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報》

《火星報》

《火星報》是於1900年創辦的一個宣傳社會主義的刊物。

《火星報》

《火星報》《火星報》

1900年12月24日,普列漢諾夫列寧等為了重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德國萊比錫創辦了《火星報》。《火星報》創刊後不久就遷往慕尼黑出版。自1902年4月起改在倫敦出版。1903年春天起又改在日內瓦出版。列寧實際上是《火星報》的主編和領導者。他在《火星報》上發表了許多有關黨的建設和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問題的文章,對國際生活的重大事件作了評論。列寧創辦的第一份全俄政治報。
宣傳內容:同經濟派論戰和宣傳黨的綱領。經濟派的特點:①崇尚工人運動的自發性,否認革命理論對工人運動的指導意義。②崇尚經濟鬥爭,認為反對沙皇制度的政治鬥爭不是工人運動的任務而是資產階級自由派的事情。③在思想上崇尚自發性,在行動上崇尚經濟鬥爭,在組織上就必然依戀渙散的小組習氣和手工業方式,否認建立統一集中的政黨的必要性。宣傳黨的綱領:當時《火星報》實際上起著俄國工人運動指導中心的作用,它必須為召開社會民主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作好黨綱的準備。

組織工作:列寧指出:報紙不僅是集體的宣傳員和集體的鼓動員,而且是集體的組織者。《火星報》組織工作的特點:①收集稿件和信件。②傳遞報紙和其他檔案。③在國內建立地下印刷所。④為報紙募集出版和活動經費。

《火星報》的歷史功績:①使多數地方工人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為建黨準備了思想基礎。②把分散的地方組織聯結起來,為建黨奠定了組織基礎。③通過廣泛的討論和宣傳,為建黨準備了正確的綱領。

該報為黨制定了綱領草案,並籌備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就在這次會議上,《火星報》被宣布為社會民主工黨的中央機關報。
1903年,該報發生分裂,以列寧為代表的布爾什維克(多數派)退出了編輯部,由此《火星報》變成了少數派(孟什維克)的喉舌。《火星報》發行至1905年,共112期。其中第1至第52期由列寧編輯或主編。1905年5月《火星報》出版第100號後,普列漢諾夫退出了《火星報》編輯部。1905年10月《火星報》停刊,最後1號是第112號。布爾什維克稱第52號以前的《火星報》為舊《火星報》,第52號以後的《火星報》為新《火星報》。列寧在《進一步,退兩步》一文中對新、舊《火星報》的區別作了評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