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30分

新聞30分

《新聞30分》是中國中央電視台一檔新聞欄目,創辦於1995年4月,於每天中午12點準時由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和新聞頻道並機播出。其特點是時效性、高關注度和喜聞樂見,因其新穎、靈活的新聞報導直播方式,深受廣大觀眾的好評和厚愛,隨即成為中央電視台十大欄目之一。主要主播有崔志剛、賀紅梅、康輝、郎永淳、楊晨、章偉秋。

基本信息

節目形式

節目背景

1995年4月3日,央視為了解決采編播分離的矛盾,作為一項改革措施創辦了午間播出的《新聞30分》這個節目。

節目製作

1984年1月1日,央視設定《午間新聞》節目於每日12時在CCTV-1首播,並於每日13時在CCTV-2重播。1989年2月6日,《午間新聞》改版。原來在《新聞聯播》結束後播出的《天氣預報》中的《海洋天氣預報》欄目改在《午間新聞》結束後播放。
1995年第一期新聞30分 1995年第一期新聞30分

1993年3月1日,CCTV-1提前至7:00開台,《午間新聞》改為12:00《整點新聞》。
1995年4月3日起,因CCTV-1成為新聞綜合時政頻道(1995年11月30日CCTV-1更名為新聞綜合頻道),12:00《整點新聞》更名為《新聞30分》,每天12:00至12:30在CCTV-1首播(剛開始時為錄播,1996年1月1日開始現場直播)。
1997年5月5日,配合CCTV-1提前至6點開台,《新聞30分》改版,並更換為藍光版本片頭、片段預告,片頭曲也略有變化(有提要時為42秒,主持人播報新聞提要時片頭音樂稍弱但不間斷,無提要時為12秒。)同時《新聞30分》在開頭的廣告前播放一段提示預告片頭(此片頭於2003年5月1日新聞頻道開播當天取消),提醒大家《新聞30分》即將開始,之後播出內容提要,然後播出新聞內容。
1998年8月5日,因演播室更換,《新聞30分》更換片尾曲。(此段片尾曲為開播時播報提要的背景音樂。)
2000年11月27日,配合CCTV-1新聞節目調整,《新聞30分》的節目時長由原來的30分鐘增加至33分鐘(其中天氣預報和海洋預報改為節目結束後播出)。
新聞30分中間片頭 新聞30分中間片頭

2000年12月18日之前,CCTV-3在每天的17:00~17:30重播《新聞30分》。2000年12月18日,CCTV-3由原來的戲曲·音樂頻道更改為綜藝頻道後,取消重播《新聞30分》。
2002年8月6日之前,於CCTV-7的1:05,CCTV-12的1:30重播《新聞30分》,因2002年8月5日,CCTV-1改版,《新聞30分》取消在這兩個頻道的重播。
2003年5月1日,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CCTV-13)試播,2003年7月1日CCTV-13開播,《新聞30分》開始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和新聞頻道並機播出,演播室進行了更換,客群面進一步擴大,結構更加合理,廣告形式由在節目前後播出改為在節目中插播,取消了提示性片頭,大大避免了觀眾流失,使廣告收視率更加接近節目收視率。天氣預報和海洋預報由節目結束後播出改為節目末尾播出。
新聞30分歷年片頭 新聞30分歷年片頭

《新聞30分》在2003年5月3日之前,於CCTV-2的14:30~15:00重播(但不重播天氣預報和海洋預報),因新聞頻道的試播和CCTV-1改為綜合頻道,CCTV-2於2003年5月3日取消了《新聞30分》的重播(但在全國哀悼日仍與CCTV-1並機直播)。
2006年6月5日,隨著新聞頻道的主題更換,《新聞30分》的包裝和角標也做了更換,但片頭、片段預告、片尾曲不變,演播室也進行了更換。
2008年3月24日,因新聞頻道欄目的調整,海洋天氣預報撤出《新聞30分》,改到新聞頻道的14點整點新聞之前播出,CCTV-1不再播出該版塊。
2008年5月17日,隨著汶川地震的發生,演播室換回2003年啟用的229演播室(之後分別在2008年9月27日和2009年7月14日重新使用2006年的250演播室)。在全國哀悼日期間,除中文國際頻道和外語頻道外,其他頻道全部並機直播。
康輝在2008年3月17日播新聞30分 康輝在2008年3月17日播新聞30分

2009年7月31日,《新聞30分》再次改版,進入150演播室播出,畫面風格與此前改版的《朝聞天下》欄目保持一致,原來的片頭曲、片段預告、片尾曲取消,改為新聞頻道統一包裝,結尾不再顯示製作人員名單。此版包裝以及片頭、片段預告、片尾曲和新聞頻道的其他直播新聞欄目一樣(午夜新聞、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新聞1+1除外),使用時間最長。
2010年2月1日,《新聞30分》轉到經過改造的250演播室播出,節目包裝進行微調。
2013年1月14日節目進行改版,增加了主播互動交流以及大螢幕的配合。有時在150演播室或229演播室播出。
每到兩會召開,《新聞30分》在CCTV-1和CCTV-13會分版播出。

節目特色

在新聞的編排上也將更注重新聞本身的價值,更加緊湊,重要的節目儘量靠前。
新聞30分2009年改版第一期節目 新聞30分2009年改版第一期節目

《新聞30分》在外包裝上會加大電視手段的運用,增加畫面感和可視性,比如運用電腦特技還原出新聞現場。2009年改版後,《新聞30分》欄目不僅更改了欄目的片頭,同時也增加了字幕的一些炫目的特技,如3D動畫等,在視覺效果上讓觀眾耳目一新。此外,在節目播報形式上也進行了調整,播報新聞時突出了新聞事實,從整體看來更加注重新聞報導本身的時效性,使得新聞可看性提高,更容易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註:近年來,由於央視新聞頻道黃金時段新聞節目使用統一片頭時間過長(2009年至今),引起了部分觀眾的不滿,有網友建議《新聞30分》恢復2009年改版前的片頭曲。

主播團隊

主要主播長嘯、崔志剛賀紅梅李文靜
替班主播郭志堅、海霞、歐陽夏丹、康輝、李梓萌、彭坤、顧國寧、剛強、潘濤、黃峰、鄭天亮、鄭麗
離任主播寶曉峰、柴璐、耿薩、李瑞英、梁艷、納森、王寧、肖艷、胥午梅、顏倩、楊晨、孫岩、楊柳、章偉秋、朱廣權 、趙普、計渝、張政、張宏民、邢質斌、李修平、郎永淳、孫朝中
已故主播羅京

獲獎記錄

時間活動獎項名
2000年5月1999年度電視新聞獎評選節目編排二等獎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

播出頻道播出頻次播出日期播放時間
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每日1995年4月3日起每日中午12:00起
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每日2003年5月1日起每日中午12:00起
說明:每天12:00-12:30在CCTV-1和CCTV-13並機播出(特殊情況只在CCTV-1播出、且有可能延時播出,或可能在12:00之後開始播出)。《新聞30分》是央視新聞節目的名稱中唯一包涵了節目時長的,但是由於每次都插播廣告,除特殊情況下,新聞內容從來沒有超過30分鐘。在全國哀悼日期間,除中文國際頻道和其他外語國際頻道等外宣頻道外,其他頻道全部並機直播。

收視率

時間收視率排名
2009年7月31日-8月6日35%未知
2015年5月0.2762%3

節目評價

《新聞30分》時效性、高關注度和喜聞樂見,因其新穎、靈活的新聞報導直播方式,深受廣大觀眾的好評和厚愛,隨即成為中央電視台十大欄目之一(網易新聞評)。

字幕

整體包裝最直觀的體現是節目字幕。字幕分三行,第一行是節目板塊或新聞發生的地點,新聞人物名稱;第二行是日期、周序數或節目名稱,新聞標題;第三行是時間,滾動新聞或天氣預報。(如遇主要節假日或重大事件時將前兩行改為紅底黃字,cctv-1並機直播時沒有第三行字幕)
字幕顏色和字型都有別於節目2009年7月27日改版前的黃底黑字的新聞字幕樣式。在主字幕上採用了藍底黃字、加粗加大的微軟雅黑的樣式,同時在三行字幕中採用了紅、黑、藍、黃四種顏色,這樣的配色方案使新聞標題更加醒目。同時字幕的字號也比原來的字號大了很多,讓觀眾看得更加清晰。而位於左下角的時間,則換為了白字紅底,不再顯示具體秒數。(註:2009年7月31日《新聞30分》改版第一天第三行字幕仍沿用舊版字幕,之後更改為新版字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