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汪曾祺》

《永遠的汪曾祺》

《永遠的汪曾祺》,作者金實秋,訓練班,內容記載中國文壇上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汪曾祺的人生經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汪曾祺在中國文壇上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文品與人品在文藝界隊伍中有口皆碑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他對中國文壇的影響,尤其對年輕一代作家的影響是巨大的。在上世紀80年代,他以其優美的文字和敘述喚起了年輕一代對母語的熱愛。汪曾祺逝世已10年,但至今仍有許許多多熱愛他、喜歡他的人生活在他的世界中,仍以各種方式緬懷他。本書收錄了黃裳、范用、林斤瀾、鄧友梅、鐵凝等多位作家和汪曾祺的親朋好友所寫的紀念文章數十篇,並配有一定數量的照片。

作者簡介

金實秋,筆名羽夫,1945年生,江蘇高郵入,曾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長,現為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剽秘書長、秦少遊學術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太平天國研究會副秘書長、江蘇省太平天國史學研究會秘書長、江蘇省作協會員。著有《文壇管見》、《自怡留痰集》、《佛教名勝楹聯》、《鄭板橋與佛教禪宗》等。

目錄

林斤瀾一棵樹的森林(代序)
1997
陸建華 汪老,一路平安
李春林 “英年早逝”的汪曾祺先生
屠燮昌 汪曾祺瑣談
劉錫誠 “我是個文體家”——憶汪曾祺先生
張昆華 尋呼汪曾祺
陳其昌 向汪曾祺三叩首
趙本夫 汪先生
衛建民 悼念汪老
李潔非 空白——悼汪曾祺先生
唐達成 幽蘭自芬芳——悼汪老
高洪波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曉 雪 綿綿不盡的思緒——悼念汪曾祺
李銳 告別
邵燕祥 汪曾祺小記
龍冬懷 念汪曾祺先生
弘征恨 難同再對“擂茶”——憶汪曾祺
白 樺 “假我十年閒粥飯”——送別汪曾祺老兄
徐城北 憶汪曾祺
吳 然 木香花濕雨沉沉——懷念汪曾祺先生
劉文起 生命的豐碑——悼曾祺師
王乾 赤子其人赤子其文
萌娘 蒼茫時刻
央珍 來自一個西藏人的紀念
舒乙 一個可愛的大作家
何志雲 赤子其人
馬識途 想念汪曾祺
鄧友梅 再說汪曾祺
彭 匈 千山響杜鵑
高曉聲 杯酒告別
楊毓珉 往事如煙——懷念故友汪曾祺
商友敬 一天好月——送汪曾祺
汪明 往事漫憶——關於爸
林斤瀾 《紀終年》補
1998
陸文夫 做鬼亦陶然
何鎮邦 中國一位純粹的文人——汪曾祺先生周年祭
蘇叔陽 遲到的謝忱——悼汪曾祺先生
譚湘 相約在春季——散憶汪曾祺先生
陳國凱 我眼中的汪曾祺
弘征汪 曾祺的舊體詩
1999
桂苓 清談汪曾祺
2000
朱延慶 汪曾祺十年前的信
汪 朗 “老頭兒”如何看“老頭兒”
2001
張肇思 不盡長河繞縣行
2002
丁家桐 汪公遠去
顧村言 清冷與小溫
金實秋 夢斷菰蒲晚飯花
……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後記

精彩書摘

汪老,一路平安
陸建華
斷斷續續寫了近兩年的《汪曾祺傳》,終於到了殺青階段。在寫作過程中,我一直保持與汪老的經常聯繫,寫好一章,就把列印稿快件寄給他看,他及時來電話給我談意見。寫最後一章,也即全書的結尾時,我構想了幾個方案,都覺得不滿意。躊躇中突然想到汪老一貫真誠待人,尤其關心青年作家,並總是殷切地把文學的希望寄托在年輕人身上,就引用了他為黑孩的散文集《夕陽正在西逝》所寫的序文中最後幾句話。這幾句話,汪老寫得真摯而深情——
再過兩三個月,黑孩就要到日本去。接觸一下另一種文化,換一個生活環境,是有益的。黑孩,一路平安!
抄錄下這段引文後,我心中忽然湧起難言的激動。懷著深深的敬意,我不假思索寫了如下一段文字,也即《汪曾祺傳》全書的最後幾句話:
以年齡分,汪曾祺與黑孩,該是爺孫關係了。這樣的序,這樣飽含真情的語言,不僅黑孩,所有讀了這篇序言的人,都無不為之感動。對於汪曾祺這樣一位挺可愛、挺真誠的老作家,對這樣一位今年已經77歲的飽經滄桑的老人,且讓我們也從心底道一聲:
汪老,請多保重,一路平安!
為抓緊時間,使《汪曾祺傳》早日出版,這最後一章沒有像其他章節再寄列印稿給他,而由我在電話中向他匯報。當我朗誦完本章最後幾句話,汪老聽了很高興,電話中傳來他至今沒有消失的帶有家鄉高郵韻味的國語聲音:“建華,辛苦了,謝謝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