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時間竊賊和一個小女孩的不可思議的故事》

《毛毛:時間竊賊和一個小女孩的不可思議的故事》

《毛毛:時間竊賊和一個小女孩的不可思議的故事》是德國作家米切爾·恩德的名著,中文版由二十一世紀出版社於2009年3月1日出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第4版(2009年3月1日)
叢書名:幻想文學大師書系
平裝:243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539147466
條形碼:9787539147468
商品尺寸:22.9x16.8x1.8cm
商品重量:399g
ASIN:B0026KZWL4

內容簡介

《毛毛:時間竊賊和一個小女孩的不可思議的故事》內容簡介:“毛毛”是一個不知年齡、來自何方的小女孩,她擁有常人所沒有的“靈敏聽力”,只要她傾聽朋友的絕望心聲或好友們的吵架聲,就能在很自然的情況下,解決他們的問題和紛爭。甚至她還能使壞人傾吐他們的陰謀詭計。由於受城市裡無處不在的灰先生矇騙,人們開始醉心於追求所謂合理化、機械的生活,置親情與良心不顧,因此毛毛冒著生命危險,見到了時光老人侯拉師博,在時間王國里她發現了世界和人類原大秘密,即“時間就是生命”。生命的誕生即生命的花朵盛開,當生命結束時,又會有同樣的生命之花再度綻放。懂得這莊嚴而神聖的時間秘密的“毛毛”,將回到現實世界勇斗那些灰先生,並終將獲得勝利。勢單力薄的女孩子竟能戰勝強大的現代惡魔——灰先生?這是不是很不可思議。不過這故事卻常在我們每個現代人的內心世界不斷地上演著,精神的力量遠遠地超出物質的誘惑,這就是“毛毛”勝利的法寶。
《毛毛》是現代人詮釋時間的最佳底本,是一本對現代物質社會進行尖銳批判的奇書,書中表達了對人類的無限摯愛,對人性回歸的強烈渴望,是一本能同時感動大人和孩子的幻想文學的經典之作。

編輯推薦

《毛毛:時間竊賊和一個小女孩的不可思議的故事》與《格林童話》齊名,榮獲12項國際國內文學大獎。譯作達39種語言,是一部能同時感動孩子和大人的經典之作。自出版之日起,32年來一直暢銷不衰,僅在日本就狂銷1000000冊。

作者簡介

作者:(德國)恩德譯者:李士勛
米切爾·恩德,1929年生於德國,父親愛德嘉·恩德是一位著名的畫家。米切爾·恩德曾畫過畫、演過戲,1960年和1962年接連發表了兩部兒童文學作品之後,竟像蟬一樣沉默了長達十年之久。1971年他離開了德國遷居到義大利,三年之後厚積薄發,由於《毛毛》的出版而成為本世紀登峰造極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他最傑出的代表作當屬《毛毛》和《永遠講不完的故事》,也因此成為德國最優秀的幻想文學作家,在歐洲乃至全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目錄

第一部毛毛和她的朋友們
第一章一座大城市和一個小姑娘
第二章一種不平常的優點和一次很一般的爭吵
第三章一場假的風暴和一場真的雷雨
第四章一個沉默的老人和一個善辯的孩子
第五章為許多人講的故事和為一個人講的故事
第二部灰先生
第六章打算雖然錯誤,但卻如願以償
第七章毛毛尋找她的朋友,一個敵人來找毛毛
第八章一串夢想和幾個疑慮
第九章一次沒有召開的好集會,以及召開的壞集會
第十章一場瘋狂的追捕和一次從容的逃遁
第十一章 假如惡魔能把壞事變成最好的事……
第十二章 毛毛走向時間的發源地
第三部時間花
第十三章 那裡方一日,這裡已一年
第十四章 可吃的東西太多,回答的卻太少
第十五章 得而復失
第十六章 富裕中的貧困
第十七章 非常的恐懼和超凡的勇氣
第十八章 瞻前不顧後
第十九章 被圍困者必須當機立斷
第二十章 跟蹤追蹤者
第二一章 終結就是新的開始
作者簡短附記
毛毛:人類的守護天使
譯後記

文摘

第一部毛毛和她的朋友們
第一章一座大城市和一個小姑娘
很久很久以前,當人們還講著另外一種語言時,溫暖的大地上就已經有了許多、很大、很繁華的城市。那裡有高高聳立的王宮,有寬闊平坦的大道,也有狹窄的、彎彎曲曲的小巷。有用黃金和大理石雕像裝飾的殿宇,也有五彩繽紛熱鬧非凡的市場。在市場上,可以買到世界各國的商品。那裡還有美麗的廣場,人們常常在廣場上聚會,談新聞、話家常,或者聽別人說說笑笑。另外,那裡還有許多很大的圓形露天劇場。那些大劇場都很相似,就像今天的馬戲場一樣,不同的只有一點,就是那些劇場完全是用石頭建造的。觀眾的座位一排排一級級地升高,整個劇場像一個大漏斗。從上面往下看,有的劇場中間是圓形的,更多的是橢圓形的,還有一些是巨大的半圓形。人們稱它們為露天劇場。
那些露天劇場有的很大,像個足球場,有的很小,只能容納幾百人。有的十分華麗,飾有柱子和人物雕像,有的非常簡樸,沒有任何裝飾。那些劇場沒有屋頂,全是露天的。因此,在華麗的劇場裡,人們將織金的毯子拉緊搭在座位上,防止烈日的照射或者突然來臨的暴雨。簡易的劇場用來遮陽擋雨的就只能用燈芯草和麥草編織的蓆子了。一句話:人們把那些劇場建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反正他們都想有一個劇場,因為他們都是些熱情的聽眾和觀眾。
當他們聽到、看到舞台上扣人心弦或者滑稽可笑的表演時,他們會覺得,好像只有那種生活才更神秘、更真實似的,於是他們就把那種生活當成自己的日常生活。他們喜歡聽聽、看看,了解另外一種生活是什麼樣子。
從那時候起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幾千年。當年的城市已經完全毀滅了,教堂和宮殿也都坍塌了。風吹雨打,寒來暑往,有的石頭被磨得精光粉滑,有的石頭被腐蝕得凹凸不平,那些巨大的圓形露天劇場也都變成一片片廢墟。在那些斷壁殘垣上,現在只有知了在唱著單調的歌,聽起來仿佛大地在睡夢中喘息。
那些古老的大城市,有的至今仍然存在。當然,那裡的生活已經和從前完全不同了。現在,人們乘坐小汽車。電車,有電燈、電話。但在新的建築物之間,偶然還可以看到一些當年建築物的遺蹟,幾根石柱,一扇大門,半段矮牆,偶爾也還能看到一個那樣的圓形露天劇場。
毛毛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樣一座大城市裡。
出城往南走到郊外,漸漸地可以看到一片片農田,一座座茅屋,離城越遠,茅屋就顯得越簡陋。在一片傘松樹林裡就隱藏著這樣一個圓形露天劇場的廢墟。在遙遠的古代,它也不是一個豪華的劇場。那時候,它就是為比較貧窮的人們建造的。今天,也就是說,在毛毛的故事開始的時候,那座廢墟幾乎已經被人們完全忘卻了。只有幾個考古學教授知道它,不過他們對這座廢墟也不再感興趣,因為那兒再也沒有什麼好研究的了。再說,那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名勝,根本不能與城裡的其他古蹟相比。因此,假如有幾個迷路的遊人走到那個地方,他們也只是爬上那一排排野草叢生的座位,大喊幾聲,拍兩張照片,便揚長而去。接著,寂靜就重新回到那石頭的圓形廢墟上,知了重又唱起另一段沒完沒了的歌,而這一段與前一段似乎沒有任何區別。
本來只有住在附近的人們才知道這個廢墟。他們在那裡放羊,孩子們在那圓形的場地上踢足球,晚上,有時候情侶們在那兒約會。
可是有一天,人們忽然議論紛紛,說最近有人住在廢墟里。那是一個孩子,可能還是一個小姑娘。訊息不脛而走,但誰也說不清楚,只說那個小孩大概叫毛毛,或者和這個名字差不多的什麼名字。
事實上,毛毛的外表看起來確實有點怪,甚至可能會使那些非常愛整潔的人感到有點望而生畏。她個子很小,又十分瘦弱,使人無論如何也不能判定她究竟是八九歲,還是十一二歲。她的頭髮亂蓬蓬的,是瀝青般的黑色捲髮,乍一看,好像她從未梳過頭,頭髮也從來沒有剪過似的;她的眼睛很大,很美麗,也是烏黑烏黑的;腳也是黑的,因為她幾乎總是赤著腳,只有到了冬天才偶爾穿上鞋。那兩隻鞋也不是一雙,對她來說也顯得太大。此外,除了她撿來的破爛和人家送給她的東西之外,毛毛就一無所有了。她的裙子是用五顏六色的布塊縫起來的,很長,一直拖到腳後跟。外面套著一件肥大的男夾克,袖口向上面挽了好幾圈。毛毛不想把袖子剪短,因為她已經想到了自己會長大。是呀,誰知道她長大以後還能不能找到一件這樣漂亮,又有那么多兜的很實用的夾克呢!
在野草叢生的露天劇場舞台下邊,有兩間半倒塌的小屋,人從牆上的小洞可以鑽進去。毛毛就在這裡安了家。一天中午,幾個住在附近的人來到這裡,他們想問問她的情況。毛毛站在他們面前,怯生生地望著他們,她只擔心那些人趕她走。但是她很快地發現那些人都很親切。他們都很窮,但懂得生活。
“喂,”一個男人問,“你喜歡這兒嗎?”
“喜歡!”毛毛回答。
“你願意長住在這兒嗎?”
“願意,願意。”
“你不想到別的地方去嗎?”
“不想。”
“我看你是不想再回家了,對不對?”
“這兒就是我的家。”毛毛很快而且肯定地說。
“你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孩子?”
毛毛用手隨便指了指,意思是從很遠很遠的地方。
“你爸爸媽媽是誰?”那個男人想打破沙鍋問到底。
毛毛無可奈何地望著那些人,微微地聳了聳肩膀。那些人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一同嘆息起來。
“你不要害怕,”那個男人繼續說,“我們不會趕你走的。我們願意幫助你。”
毛毛點點頭,沒有說話,她大概不十分相信。
“你說你叫毛毛,是嗎?”
“是的。”
“這個名字很漂亮,可是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是誰給你起的這個名字?”“我自己!”毛毛說。
“你自己給自己起名字?”
“是的。”
“你是什麼時候出生的?”
毛毛想了半天,終於說道:“從一記事兒我就在這裡了。”
“你有沒有姑姑、叔叔和爺爺奶奶,在你記得的地方有沒有一個家?”
毛毛望著那個男人,沉默了片刻。然後,她喃喃地說:“我的家就在這兒。”
“唉,”哪個男人說,“可你到底還是一個孩子呀——你到底幾歲了?”
“大概一百歲吧。”毛毛猶豫不決地說。
大家都笑了,因為他們都以為這是一個玩笑。
“哎,說真的,你到底幾歲了?”
“一百零二歲。”毛毛有些不安地說。
過了一會兒大家才看出來,這孩子只知道那幾個數字,那是她聽來的,其實她不懂那些數字是什麼意思,因為沒有人教過她數數。
“聽我說,”哪個男人和大家商量一番之後說道,“如果你覺得合適的話,我們就去告訴警察,說你在這兒,行嗎?他們會把你送到一個收容所去,在那兒你會有飯吃,會得到一張床,在那兒還可以學習算術、讀書、寫字,還能學到很多東西。你覺得好嗎,嗯?”
毛毛害怕地望著他。
“不。”她咕噥著說,“我不願意到那兒去。我已經去過了。那兒有許多孩子。窗戶上有鐵欄桿。每天都要挨打——可他們根本不該挨打。一天夜裡,我從那兒翻過牆頭逃跑了。我不願意再去那兒了。”
“說的也是。”一個老人邊說邊點頭。其他人也都點頭表示理解。
“那好吧。”一個女人說,“你還小,得有人照顧。”
“照顧我?”毛毛遲疑地說,同時她感到輕鬆了許多。
“你能照顧自己嗎?”那女人問。
毛毛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輕輕地說:“我不需要很多東西。”
大家又交換了一下眼色,嘆了口氣並且點了點頭。
“你知道嗎,毛毛?”最先問她的那個人搶著說,“我們想,你也許可以在我們誰家裡住。雖然我們的房子都很小,家家都有一大堆孩子要養活,但我們認為,多你一張嘴,也沒有什麼。你同意嗎,嗯?”
“謝謝。”毛毛說,她第一次微笑了,“多謝!可是,你們不能讓我在這兒住下去嗎?”
大家商量來商量去,最後終於達成一致。他們認為,孩子住在這裡和住在他們任何一個人家裡都一樣,對他們來說,擠在一起比一個人住在這裡也好不到哪兒去。不過,大家都願意共同關心毛毛。
說乾就乾,他們首先把毛毛住的這兩間東倒西歪的小石屋收拾得乾乾淨淨,能修整的儘可能修整好。他們當中有一個泥瓦匠,三下五除二,就給毛毛壘起一個小爐灶,一截生鏽的煙筒也豎了起來。一個老木匠用舊箱子板給她釘了一張小桌子和兩把小椅子。最後,婦女們給她弄來一張帶花紋裝飾的舊鐵床,一塊稍微壞了一點點的床墊和兩床被子。於是這個廢墟下面的小石屋一下子變成了舒適的小房間。末了,那位具有藝術家才能的泥瓦匠還在牆上畫了一幅美麗的花卉圖畫,甚至還畫上了鏡框和釘子,真棒,乍一看,就像真的有一幅畫掛在牆上似的。
後來,那些人家的孩子們也都來了。他們給毛毛帶來了好多好吃的東西。一個孩子送來一塊乳酪,一個孩子送來一塊白麵包,另外三個孩子還送來一些水果……這么多孩子聚集在一起,當天晚上,他們就在那個露天劇場的廢墟上,為毛毛住上新居舉行了一次真正的小慶祝會。那是一個多么快活的節日啊!簡直和富人家慶祝節目一模一樣。就這樣,毛毛開始與周圍人家的孩子們成了好朋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