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輕斂翠蛾呈皓齒》

《玉樓春·輕斂翠蛾呈皓齒》是五代十國時期詞人魏承班的作品。此詞分兩片但意不斷,寫歌女美麗的容貌和動聽的歌聲。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玉樓春·輕斂翠蛾呈皓齒》

【創作年代】五代

【作者姓名】魏承班

【文學體裁】詞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玉樓春輕斂翠蛾呈皓齒,鶯囀一枝花影里。聲聲清迥遏行雲,寂寂畫梁塵暗起。玉斝滿斟情未已,促坐王孫公子醉,春風筵上貫珠勻,艷龜韶顏嬌旖旎。

作品注釋

⑴鶯囀三句——意思是花影里傳來的歌聲,清脆悠遠,能遏雲繞樑。遏(ě厄)行云:《列子·湯問》:秦青善歌,送薛譚之時,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見《花間集敘》注。塵暗起:劉向《別錄》:魯人虞公發聲清越,歌動梁塵。

⑵玉斝(jiǎ甲)——古代盛酒的器皿,圓口,三足。

⑶促坐——促使在坐者。

⑷貫珠勻——形容歌聲如串珠那般圓潤連續。

⑸艷色韶顏——指女子美麗的容顏。

作品評析

這首詞寫歌女的美麗及其高超的歌唱藝術。全詞分片而意不斷,首句寫歌女之美。中間六句寫歌聲之動聽:“鶯囀”一句暗喻歌聲如月下花影里傳來的流鶯啼囀,清甜動人;“聲聲”二句用誇張的手法寫歌聲美妙;“玉斝”二句從側面寫“王孫公子”如痴如醉的狀況,烘託了歌唱者歌藝的高超;“春風”,句又用暗喻進一步描繪了歌唱者的圓潤歌喉。最後一句又寫歌唱者的儀容,與首句呼應,形成了一個完美的整體。這首詞可以說是詞中的《琵琶行》和《聽穎師彈琴》,湯顯祖評道:“無一敗筆……足恣其渾灑也。”

作者簡介

魏承班,五代詞人。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後唐明宗長興(公元930—933年)初前後在世。據當代學者考證,死於前蜀敗亡之際。其父魏宏夫為前蜀王建養子,賜姓名王宗弼,封齊王。承班為駙馬都尉,官至太尉。承班工詞,艷麗似溫庭筠,今存二十一首(見《唐五代詞》)。元遺山(好問)曰:“魏承班詞,俱為言情之作。大旨明淨,不更苦心刻意以競勝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