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鑄鐵的強度評價》

大多普通鑄鐵(灰鑄鐵或片狀石墨鑄鐵)內部含有片狀石墨,由於石墨的內部缺1:3作用,使其強度低並且強度分散度大,不可否認是一種可靠性低的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成功地將片狀石墨球化而形成的球墨鑄鐵具有高強度、高韌性,從而消除了對普通鑄鐵材料所持的不良印象。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球墨鑄鐵的強度評價
1球墨鑄鐵概論
2靜態拉伸性能
3斷裂韌性
4低周疲勞性能
5高周疲勞性能
6強度可靠性評價
7實用構件的強度評價
附錄斷裂力學基礎
·《窗里窗外》林青霞唯一自傳>>·《超好看》南派三叔主編65折熱賣>>

內容簡介

球墨鑄鐵問世已50多年了,此間隨著製造技術的進步和需求的多樣化,材質得以不斷地改善。最近通過奧氏體等溫淬火開發出了抗拉強度大於1000MPa、延仲率大於15%的高強高韌貝氏體基球墨鑄鐵,其套用前景引人注目。貝氏體基球墨鑄鐵克服了普通鑄鐵的弱點,其優良的鑄造性能、耐熱、耐蝕、耐磨性、減振性、切削性、經濟性等特性優於鑄鋼,因此被認為是“真正的廉價新材料”,而受到重視。
現在,國內(日本)年鋼鐵產量約10000萬噸,鑄鐵約占400刀噸(1998年泡沫經濟時期的統計值,最高達600多萬噸)。鑄鐵的產量比10年前最高時雖有所減少,但鑄鐵中球墨鑄鐵所占的比率卻逐漸地增加,現在已達到30%的程度。值得注意的是球墨鑄鐵產量的一半以上用於以車輪部分為中心的汽車用結構部件,作為汽車用的重要材料之一,其需要量在過去20多年中增加了2.5~3倍。其它用於鑄鐵管、接頭、產業機械、軋輥及代替鑄鍛鋼件,最近也被用於大罐(核廢料搬運容器)和盾構掘進法捷運工程的側壁板等大型部件。

作者簡介

小林俊郎(1939年生)
1962年北海道大學工學部冶金工業科畢業
1962年富士電機製造(株)
1972年工學博士(北海道大學)
1973年名古屋大學工學部金屬學科副教授
1980年亞垛工業大學(德國)鐵冶金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洪堡獎學金)
1982年豐橋技術科學大學生產系統工程系教授,至現在
專 業材料保證學
野口 (1943年生)
1966年北海道大學工學部機械工程第二學科畢業
1968年北海道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碩士課程畢業
1968年北海道大學工學部講師
1970年北海道大學工學部副教授
1981年工學博士(北海道大學)
1989年北海道大學工學部教授
現 在北海道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機械科學專業)教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