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

《曾經》

《曾經》講述的兩個人在都柏林街頭從彼此身上發現勇氣的故事。一個是缺乏勇氣演唱自己歌曲的街頭音樂人,一個是在陌生的城市中設法求生的年輕母親。隨著兩人生活交織在一起,他們開始發現彼此的天賦,並互相鼓勵實現各自曾經的夢想。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曾經》《曾經》

片名:Once,

譯名:曾經

更多中文名:
曾經擁有
一奏傾情(香港譯名)
曾經。愛是唯一(台灣譯名 )

導演:約翰·卡尼 John Carney
主演:格倫·漢薩德Glen Hansard,卡塔·埃爾格羅瓦 Markéta Irglová
類型:劇情/音樂/浪漫
片長:85分鐘
級別:R級
國別:愛爾蘭
發行:福克斯探照燈 Fox Searchlight
上映日期:2007年3月27日(美國)

劇情梗概

曾經曾經
愛爾蘭首府都柏林的街頭,有一名年輕的賣唱藝人(格倫·漢薩德飾),他每日白天在父親的維修店里幫人修吸塵器,用以維持生計,到了晚上就拿一把吉它到街頭彈唱,掙錢並非首要目的,真正的用意是以歌喉傾訴心聲。一天,男孩結識了一個在此地庸碌生活的捷克女孩(瑪卡塔·埃爾格羅瓦飾),女孩是一名單身母親,為了照顧年邁母親和年幼女兒,做著辛苦的工作,惟一的樂趣就是彈鋼琴和創作歌曲,但由於負擔不起,每天只能在琴行老闆的善心下到琴行里彈一會兒鋼琴。這一天,兩個人相遇了,女孩聽出了男孩歌聲背後的靈魂,男孩也被女孩的真誠回應所打動。一來二往中,兩人漸漸向彼此敞開了心扉,男孩講起前女友拋棄自己前往倫敦的傷心際遇,女孩則訴說了身為貧窮移民和單身母親的生活艱辛,但是對音樂的熱愛,讓兩人對生活始終飽含熱情與信心,這場完美相遇讓兩人情愫暗生。

男孩和女孩通力合作創作歌曲,又號召起街上的其他藝人組成一支樂隊,租下錄音棚,錄製了一張專輯。但在向大唱片公司推廣這張專輯過程中,受到百般拒絕,他們低下的社會地位更為專業人士所不恥,但最終,男孩和女孩憑藉對音樂赤誠的熱愛和過人的音樂才華,終於打動了製作人。這張辛苦得來的專輯受到了應有的尊重,男孩和女孩也在此過程中發展了牢不可分的愛情。

主演介紹

飾演男主角的格倫·漢薩德,今年37歲,其本行並不是演電影,而是愛爾蘭樂壇骨灰級的唱作一體樂人,單說格倫·漢薩德這個名字可能聽起來有點陌生,但要提他的樂隊The Frames,絕對稱得上如雷貫耳,漢薩德的名曲《Every Time》曾風靡全球,樂隊在愛爾蘭乃至整個歐洲都有極高知名度。在本片之前,漢薩德也曾兩次“觸 電”經歷,但都純屬龍套客串,一次是在大導演艾倫·帕克的影片《追夢者》中客串一名吉它手,另一次則是在一部劇集中充當穿場敘述人,都算不上真正的表演經歷。

而這次身為純音樂人格倫·漢薩德之所以能榮升為電影男一號,則是因為本片的導演——約翰·卡尼曾經正是The Frames樂隊的成員之一,和漢薩德堪稱拜把兄弟。導演約翰·卡尼自小就都對電影、電視興趣深厚,是一名個性獨特的愛爾蘭獨立影人,執導的每一部影視作品都由自己親自編寫。這次卡尼寫出《曾經》這個劇本,就是以格倫·漢薩德的外形特點和個性量身打造的,因為故事本身所要彰顯的就是自然派氣質,對演技要求並不算高,加上男主角天才樂人和土生土長都柏林人的身份,正與漢薩德一一吻合,漢薩德實為出演此角的第一人選。

飾演女主角的瑪卡塔·埃爾格羅瓦,是一名捷克少女歌手,聲線十分清透,並擅長演奏多種樂器,因而被導演卡尼慧眼識中出演女主角。值得一提的是,埃爾格羅瓦出演本片時還不到十八歲,雖然和漢薩德一樣是初挑影片大梁,而且還是飾演單身母親這樣與自身經歷差別極大的角色,但年輕的埃爾格羅瓦表現十分自然真實,表演不露痕跡,深受包括導演在內的主創人員們稱讚。

所獲獎項

歌曲《慢慢沉寂》《Falling Slowly》 獲得第80屆奧斯卡最佳歌曲獎。

幕後製作

曾經曾經

在撰寫《曾經》的劇本過程中,導演約翰·卡尼融入了很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人生感受,片中關於男主角與前女友分居都柏林、倫敦兩地的情節,正是卡尼自己一段戀愛經歷的寫照,而影片中在男孩回憶女友的閃回片段中,演員也正是卡尼現實生活中的女友。在編寫劇本時,男主角漢薩德也曾為卡尼出謀劃策,故事凝聚了兩位都柏林音樂人長達十年的城市記憶。在拍攝過程中,卡尼也以儘可能展現都柏林真實風貌為主旨,如在開場的全景展觀長鏡頭,便是在街頭拍攝的,大多數路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被卡尼盡收在攝像像機里。

由於影片講的就是發生在創作型樂人身上的故事,片中歌曲大部分皆由男主角格倫·漢薩德親自創作演唱,更彰顯了其身為唱作音樂人的優勢。漢薩德為電影的配樂能力勿庸置疑,其之前的名曲《Your Face》就曾被《魔法灰姑娘》等電影收為配樂,這次給足創作空間,漢薩德更是大過樂癮,為影片親手譜寫了九支配樂,並在片中真人演唱了十首之多,真正做到唱演兩不誤。

眾所周知,愛爾蘭是個現代音樂聖殿,這裡不僅有U2、The Cranberries這樣激烈高亢的搖滾時尚,也有像The Frames這樣淺吟低唱的優雅民謠,通過此片、漢薩德以及他的The Frames樂隊,全世界更多影迷和樂迷欣賞到愛爾蘭獨立流行樂和民謠的非凡魅力,電影與音樂的相互激發力,在《曾經》身上最大程度的體現出來,因而不僅電影情節本身耐人尋味,原聲大碟也極具收藏價值。也正是通過本片的合作,男主角漢薩德與女主角埃爾格羅瓦天衣無縫的演唱配合才得以被世人欣賞到,於是兩人趁熱打鐵,在2006年出了一張名為《The Swell Season》的新專輯,將影片內的創作故事延伸到了銀幕外。

【關於影片】
回憶起創作本片的起源時,約翰·卡尼說:“關於影片拍攝計畫的討論是從2005年在都柏林的Frames樂隊演唱會上開始的,作為一名具有著音樂背景的電影人,我一直希望拍攝一部非傳統音樂片,用大量的歌曲去講述一個現代而簡單的愛情故事。我希望找到一個簡單的背景和情節,選取一些現代觀眾能夠接受的歌曲。最終,我選定了在都柏林街頭賣唱的歌手,一個一無所有的人。我構思了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並讓Frames樂隊的主唱格倫·漢塞德創作了很多適合情節發展的歌曲。幾個月後,格倫和我互相交換了成果,10首原創歌曲和長達60頁的劇本。我的意圖是拍攝一部新穎別致的電影,就像影像化的音樂專輯一樣,但核心是真實的愛情故事。在我們的世界中,3分鐘的歌曲就能相當於10頁的對白,片中的人物用歌曲取代了交談。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故事中不存在三幕式戲劇結構,只是比普通電影更偏向於歌曲,歌曲是展開情節的關鍵。”

早年曾經作過貝斯手的約翰·卡尼非常了解歌曲的力量,但他不想將影片拍成傳統的歌舞片。影片中的人物源自他每天清早的遐想,他回憶說:“每天早上,我會在坐在戶外,享受我的早餐、咖啡和香菸並彈些歌曲,我思考了好幾個月,怎樣才能製作一部穿插著很多歌曲的小電影。我之所以想到構思一個街頭歌手的故事,是因為我想讓主人公置身於音樂世界中。我不想讓他們只是唱唱而以,他們還要會創作,歌曲是他們交流的媒介。所以我想到了街頭藝人和移民鋼琴師。”

曾經曾經

在創作初期,卡尼並沒想到讓格倫·漢塞德扮演男主人公,他看中了一個非常適合這個角色的愛爾蘭演員,但後來未能如願。隨著要求漢塞德為影片創作歌曲,卡尼逐漸萌生了一個想法,那就是讓漢塞德飾演男孩。漢塞德根據劇本故事創作歌曲,而卡尼也在根據漢塞德的歌曲完善劇本,由此看來,沒有誰比漢塞德更合適演繹這些歌曲。雖然Frames樂隊主唱漢塞德只在《追夢者》中扮演過一個小角色,但卡尼非常願意與非專業演員合作,因為他認為像漢塞德這樣的非專業演員會竭盡全力演好角色。

扮演女孩的年僅17歲的瑪可塔·伊爾格洛娃完全是表演的門外漢,她從漢塞德的口中得知了這部影片,之前她看過一些約翰·卡尼的電影,認為拍得很酷,而且她認為《曾經》的想法相當不錯。伊爾格洛娃回憶說:“一天晚上,我接到了漢塞德的電話,他問我是否願意出演這部電影。我以為他在開玩笑,可他是認真的,他說約翰正考慮讓我出演,希望我能去試鏡。我想這個想法簡直瘋了,因為我根本沒有過表演經歷。不過我沒認真對待,也沒寄予過多期望,但我確實很興奮,因為影片中有格倫的音樂,我非常喜歡格倫的音樂。我去試鏡了,為約翰談了段鋼琴,念了段劇本,僅此而已。”

在影片拍攝期間,劇組上下的合作氛圍非常融洽,卡尼不但和他們成了朋友,而且還充分相信他們的能力。“他們都是我認識和信賴的人,”卡尼說,“他們知道這不是一部傳統電影。我們好像回到了16歲,有朋友、歌聲和手持攝影機陪伴。”

一般來講,一部影片從構思到拍攝的過程是很艱難的,而卡尼的《曾經》卻恰恰相反。他說:“我已經知道Samson Films很多年了,所以當我有了拍攝本片的想法,曾考慮用很多方法製作,當我決定不啟用任何大牌演員和專業演員,我來到了Samson公司,給他們看了劇本和歌曲,問他們是否願意製作,我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而且我與製片人瑪蒂娜·尼蘭德(Martina Niland)和執行製片人大衛·柯林斯(David Collins)的合作非常放鬆。”

影片的拍攝經費只有15萬美元,僅用數周便拍攝完成。漢塞德回憶說:“影片的拍攝進度超快,不過我已經記不清每天拍攝結束之後筋疲力盡的樣子了。我們每天6點起床,然後工作一整天。樂隊生活就簡單多了,中午起床,然後趕往機場,登機,然後抵達另一個國家,按部就班的籌備演出。而拍攝這部電影卻讓人疲憊至極,回到家中會立即癱倒。”

製作花絮

在拍攝影片的開頭部分時,因為這組場景需要拿長鏡頭拍攝,所以工作人員都離得遠遠的,而且沒有通知過往的行人他們正在拍戲……這時候,突然從人群中衝出了一個想當英雄的圍觀民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打傷了影片中扮演小偷的人。

在拍攝期間,因為最開始為影片投資的“南方公園”電影公司的破產,而使得演員和導演都受到了顯而易見的連帶影響,因此有一組被稱為“蒂米”的音樂家,離開了劇組。

影片中關於都柏林的鏡像,包含了導演約翰·卡尼和主演格倫·漢薩德在影片拍攝之前差不多10-15年對於都柏林所有記憶的總結——那不僅僅是一個屬於工人階層的城市。

約翰·卡尼曾經是格倫·漢薩德組建的樂隊“The Frames”的成員之一。

這個故事其中的一個部分是根據約翰·卡尼的真實經歷改編的:生活在都柏林的卡尼,曾經與生活在倫敦的女友維持了一段非常長時間的遠距離戀愛。

影片中有關那個男孩的女友的閃回膠片……其實裡面的女孩就是導演約翰·卡尼現實生活中的女友。

格倫·漢薩德的母親友情客串了一位宴會上的歌手。

影片簡評

《曾經》《曾經》

《曾經》是一部非常清新淡雅的愛情小品,今年小範圍上映以來獲得如潮好評。它沒有熟悉的明星面孔和花哨的攝影技巧,卻以真摯的生活氣息和生活感悟扣人心弦。如果你熟悉理察·林克萊特的《日出之前》《日落之前》兩部大名鼎鼎的談話愛情電影,應該會對導演約翰·卡尼對《曾經》採用的自然派表現方式並不陌生,它的獨特氣質就在於隱去所有電影技術方面的浮誇,讓真實感十足的場景和對話本身自然凸顯出來,加上猶如天籟般配樂的輔助,看片過程就像一次妙不可言的心靈旅程。兩位主演雖然是第一次出演電影主角,但一點看不出表演稚嫩的痕跡,因為編導約翰·卡尼目的就是激發出他們最生活化的一面,所以在觀者看來,他們演的就是自己,他們的情感故事,可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任何人身上的平凡愛情,因而越發能激起共鳴,打動人心。

雖然身為愛爾蘭一部小成本獨立之作,但《曾經》相繼在在歐洲、美國一些電影節、澳洲、亞洲上映以來,獲得影評人眾口一辭的稱讚,美國《娛樂周刊》稱之為“一部步履輕柔、心靈透徹的法國新浪潮式電影”,《紐約時報》盛讚道:“勝利規則非常簡單:兩個人,一些樂器,88分鐘,沒有一步出錯。”《電影手冊》則表示:“影片開頭部分比較薄弱,但在精彩音樂的襯托下,一段美麗的愛情很容易就讓觀眾忽略那么一丁點瑕疵。”可見影片質量的確不俗,在狂轟濫炸的火爆暑期商業電影中,《曾經》更顯出一份獨樹一幟的淡雅氣質。

一句話評論
《曾經》並非一部完美的影片,尤其是開頭的部分,是整部作品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處理得不夠穩妥,但在華麗的音樂的襯托下,故事隨即進入了一段美麗的愛情中,很容易就讓觀眾忽略了那么一點小瑕疵。
——電影手冊

曾經曾經

這是一部成熟飽滿的音樂電影,內容與歌曲的銜接嚴絲合縫,一點都不突兀。
——綜藝

用一雙電影人的眼睛、一顆詩人的心,創作出這個動人的愛爾蘭故事,影片中更是包羅了多首經典的歌曲。
——紐約時報

約翰·卡尼的執導方式謙遜、不裝腔作勢,能夠看得出來,影片的原始劇本肯定短的要命,剩下的,就用音樂來說話吧。
——電影威脅

影片通過音樂製造了一個獨特的故事環境,這裡有一對通過歌聲來表達情感的情侶,他們之間的愛情,是不求回報的,就像音樂本身一樣,有時候安靜舒緩,有時候盪氣迴腸。
——噪音評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