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峽時報》

《新海峽時報》

《新海峽時報》(New Straits Times),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商業英文報紙,其前身為新加坡海峽時報吉隆坡版,名稱來源於從古代起就很繁忙的船舶航線馬六甲海峽,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報紙之一,在馬來西亞是具有權威性的報刊。

基本信息

簡介

《新海峽時報》《新海峽時報》

《新海峽時報》是馬來西亞歷史最久、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對開日報,原為新加坡《海峽時報》的吉隆坡版,1845年由英國人在新加坡創刊。初為周刊,1858年改為日報,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報紙之一。在馬來西亞,該報一直是一份具有權威性的報刊,並以一種鮮見的熱情報導著新聞,是它以國家各方面的幸福和進步為己任,因此它又被譽為馬來西亞“國報”。

《新海峽時報》每天出32版,廣告約占一半版面。發行量平日19.9萬份,星期日24.2萬份(1986)。

歷史

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2014年4月21日報導截圖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2014年4月21日報導截圖

《海峽時報》是由亞美尼亞人吉席.摩西(CatchickMoses)創辦。摩西的朋友MartyroseApcar本來打算辦一份本地報紙,卻遇到有經濟困難。為了實現朋友的夢想,摩西接手,任命羅伯特.卡爾.伍茲(RobertCarrWoods)擔任主編。1845年7月15日,海峽時報出版了八頁的周報,使用手動印刷機在商業廣場7號(7CommercialSquare)印刷。每月訂費1.75叻幣。

1846年9月,摩西把海峽時報賣給羅伯特.卡爾.伍茲,因為證實報紙無利可圖。

1942年2月20日,英國向日軍投降5日後,海峽時報改稱為昭南時報(TheShonanTimes)和昭南新聞(TheSyonanShimbun),1945年9月新加坡恢復英國統治後復名。

1965年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分治後,分別在新加坡和吉隆坡出版。其後馬來西亞政府要求在兩地出版的同名報紙脫離關係,並於1972年將在吉隆坡出版的改用現名。由官方國營企業公司購得其80%的股份,其餘股份仍歸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團。

2005年1月1日,兩國政府討論解禁。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說贊成這樣的舉動,雖然馬來西亞政客們更加謹慎。在供水問題發生爭執過程中,報紙被禁止在馬來西亞銷售。

相關報導

據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2014年4月21日報導,馬航MH370失聯客機國際調查小組正考慮重新調查。來自吉隆坡的調查小組成員稱,不排除該客機可能在某地降落的可能性,而非終結於南印度洋。但這名匿名訊息人士指出,超過20個國家正在尋找MH370客機,某國將飛機隱藏的說法看似“荒謬”。他補充說,也有可能是飛機墜毀降落在一個偏遠的位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