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思想雜誌》

a a a

《東西方思想雜誌》(JournalofEast-WestThinking,簡稱JET)是一份由同行盲審,開放式、非營利、紙張印刷的英文國際學術期刊。期刊號:ISSN2161-7236(印刷版),2168-2259(電子版)。英文網站:http://www.csupomona.edu/~jet/;部落格:http://blog.sina.com.cn/u/2317556000。
本雜誌由國際東西方研究學會(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East-WestStudies,簡稱IAES,http://www.iaesonline.org)出版。本雜誌試圖薈萃和共享哲學和理論思考以及多元性、建設性、開拓性、批判性、前瞻性的各種思想理念,並為在各個領域的學術研究作跨學科、跨文化以及全球化的哲思考察。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以及任何其他領域,總是有許多值得商榷和有爭議的哲學、倫理、審美和方法論問題,包括:科學哲學思想,經濟哲學思想,社會和政治哲學思想,道德和法律哲學思想,生態哲學思想,農業哲學思想,管理哲學思想,專業倫理思想(如工程倫理,生物倫理等)以及專業的美學思想(如在不同的藝術)等等。本刊不局限於哲學,而是各個領域上升到思想高度的研究,如經濟、政治、科技、生態、宗教、軍事、文化等。作為一個國際期刊,本刊將結合東方思想和西方思想以及其他非西方的思想,共同重建一個整合性、包容性和互動性的國際化思想觀。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不同的人們日益需要更多的思想交流。本刊將有利於多文化、跨學科和全球化研究的目標。
《東西方思想》期刊徵稿範圍:1.普遍主義、世界主義與國際正義;2.多元主義、包容主義與多文化主義;3.東西方正義理論;4.東西方當代道德問題;5.東西方當代認識論問題;6.東西方當代美學問題;7.東西方當代本體論問題;8.東西文明共存與合作的思考;9.東西方改革化、制度化、憲政化;10.東西方災害、危機和衝突的思考;11東西方互動與溝通的思考;12東西方語言學與解釋學理論的思考;13.東西方自然與生態的思考;14.東西方當代資本化與私有化的思考;15.東西方後現代主義、後馬克思主義、後共產主義和後革命主義的思考;16.東西方美國主義、去美國主義、反美國主義、後美國主義的思考;17.東西方全球化和多極化的思考的思考;18.東西方科學化和技術化的思考;19.東西方對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和軍國主義的思考;20.東西方哲學、宗教以及文化;21.其他相關思想論題。總之,本刊徵求任何有關引領東西方思想比較研究方向的文章,或任何有關思想大格局大戰略考量的文章,亦或任何有重大指導意義的文章。
本刊設顧問委員會(由約20名國際知名資深學者組成)和編輯委員會(由約20名國際學術專家組成)。本刊主編為丁子江教授,副主編為陳勛武教授,出版總經理為張輝先生。
《東西方思想雜誌》每年出版四期:春季刊(2-3月份)、夏季刊(5-6月份)、秋季刊(8-9月份)以及冬季刊(11-12月份)。目前已出版五期,即2011年的創刊號,2012年的春季號,2012年夏季號,2012年秋季號,2012年冬季號以及2013年春季號等。
《東西方思想雜誌》創刊號的主題為“國際正義、世界主義與普遍主義”,共有五篇論文,其中包含世界最著名哲學家之一哈貝馬斯的“國際法的憲法化與全球社會憲法的合法化問題(KonstitutionalisierungdesVölkerrechtsunddieLegitimationsproblemeeinerVerfasstenWeltgesellschaft)”;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分校陳勛武教授的“全球正義與世界主義秩序的構建:與哈貝馬斯等人的對話(BuildingofGlobalJusticeandaCosmopolitanOrder—DialogueswithHabermasandOthers)”;美國著名哲學家WILLIAMMcBRIDE教授的“歷史的回歸:我們目前處於何種境況?(RegressioninHistory:WhereAreWeNow?)”;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劉軍教授的“九評西方人對王維的跨文明想像(LichtungandLuzhai:NineWaysofLookingatTrans-CivilizationalImaginationsofWangWei)”;以及加州州立理工大學(波莫納)丁子江教授的“自我轉化與倫理普遍主義:王陽明與施萊茵馬赫的思想比較(Self-transformationandMoralUniversalism:AComparisonofWangYangmingandSchleiermacher)”等。本雜誌的另一專題為“東西方研究的方法論與元方法論”,其中包含有著名中國哲學研究學者成中英教授的“道德能力的有效領導:以儒家視野對政治領導權力的新分析(EffectiveLeadershipbyCapacitiesofVirtue:ANewAnalysisofPowerofPoliticalLeadershipinConfucianPerspective)”以及著名文化比較學者,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成員張隆溪教授的“冒險的事業:東西方比較研究面臨的挑戰(RiskyBusiness:TheChallengeofEast-WesternComparativeStudies)”。此外,本雜誌還開闢了“中國形上學(玄學)與宇宙論的新視野“的討論專題,其中有美國著名哲學家ROBERTC.NEVILLE的“通過科學與人文學而為比較研究和終極實在性的欣賞所制定的研究計畫(ResearchProjectsforComparativeStudyandAppreciationofUltimateRealitiesthroughtheSciencesandHumanities)”;紐約州立大學巴夫羅分校余紀元教授的“中國宇宙論是玄學嗎?:古希臘與中國的比較(IsChineseCosmologyMetaphysics?—AGreek-ChineseComparativeStudy)”以及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分校劉紀璐教授的“重建中國玄學(ReconstructingChineseMetaphysics)”。本雜誌最後還發表了為美國學者SeylaBenhabib的新書《另一類世界主義》和KitChristensen的新書《非暴力、和平與正義》所寫的兩篇書評。
《東西方思想雜誌》2012年3月春季號主題為“多元主義、寬容主義與多元文化主義”,共發表八篇論文,其中有美國著名實用主義哲學家,賓州州立大學教授VINCENTCOLAPIETRO的“暴政的方法:哲學多元主義的實用主義辯護(TheTyrannyofMethod:APragmaticDefenseofPhilosophicalPluralism)”;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院長信廣來教授的“中國思想的哲學研究(ThePhilosophicalStudyofChineseThought”;美國菲瑞斯州立大學教授J.RANDALLGROVES的“哲學史中的宏大敘事(CanonandGrandNarrativeinthePhilosophyofHistory)”;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李晨陽教授的“對當代儒學的五大挑戰(FiveContemporaryChallengesforConfucianism)”;美國德州大學聖安東尼校區陳勛武教授的“宗教寬容:為什麼一個民主國家不應當有另外的宗教法律?(ReligiousToleration:WhyThereShouldBeNoReligiousLegalOtherofaDemocraticState?)”;加州州立科技大學(波莫納)教授ELISEKIMERLINGWIRTSCHAFTER的“十八世紀俄羅斯的宗教啟蒙:一個變遷模式(ReligiousEnlightenmentinEighteenth-CenturyRussia–AModelforChange)”;山東大學謝文郁教授的“‘誠’之觀與儒家宗教性(TheConceptofChengandConfucianReligiosity)”;美國加州州立科技大學(波莫納)助理教授ERICKATUCKER的“發展規範性共識:“‘國際場景’如何再造了內部和外部的批評論戰(DevelopingNormativeConsensus:Howthe“InternationalScene”ReshapestheDebateoverInternalandExternalCriticism)”等。本期還繼續開闢了“中國的形上學和宇宙論的新視野(”的專題討論:其中有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劉闖教授的“‘天人合一’:量子世界一個新的本體論(TianRenHeYi(theUnityofHeavenandMan:ANewOntologyfortheQuantumWorld)”以及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校區孫為民教授的“中國宇宙論的特點(FeaturesofChineseCosmology)”等。本期還有美國聖喬治大學學者BARBARAENTL對世界著名哲學家哈貝馬斯《歐洲:搖搖欲墜的項目》一書的書評;以及美國迪芬大學盧找律教授對MarkRowlands《心靈的新科學:從擴展的心靈到體驗現象學》一書的書評等。
《東西方思想雜誌》2012年夏季號共發表9篇論文:即有美國加州大學河濱校區文學教授葉揚的“個人主義與人類尊嚴的一個跨文化審思(ThePrideofthe"Cotton-Clad":ACross-CulturalExaminationofIndividualismandHumanDignity)”;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聖迭戈校區哲學教授SANDRAWAWRYTKO的“佛教認識論和經濟學:解構功能失調性的妄想(BuddhistEpistemologyandEconomics:DeconstructingDysfunctionalDelusions)”;印度巴納拉斯印度教大學哲學教授DEVENDRANATHTIWARI的“哲學與其功利問題(PhilosophyandtheQuestionofitsUtility)”;美國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校區哲學教授陳勛武的“快樂、宿命與非自我顛覆的法律(Happiness,Fate,andtheLawofNoSelf-subversion)”;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校區哲學教授孫衛民的“中國科學是科學么?(AreChineseSciencesScience?)”;美國克瑞騰大學哲學教授袁勁梅的“亞里斯多德邏輯在中國—有關歐幾里德幾何原本中文翻譯的案例研究(AristotelianLogicinChina--ACaseStudyoftheChineseTranslationsofEuclid’sElements,JiheYuanben)”;美國瑞德蘭茲大學哲學教授姜新艷的“理性與倫理機構—荀子哲學的研究(RationalityandMoralAgency—AStudyofXunzi’sPhilosophy)”;伊朗德黑蘭大學哲學講師HAMIDANDISHAN的“與法拉比傳統相對的哲學多元論(Al-Fārābī’sTraditionvis-à-visPhilosophicalPluralism)”;以及加州州立理工大學哲學教授丁子江的“神秘符號論與矛盾神學認知論:真假的轉化性(MysticalSymbolismandDialetheistCognitivism:TheTransformationofTruth-Falsehood(Zhen-Jia)”。此外,還有聖喬治大學醫學博士BARBARAENTL有關《基督山伯爵》的書評與美國蒂芬大學哲學教授盧找律有關《體現認知》一書的書評。
《東西方思想雜誌》2012年9月秋季號共發表8篇學術論文:有國際著名哲學家JOSEFSEIFERT教授的“超越亞里斯多德的人與原因(PersonsandCauses:BeyondAristotle)”;美國華裔哲學教授盧找律的“科學整體論:中國與西方(ScientificHolism:ChinaMeetsWest)”;印度哲學教授S.G.NIGAL的“世俗主義,人與生態問題(Secularism,ManandtheEcologicalIssues)”;中國社科院哲學所副研究員劉悅笛的“維根斯坦,杜威與儒家的審美性倫理觀(Wittgenstein,DeweyandConfucianismonAestheticEthics)”;印度文學教授PROYASHSARKER的“阿朱那:失敗的英雄(Arjuna:TheDefeatedHero)”;澳大利亞華人歷史學教授馮崇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例外主義:一個意識形態的兩難(UniversalTruthversusChineseExceptionalism:AnIdeologicalDilemma)”;美國學者YUBRAJARYAL的“作為情感交易系列的認同(IdentityasaSeriesofAffectiveTransactions)”;以及香港城市大學文學教授錢鎖橋的“是否有中國莎士比亞的一個中國主題?(IsThereaChineseSubjectinChineseShakespeares?ReadingChineseShakespeares:TwoCenturiesofCulturalExchange)”等。另外還有旅美學者盧找律和香港學者YUHUANG所寫的兩篇書評。
《東西方思想雜誌》2012年12月冬季號主要為委託陳勛武教授負責專門編輯的“全球主義(Cosmopolitanism)討論特輯,共發表5篇學術論文:國際著名哲學家美國耶魯大學哲學教授濤慕思.博格THOMASPOGGE的“世界主義:和平與正義的途徑(Cosmopolitanism:APathtoPeaceandJustice);美國德州大學聖安東尼校區哲學教授陳勛武教授的“三位一體的世界主義”(TheTrinityofCosmopolitanism);國際著名哲學家JOSEFSEIFERT的“不同文明之間的和平是衝突還是友善?對世界主義的反思(ClashorKissofPeacebetweenCivilizations?ReflectionsonCosmopolitanism);美國學者BARBARAENTL的“世界主義的秩序:道德團結與倫理多元主義(ACosmopolitanOrder:MoralSolidarityandEthicalPluralism)以及加州州立科技大學波莫那校區哲學教授丁子江的“中國傳統世界主義的轉型模式:一個歷史的比較”TransformativeModesofChineseCosmopolitanism:AHistoricalComparison)等。除專題論文外,還發表了美國哲學學者DAVIDSTOREY的“海德格爾方式中的禪ZeninHeidegger’sWay)一文。另外本期雜誌還發表了美國學者STEVENKELLMAN對《海明威的船》(Hemingway’sBoat:EverythingHeLovedinLifeandLost作者為PaulHendrickson)的書評,以及美國學者LEANORAI.LINEBAUGH對哈貝馬斯《對他者的包容》(TheInclusionoftheOther)的書評等。
《東西方思想雜誌》2013年3月春季號為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劉軍教授所編輯的文學理論特輯,主題為“文學的差異性與全球東西方現代性(Literature’sOthernessandGlobalEast-WestModernities”。本主題又分為三個分題:一、“文學的政治差異性與消解化(Literature’sPoliticalOthernessandDeconstruction)”,收有兩篇論文:瑞典學者ZLATANFILIPOVIC所寫的“為了未來:德希達的文學民主權利(ForaFuturetoCome:Derrida’sDemocracyandtheRighttoLiterature)以及美國學者SAMANTHAGOLDASICandTOMINGJUNLIU所寫的“以父親的名義:對卡夫卡德‘判斷’進行拉康和德希達式的分析(IntheNameoftheFather:ALacanianandDerrideanAnalysisofKafka’s‘TheJudgment’”);二、“歷史、記憶與全球東西方現代性(History,MemoryandGlobalEast-WestModernities),收有兩篇論文:美國學者ATEFLOUAYENE所寫的“阿爾安達魯斯,敘事與‘世界人文主義’”(PathologiesofMoorishness:Al-Andalus,Narrative,and“WorldlyHumanism”)以及香港學者李鷗(OULI)所寫的“在華茲華斯前奏中的革命回憶”(“RevolvedRecollectionofRevolutioninWordsworth’sPrelude”);三、“再思全球東西方:奧克塔維奧.帕斯的例證(ReimaginingGlobalEast-West:TheCaseofOctavioPaz),收有兩篇論文:美籍拉丁裔學者ROBERTOCANTU所寫的“東西方表意文字:奧克塔維奧.帕斯的《布蘭科》與現代詩歌的傳統”(“IdeogramsoftheEastandtheWest:OctavioPazBlanco,andtheTraditionsofModernPoetry”)以及美國學者MARGARITANIETO所寫的“尋求‘差異’”:奧克塔維奧.帕斯的《孤獨的迷宮》與《印度之光》”(“InSearchofthe“Other”:OctavioPaz’sTheLabyrinthofSolitudeandInLightofIndia”)。此外,還有三篇書評:美國學者STEVENG.KELLMAN所寫的“OlivierPhilipponnatandPatrickLienhardt,TheLifeofIrèneNémirovsky,1903–1942”;美國學者ASHLEYKRAMER所寫的PriscillaParkurstFerguson,ParisasRevolution:Writingthe19th-CenturyCity“;中國大陸學者周敏(MINZHOU)所寫的“TomingJunLiu,ModernityinFugue:Revelationsofthe19thCenturyEuropeanLiterature”;以及美籍華人學者盧找律(ZHAOLULU)所寫的“XunwuChen,Justice,Humanity,andSocialToleration”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