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機選用與故障排除》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柴油機;內燃機排放污染物與噪聲的控制;柴油機的安全規則、安裝、操作、維護和保養實例;柴油機的常見故障和排除方法;發電用柴油機;汽車用柴油機;船舶用柴油機;農機用柴油機;柴油機的調試和維護數據。書後附錄有:有關柴油機的國家標準;內燃機油粘度分類;內燃機常用術語及其中英文對照表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柴油機非常廣泛地套用於工業、農業、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等各個領域,已成為交通運輸、船用機械、農業機械、礦山機械、工程機械、軍用裝備、主用發電、備用發電等主要的動力裝置。本書著重於實用性,主要介紹柴油機的產品型號、技術性能、常見故障和排除方法、維修數據等,可供交通運輸、船用機械、農業機械、礦山機械、工程機械、軍用裝備、主用發電、備用發電等動力裝置有關設計、選用、安裝、調試、操作、維護、保養的工程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管理人員和供銷人員使用;適合於全日制大學、大專院校、電視大學、業餘大學、職業技術教育院校和中等專業學校有關柴油機、內燃機發電供電、通信電源、電力工程及自動化、電氣工程、電源技術等專業的師生參考;也可作為有關專業人員的培訓教材。

目錄

前言
第1章 柴油機
1.1 內燃機(柴油機)的組成和發展趨勢
1.2 內燃機(柴油機)的型號和產品名稱
1.3 內燃機(柴油機)的分類
1.4 柴油機與汽油機的區別
1.5 柴油機的部件
1.6 內燃機(柴油機)的術語
1.7 柴油機的工作原理
1.8 柴油機的性能指標
1.9 柴油機的特性曲線
1.10 柴油機燃油供給系統
1.10.1 柴油機燃油供給系統的組成
1.10.2 柴油機燃油供給系統的主要部件
1.10.3 石油產品的特性
1.10.4 內燃機的燃料
1.10.5 柴油機可燃混合氣體的形成
1.10.6 柴油機燃油的噴射霧化
1.10.7 柴油機的燃燒過程
1.10.8 柴油機的燃燒室
1.10.9 柴油機的燃油——柴油
1.11 柴油機調速器
1.12 柴油機增壓器
1.13 內燃機(柴油機)潤滑系統
1.13.1 內燃機(柴油機)潤滑油的作用
1.13.2 內燃機(柴油機)的潤滑方式
1.13.3 內燃機(柴油機)潤滑系統的組成
1.13.4 內燃機(柴油機)潤滑油的主要性能
1.13.5 內燃機(柴油機)潤滑劑的分類
1.13.6 機油粘度的分級
1.13.7 機油質量的分級
1.13.8 柴油機油的選用
1.13.9 通用內燃機油的選用
1.13.10 機油的污染原因與更換
1.13.11 齒輪機油與廢機油回收
1.14 柴油機冷卻系統
1.15 柴油機起動系統
1.16 中小型柴油機的選購、磨合和保養
第2章 內燃機排放污染物與噪聲的控制
2.1 內燃機排放污染物的危害
2.2 柴油機排放污染物的控制
2.3 內燃機排放污染物的標準
2.4 內燃機的噪聲和控制
2.5 電機噪聲的分類和限值
2.6 吸聲材料和隔聲方法
第3章 柴油機的安全規則、安裝、操作、維護和保養實例
3.1 CAT3400系列柴油機的安全規則、操作、維護和保養
3.2 CAT3500系列柴油機的安全規則、操作、維護和保養
3.3 IVECO(aif0)7450si15柴油機的安全規則、操作、維護和保養
第4章 柴油機的常見故障和排除方法
4.1 小型柴油機的常見故障和排除方法
4.1.1 小型柴油機常見故障的分析方法
4.1.2 小型柴油機常見故障現象
4.1.3 小型柴油機常見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
4.2 中型柴油機的常見故障和排除方法
4.2.1 中型柴油機常見故障現象
4.2.2 中型柴油機常見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
4.2.3 柴油機噪聲的來源和治理措施
4.3 大型柴油機的常見故障和排除方法
4.3.1 大型柴油機常見故障現象
4.3.2 大型柴油機常見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
第5章 發電用柴油機
5.1 國產12V135型柴油機技術性能和配合間隙
5.2 國產135系列柴油機技術規格
5.3 國產135系列柴油機技術性能
5.4 國產135系列柴油機主要零件與部件的安裝和修理標準
5.5 國產135系列柴油機螺栓和螺母擰緊力矩數據
5.6 國產135系列柴油機增壓器與非增壓器的區別
5.7 柴油機試驗時常用計算公式
5.8 國產S195、X105、120Q、135G系列柴油機技術性能和配合間隙
5.9 國產6135、4135、2125、4125等系列柴油機噴油泵調整試驗參數
5.10 國產165系列柴油機技術性能和配合間隙
5.11 國產170系列柴油機技術性能和配合間隙
5.12 國產175系列柴油機技術性能和配合間隙
5.13 國產180系列柴油機技術性能和配合間隙
5.14 國產185系列柴油機技術性能和配合間隙
5.15 國產Z12V190B型柴油機技術性能和配合間隙
5.16 國產190系列柴油機技術性能和配合間隙
5.17 國產195、1100等系列柴油機技術性能和配合間隙
第6章 汽車用柴油
6.1 玉柴YC6105QC、YC6108Q型柴油機
6.2 東風朝柴102和105系列柴油機
6.3 康明斯B、C、ISCe系列柴油機
6.4 道依茨柴油機
第7章 船舶用柴油機
7.1 船舶用柴油機的分類
7.2 船舶用柴油機的型號
7.3 柴油機的工況與特性
7.4 柴油機負載特性
7.5 柴油機速度特性
7.6 柴油機調速特性
7.7 柴油機推進特性
7.8 柴油機萬有特性
7.9 柴油機限制特性與運轉範圍
7.10 船舶用柴油機的現代技術
第8章 農機用柴油機
8.1 農業機械用的柴油機
8.2 小型農業機械用柴油機的類型
8.3 柴油機與農機具及加工機械的合理配套
8.4 柴油機主要經濟性指標與負載
8.5 估算無銘牌柴油機有效功率的大小
8.6 四種農用柴油機的差別
第9章 柴油機的調試和維護數據
9.1 柴油機曲軸和配氣相位
9.2 柴油機噴油器和噴油泵
9.3 柴油機壓力-時間(PT)燃油系統的拆裝
9.4 柴油機功率和燃油供給系統的檢測
9.5 柴油機的裝配與磨合
附錄
附錄A 有關柴油機的國家標準
附錄B 內燃機油粘度分類(GB/T14906—1994)
附錄C ISO粘度分類(GB/T3141—1994)
附錄D 驅動橋和手動變速器潤滑劑粘度分類(GB/T17477—1998)
附錄E 內燃機潤滑劑粘度換算表
附錄F 機油新舊牌號的近似對應關係
附錄G 柴油機常用術語與別名或簡稱對照表
附錄H 內燃機與柴油發電機組常用術語中英文對照表

前言

柴油機發明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由於柴油發動機具有動力性好、熱效率高、調速寬、功率範圍廣、配套方便、起動容易、操作簡單、運行可靠等優點,非常廣泛地套用於工業、農業、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等各個領域,已成為交通運輸、船用機械、農業機械、礦山機械、工程機械、軍用裝備、主用發電、備用發電等主要的動力裝置。隨著材料科學和電子技術的發展,柴油機在結構、性能和使用上不斷地得到完善和發展。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柴油機;內燃機排放污染物與噪聲的控制;柴油機的安全規則、安裝、操作、維護和保養實例;柴油機的常見故障和排除方法;發電用柴油機;汽車用柴油機;船舶用柴油機;農機用柴油機;柴油機的調試和維護數據。書後附錄有:有關柴油機的國家標準;內燃機油粘度分類;內燃機常用術語及其中英文對照表等。
本書著重於實用性,主要介紹柴油機的產品型號、技術性能、常見故障和排除方法、維修數據等,可供交通運輸、船用機械、農業機械、礦山機械、工程機械、軍用裝備、主用發電、備用發電等動力裝置有關設計、選用、安裝、調試、操作、維護、保養的工程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管理人員和供銷人員使用;適合於全日制大學、大專院校、電視大學、業餘大學、職業技術教育院校和中等專業學校有關柴油機、內燃機發電供電、通信電源、電力工程及自動化、電氣工程、電源技術等專業的師生參考;也可作為有關專業人員的培訓教材。

精彩書摘

4)汽油機缸內噴射分層燃燒技術。汽油機缸內噴射分層燃燒系統中,由於燃油是在壓縮終了時噴入缸內,終燃混合氣又是稀混合氣,從而可以採用高壓縮比(11.5~12),加之功率調節採用變質調節,從而可得到接近於柴油機的熱效率。其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都有所提高,燃油消耗率下降。
5)柴油機採用直噴式燃燒系統。直噴式燃燒系統比間噴式燃燒系統的熱效率可提高10%-15%,是提高柴油機經濟性的有效措施。隨著燃燒系統和噴油系統技術的不斷完善,小缸徑柴油機直噴化已成為柴油機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
6)提高柴油機燃油噴射壓力。高壓噴射也是現代柴油機發展的一個趨勢,其噴油壓力目前已達120-150MPa。
7)排氣後處理技術。汽油機三效催化轉化器仍是降低排放的主要方法,富氧條件下三效催化轉化器的研究與開發會使汽油機稀燃、層燃系統有望取得更大的發展,也可使柴油機實現CO、Hc及NO,的同時淨化。氧化催化器和水洗滌淨化器在柴油機上已取得了一定的套用,再生性微粒淨化裝置的壽命和再生能力將獲得進一步的提高,並將主要用於消除柴油機的微粒排放。
8)採用代用燃料。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石油資源的逐漸減少,世界各國都加緊研究和開發內燃機的各種代用燃料。其中醇類、植物油和氫是較有希望的代用燃料。氣體燃料曾是內燃機的主要燃料。由於氣體燃料的能量密度小(單位體積熱值低)且貯運不便,致使液體燃料逐步取代了氣體燃料。近年來,隨著對內燃機排放要求的日益嚴格,氣體燃料在內燃機上的使用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