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山》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0

作者:馬時雍編
出版社:第1版(2003年1月1日)
出版年:2003年1月1日
頁數:297頁
定價:28.00元
裝幀:平裝
ISBN:9787806334645

內容簡介

杭州西湖三面環山,一面瀕城,西湖的美和環繞西湖的青山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沒有西湖周邊蔥蘢蒼翠的群山,就沒有西湖的美。杭州的山和西湖相得益彰,卻是任何其他的山都無法比擬的。《杭州的山》不僅寫出了杭州眾多山的地理位置,還清楚地交代了如何上這些山的線路,旨在讓人們了解杭州的山,喜歡杭州的山,親近杭州的山,同時也寄託了對杭州山林的鐘情和熱愛。

目錄

序言
綜述
吳山、紫陽山、雲居山
孤山
寶石山
葛嶺
棲霞嶺
萬松嶺、孔家山
九華山
鳳凰山
棲雲山
金家山、包家山、烏龜山
白塔嶺
將台山
慈雲嶺
玉皇山
九曜山
南屏山
夕照山、蘇家山
虎跑山、大慈山、虎跑後山(貴人峰)
月輪山
馬兒山
馬鞍山
理安山
楊梅嶺
九溪十八澗、八覺山、屏風山、大華山
五雲山、萬林背山
雲棲塢
梅家塢
百子尖、桃桂山、石壁山
郎當嶺(十里郎當)
大崗古道、竹竿山、嚴家山、丁家山
滿覺隴
煙霞嶺
南高峰
翁家山
風篁
獅子山
三台山、五老峰
大麥嶺、小麥嶺
烏龜潭墳山、眠牛山
丁家山
仁壽山、馬嶺山
玉泉山
靈峰山
老和山
秦亭山
將軍山、美女山
桃源嶺
瑞雲山、狀元峰、鍋子頂
北高峰
法華山及西溪諸山塢
美人峰
龍門山
石人嶺
飛來峰
天竺山
天喜山
棋盤山
天馬山、月桂峰
吉慶山、雞籠山
小和山
午潮山
龍塢龍門山
黃山大嶺、大清谷
定山、浮山
靈山
皋亭山、黃鶴山、半山
超山
徑山
西山
北乾山
城山
山上的路
登山路線
後記

序言

杭州是座風景秀麗的城市,杭州的美麗離不開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千古絕唱的詩句把西湖的美比喻得淋漓盡致。西湖三面環山,一面瀕城,西湖的美和環繞西湖的青山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沒有西湖周邊蔥蘢蒼翠的群山,就沒有西湖的美。無論是湖中的孤山,伸人市區的吳山、寶石山,南宋皇城中心的鳳凰山,還是玉皇山、五雲山、天竺山、虎跑山等等、等等,無不都是林泉秀美,洞壑幽深。要說山高峻險,奇峰怪石,杭州的山比不上黃山、廬山、泰山、華山,但杭州的山和西湖相得益彰,卻是任何其他的山都無法比擬的。
杭州的山除了大自然的美以外,更有先人為我們留下的大量歷史文化遺產。當我們在群山中攀登時,仿佛穿行在歷史的長河中。杭州建城2200多年,在杭州的群山中也記載著這2200多年的歷史。從秦始皇到康熙、乾隆,從岳飛到于謙、林則徐,從自居易、蘇東坡到龔自珍、吳昌碩,從孫中山到秋瑾、章太炎等等,在杭州的群山中都能找到他們的遺蹟。當我們在登山途中看到這些珍貴的文物,仔細辨認和欣賞那些古老的摩崖石刻、造像碑文時,我們會感到千年的歷史就在眼前。這些中華民族文明昌盛的記載讓我們感嘆不已,浮想聯翩。
杭州的群山是大自然的恩賜,更是幾千年來千千萬萬人精心保護的結果。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經過大規模的綠化和長期的封山育林,杭州的群山更加鬱鬱蔥蔥。無論你站在何處,也無論是春、夏、秋、冬,放眼四望,杭州的山沒有裸露的山崖和荒地,始終是那么青春長在,充滿生機。這幾十萬畝山林,涵養水源,潔靜空氣,阻擋風沙,為杭州創造了優良的生態環境,呵護著幾百萬杭州人民,還出產了聞名遐爾的龍井茶。這是多么重要和寶貴的資源與財富啊!
我和許多朋友一樣喜歡登山,登山既能強健體魄,又能陶冶情操、寬廣胸懷。當我們離開喧囂的城市,沿著古樸的山道向上攀登時,沁人的山風習習吹來,便會感到格外的愜意和愉快;當我們沿著平緩的山崗漫步,望著那滿山遍野的爛漫山花和翠竹蒼松,心情又是何等的舒暢和歡悅;當我們登上山頂,遠眺群山疊翠、連綿起伏如萬傾波濤的山巒,心胸會感到無比的寬廣;當我們坐在山岩上休息,看著那碧波蕩漾的西子湖,那大江東去的錢塘江水,那繁華似錦、日新月異的城市,心中又充滿了喜悅和自豪。因此我們要為杭州的山寫下一點文字,讓人們了解杭州的山,喜歡杭州的山,親近杭州的山,也寄託我們對杭州山林的鐘情和熱愛。
朋友們,到山上去吧,色彩斑斕、層林盡染的群山正在向我們招手。

後記

杭州湖山俱美,其山之美,不遜其水。
2002年春,在馬時雍同志倡導下,幾位愛山的朋友商議,把杭州群山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現出來,獻給廣大讀者。
全書由馬時雍、李子榮、孫躍總纂,陸均、沈立新對大部分書稿進行分纂,高小輝負責山路圖的繪製工作。
西湖風景區各山的撰稿人為:市園文局陸均、俞宸亭倪志華張子華、丁紅、沈立新(岳廟管理處)、沈立新(植物園)、王麗雅、朱曉峰丁福昌,其他各山的撰稿人為單金髮(定山、龍門山)、金永炎(小和山、午潮山)、宋馳德(靈山)、朱淼水(西山、北乾山、城山,照片由董光中提供)、李雪華(超山,照片由桂國棟提供)、屠再華(徑山,照片由桂國棟提供)、朱寶華(皋亭山、黃鶴山)。其他文稿由主編撰寫,張帆、譚坤龍參加了製圖,童銀法、王玉寶等同志對山路圖進行審核。
在此書編寫過程中,杭州市園文局及各管理處,西湖區、江乾區、蕭山區、餘杭區政協的同志給予了幫助,有許多熱心人提供了照片;稿齊之後,杭州出版社全力編輯,迅速將書付梓。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為了便於讀者登山,本書附有山徑圖,各種資料中對山的高度的表述不一,本書附圖採用了最近的資料,供登山者參考。
由於時間關係,本書只寫了杭州城區的山,各縣(市)的山將編寫出版《杭州的山》續集。因學識所限,本書的不足之處一定不少,真誠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仁者樂山。登杭州之山,其樂無窮。使更多的人知杭州之山、愛杭州之山、登杭州之山,這就是我們編寫此書的目的。

文摘

青衣洞、青衣泉
青衣洞在十二生肖石景區下,有數步石階可通,洞中有泉,泉以洞名。舊志稱昔時,有人偶行至洞口,見有一面目清秀的青衣童子,上前問話,童子不答,返身入洞,久久不見出來。進洞探看時,忽聞洞中風雨聲大作,驚悚而出。後世逐以青衣為洞名。洞口石壁,今尚存唐開成元年(836)南嶽道士邢令聞、錢塘縣令錢華、道士諸葛鑒八分書題名,這也是杭城年代最早的石刻之一,字跡清秀工整,依稀可見唐代書法精神。南宋權臣韓侂胄賜第寶蓮山下,曾建有閱古堂,砌瑪瑙為池,引青衣泉水注入,名閱古泉。陸游曾為作《閱古泉記》,文中以詩一般的語言描寫了昔日吳山勝景。阮公祠
因青衣洞的靈異傳說,唐代有道士韓道古於此結茅修行。元大德年問(1297~1307),嗣漢天師冉無為在昔日韓道古結庵處建三清寶閣,道家廣微子曾書“青衣洞天吳山福地十方大重陽庵”十四字於石壁。明洪武間,立為道教全真(派)叢林,名重陽庵。清光緒間,改建為阮公祠,祀清浙江巡撫阮元。阮元(1766~1849),字伯元,號枝台,江蘇儀征人。清代著名經學家、金石學家。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曾任浙江學政、巡撫多年。在杭其問,創建書院(詁經精舍),疏浚西湖(阮公墩由此而來),修築海塘,於杭州頗多建樹。近期將重修阮公祠。石觀音閣
由阮公祠而下,不數步遠的一處古建築為石觀音閣。石觀音閣約建於清乾隆時,現仍保持基本格局,閣內有一尊石刻的觀音坐像。在阮公祠景區的規劃中,石觀音閣大修後將以“精舍”的形式出現。彌勒佛
石觀音閣旁有鑿於民國時的彌勒佛一尊,體量較大。彌勒袒胸露腹,一手倚結口布袋,一手攥數珠,可惜此佛像頭部在文革時遭毀損。這是較為少見的民國時期石刻造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