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園二首》

《沈園二首》

《沈園二首》是兩首悼亡詩。作者陸游。是一個七十五歲的老人對發生在四十多年前的一場愛情悲劇的慘痛回味。詩人舊地重遊,感懷往事,於是和淚命筆,寄託哀思。

【作者】

1125-1210,字務觀(讀去聲),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
試禮部,名列前茅,因論恢復,被秦檜黜落。孝宗立,賜進士出身,任樞密院
編修,後為建康、鎮江等地通判。王炎為四川宣撫使,辟游入幕。范成大帥蜀,
游為參議官。不拘禮法,人譏其頹放,因自號放翁。寧宗嘉泰三年(1203)修孝
宗、光宗兩朝實錄成,升寶章閣待制,致仕。所著《渭南文集》五十卷、《劍
南詩稿》八十五卷,今存。詩稿有錢仲聯注本。

【注釋】

①沈園:故址在今浙州紹興,今已修復。 ②畫角:繪有花紋的角。角是古代
軍隊中的一種管樂。 ③驚鴻:驚飛的鴻(一種水鳥)。鴻飛動時,姿態優美,
古人以比美女。曹植《洛神賦》:“翩若驚鴻。”這裡作者用以比喻其所懷念
的亡妻唐氏。 ④夢斷香銷:比喻自己過去生活的消逝和唐氏的死亡。 ⑤錦:
這裡指柳絮。 ⑥稽山:會稽山,在紹興。這句是說自己快要死了。 ⑦泫
(音炫)然:流淚貌。

【品評】

這兩首詩是陸游回憶其亡妻唐氏而作。陸游的愛情悲劇,宋人筆記頗有記
載,詳略不同,事實亦有出入,今略加整齊,概述如下:
陸游早年和他的姑表妹唐氏結婚,夫妻和好,可是陸游的母親卻不喜歡這
位媳婦,終於離婚。後來唐氏改嫁趙士程。紹興二十五年(1155)春天,陸游到
紹興禹跡寺南的沈園遊覽,恰好趙士程和唐氏也在那裡。陸游對景傷情,便作
了一首調寄《釵頭鳳》的詞,題在璧上。詞云:“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
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
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
莫!”這時他是三十一歲。不久, 唐氏便抑鬱地死去了。 到了寧宗慶元五年
(1199)春,即四十四年之後,陸游又寫了這兩首《沈園》,同年還作了一首七
律,有長題道:《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詞一闋壁間。偶
復一到,而園巳三易主,讀之悵然》,詩云:“楓葉初丹槲葉黃,河陽愁鬢
新霜。林亭感舊空日首,泉路憑誰說斷腸。壞壁醉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回向蒲龕一炷香。”(此詩,周密《齊東野語》以為是光宗
紹熙三年(1192)所作,但1155年到1192年,不足四十年,而《沈園》二絕和這
篇七律所寫情事又十分吻合,定為作於同年秋,較妥。)這年,陸游七十五歲。
又過了六年,即寧宗開禧元年(1205),已經八十一歲高鄰的陸游還懷念前情,
形於夢寐,其《十二月二日夜夢遊沈氏園亭》二絕云: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
園裡更傷情。香芽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
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璧間塵。”
其一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賞析】

這是陸游七十五歲時重遊沈園(在今浙江紹興)寫下的悼亡詩。 他三十一歲時曾在沈園與被專制家長拆散的原妻唐琬偶爾相遇,作《釵頭鳳》
題壁以記其苦思深恨,豈料這一面竟成永訣。晚年陸游多次到沈園悼亡,這兩首是他的悼亡詩中最為深婉動人者。
詩的開頭以斜陽和彩繪的管樂器畫角,把人帶進了一種悲哀的世界情調中。他到沈園去尋找曾經留有芳蹤的舊池台,但是連池台都不可辨認,要喚起對芳蹤的回憶或幻覺,也成了不可再得的奢望。橋是傷心的橋,只有看到橋下綠水,才多少感到這次來的時節也是春天。因為這橋下水,曾經照見像曹植《洛神賦》中“翩若驚鴻”的凌波仙子的倩影。可以說這番沈園游的潛意識,是尋找青春幻覺,尋找到的是美的瞬間性。
其二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承接著第一首“驚鴻照影”的幻覺,第二首追問著鴻影今何在?
“香消玉殞”是古代比喻美女死亡的雅詞,唐琬離開人世已經四十餘年了,尋夢、或尋找幻覺之舉已成了生者與死者的精神對話。在生死對話中,詩人產生天荒地老、人也蒼老的感覺,就連那些曾經點綴滿城春色的沈園楊柳,也蒼老得不再逢春開花飛絮了。美人早已“玉骨久成泉下土”,未亡者這把老骨頭,年過古稀,也即將化作會稽山(在今紹興)的泥土,但是割不斷的一線情思,使他神差鬼使地來到沈園尋找遺蹤,泫然落淚。
梁啓超讀陸游那些悲壯激昂的愛國詩章時,曾稱他為“亘古男兒一放翁”,豈料沈園詩篇又展示了這位亘古男兒也知兒女情長之趣,他甚至在被摧折的初婚情愛中、在有缺陷的人生遭遇中,年復一年地體驗生命的青春,並且至老不渝。如果說《釵頭鳳》詞在吟味稍縱即逝的相遇時,還未忘昔日山盟海誓,還有珍藏心頭的錦書,隱約地發散著生命的熱力的話,那么這裡在體驗驚鴻照影的虛無飄渺時,已感受到香消為土、柳老無綿的生命極限了。在生命限處,愛在申辯自己的永恆價值,這是《沈園二首》留給後人的思考。
沈園其三:
沈家園裡花如錦,
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
不堪幽夢太匆匆。
此詩是陸游在死前一年(1208年,八十四歲)又來到沈園寫下的。是陸游對唐琬最深的懷念。第二年,陸游終於也追隨著唐琬去到另一個世界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