一方面,要加強編校人員的業務培訓,加強對當代編校特點和編校規律的研究,使新時期的校對工作在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上都能有所豐富和發展。

作者簡介

王育濟,山東省文登人,1957年6月生於濟南山東大學歷史系77級本科生,1984年碩士研究生畢業留校任教至

《當代校對實用教程》《當代校對實用教程》
今。1992年為副教授,1994年破格評聘為教授,1996年任博士生導師。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治學領域為:宋代政治史、宋元明清思想文化史、歷史文獻的整理、中國歷史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公共歷史教育研究等。

周曉瑜,女。職稱: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出生年月:1950年籍貫:重慶市

學習及工作簡歷:

1976年畢業於蘭州大學歷史系中國史專業。

1976年任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助教。

1981年—1982年在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進修中國古代史學史、歷史文獻學。

1985年任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

《當代校對實用教程》《當代校對實用教程》

1992年任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2000年任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本書目錄

緒 論

一、校對與當代校對工作的對象
二、本書的結構與特點
三、關於本書的使用

第一章 校對的歷史、功能與文本類型

第一節 圖書校對的歷史
第二節 圖書校對的基本功能和在當代的變化
附錄:關於加強校對工作,實施《圖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議
第三節 校對文本之一:圖書及其校對特點
附錄:圖書編校質量差錯認定細則
第四節 校對文本之二:報刊及其校對特點
附錄:報紙編校質量評比差錯認定細則
第五節 校對文本之三:影視字幕及其校對特點
附錄一:關於加強電視節 目字幕播出管理的通知
附錄二:關於廣播、電影、電視正確使用語言文字的若干規定
附錄三:關於進一步重申電視劇使用規範語言的通知
附錄四:影視播音中容易誤讀的500個字
附錄五:容易誤讀的54箇中國地名
附錄六:容易誤讀的40個姓氏
附錄七:國語異讀詞審音表
第六節 行政、法律檔案及契約的校對
附錄一:中共中央關於糾正電報、報告、指示、決定中的文字缺點的指示
附錄二:關於秘書工作部門對公文文稿進行把口的幾點意見(草稿)
附錄三: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
附錄四: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
附錄五:數字用法與國家行政機關公文
第七節 各類文本中的“故誤字(符)”現象及校對原則
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附錄二:關於企業、商店的牌匾、商品包裝、廣告等正確使用漢字和漢語拼音的若干規定
附錄三:關於商標用字規範化若干問題的通知
附錄四:關於在清理帶有不良文化傾向的商品名、商標名、店鋪名過程中加強社會用字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
附錄五:關於規範企業名稱和商標、廣告用字的通知
附錄六:城市社會用字管理工作評估指導標準(試行)
附錄七:一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標準(試行)
附錄八:《一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標準(試行)》實施細則

第二章 文字、語句、標點、數字及其他方面的校對

第一節 文字規範與校對
附錄一:出版物漢字使用管理規定
附錄二:簡化字總表
附錄三:簡化字與傳承字、繁體字(一對多)對應情況簡表

附錄四:繁簡字、異體字電腦轉換時各種疑難問題示例
附錄五: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
附錄六: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
附錄七: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
附錄八:漢語拼音方案
附錄九:初廢止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
附錄十:新舊字形對照表
附錄十一:當代漢語出版物中最常見的100個別字
第二節 詞法、句法與語句的校對
附錄一:最常見的10個誤用詞
附錄二:媒體常誤語句81例
第三節 標點符號用法規範與校標點
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點符號用法
附錄二:冒號、引號、括弧、頓號、書名號校對示例
附錄三:引文裡邊和引文末尾標點符號的使用之示例
附錄四:“某某說”後邊標點符號的使用示例
附錄五:括弧里的文字怎樣用標點示例
附錄六:中外文書刊中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
第四節 數字的用法規範與校對
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
附錄二:數字具體用法示例
第五節 量和單位的用法規範與校對
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方法
附錄二:全面推行我國法定計量單位的意見
附錄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

附錄四:關於部分計量單位名稱統一用字的通知
附錄五:理工科量和單位查檢索引
第六節 專有名詞和名詞術語的校對
附錄一:中國地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漢語地名部分)
附錄二: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法
附錄三:關於印發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首批科技新詞的通知
附錄四:英語常用人名譯寫表
第七節 版面格式規範
附錄一:中文書刊名稱漢語拼音拼寫法
附錄二:書籍字型字號使用要求
附錄三:外文大小寫的一般規則
附錄四:外文正體、斜體、黑體在科技書中的套用規則
附錄五:圖書書名頁
附錄六:圖書和其他出版物的書脊規則
附錄七:文後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示例

第三章 校對的思維方式、方法與程式

第一節 校對的思維方式
第二節 圖書校對基本方法
第三節 校對軟體的套用與人機結合校對法
附錄:英語電子文本自動校對和操作程式
第四節 校對中的閱讀方法
第五節 校對步驟和程式
附錄一:圖書校對工作基本規程
附錄二:圖書編校質量差錯率計算方法
第六節 圖書校對方法在其他校對領域中的運用

第四章 校對術語、校對符號和校對的輔助工具

第一節 校對常用術語
第二節 《校對符號及其用法》與校對符號的標示
附錄一:校對符號套用實例
附錄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圖像複製用校對符號
第三節 校對常用工具書100種
附錄一:常用工具書的幾種檢字法
附錄二:中國歷代紀元表
附錄三:夏商周斷代工程年表
第四節 中英文校對軟體
第五節 中文校對網站(工作室)及語言文字網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