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幸福生活》

《教育與幸福生活》

本書展示了王君老師普通而鮮活的生命在講壇上歡快流淌的情景,。她把自己的生命從容不迫地融進了課堂,更融進學生的生命,學生的生命在此而獲得生長的力量。這本近30萬字的教育專著,是王君老師擔任重慶外國語學校初2006級IB班班主任的教育手記,它試圖呈現“一個特定的班級,一群特定的孩子,一個特定的老師對教育原汁原味的咀嚼”。它收入了作者在擔任這個沒有“優生”,需繳一大筆費用方能進入的“非正取”班的“班頭”三年之中的教育舉措、教育歷程和教育細節。它濃縮了一位有著強烈理想色彩的青年教師在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中揮灑激情,傾心心力,探尋育人本質的點點滴滴。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本書展示了王君老師普通而鮮活的生命在講壇上歡快流淌的情景,上課、備課、談心、讀書、反思、寫作……一切都是那么平淡,但決不平庸。她把自己的生命從容不迫地融進了課堂,更融進學生的生命,學生的生命在此而獲得生長的力量,王君老師的生命因此而永遠青春勃發。

內容概述

這本近30萬字的教育專著,是王君老師擔任重慶外國語學校初2006級IB班班主任的教育手記,它試圖呈現“一個特定的班級,一群特定的孩子,一個特定的老師對教育原汁原味的咀嚼”。它收入了作者在擔任這個沒有“優生”,需繳一大筆費用方能進入的“非正取”班的“班頭”三年之中的教育舉措、教育歷程和教育細節。它濃縮了一位有著強烈理想色彩的青年教師在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中揮灑激情,傾心心力,探尋育人本質的點點滴滴。

創作背景

在應試的大背景下,與60餘名身上有著這樣那樣的陋習、毛病的“差生”打交道,在常人的想像中必定是一場異常艱難的苦役或搏鬥,但出乎意料的是,王君老師偏偏以“幸福”二字來作為這三年教育實踐的“關鍵字”。她說:“這三年,實在是我和這些孩子一道,發現、創造、享受了幸福的教育生活的三年。我渴望在這本書中展示的,就是這樣一種幸福生活得以產生的令我回味不已的溫馨過程”。她極其執著地認為:“教育,只有讓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同時幸福地向人性的完美進軍時,它才會呈現出它應該有的面目”。

《教育與幸福生活》的主角教育與幸福生活》的主角

為了貼近學生,親近理想,王君老師把自己的辦公地點從辦公室挪到IB班教室的最後一排,每個白天和晚上,她都全天候、全方位地去感知IB班的陰晴冷暖、喜怒哀樂和心靈律動。全天候、全方位的介入,絕不是僅僅為了使這些“高價”學生最終都獲得一個中考高分,而是為了關注班上發生的哪怕是任何一個教育細節,為了讓60餘個孩子擁有一段幸福的國中人生。

全書主旨

《教育與幸福生活》《教育與幸福生活》

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第一個問題:孩子們到學校來,是來學習的還是來生活的?
對孩子生命的肯定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保護孩子的生命和成長,因此關心和責任是必不可少的;另一個方面就比保護更深一層,即教育孩子熱愛生活,使他產生這樣的感覺:活著是很美的,做一個男孩兒或者女孩兒是很幸福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是多么愉快。
上帝許諾的土地(土地象徵著母親)流淌著牛奶和蜂蜜。牛奶象徵著上面所說的愛的第一個方面,蜂蜜象徵著生活的甜美、對生活的愛及生活的幸福。多數母親只能給予牛奶,但少數母親才能給予蜂蜜。為了提供蜂蜜,她不僅應該成為一個好母親,還應該是一個幸福的人——很少有人能達到這樣的境界。我們完全可以在孩子身上,甚至是在成人身上看到哪些人只得到了“牛奶”,哪些人同時得到了“牛奶”和“蜂蜜”。
追求目標
改變傳統的以提高學習成績為班級建設核心的建班思路,以營造學生朝氣蓬勃的精神生活為中心,以閱讀、體育鍛鍊、豐富的課內課外活動為多條思路,實施班級建設生活化、家常化,讓教育成為創造、發現、享受幸福生活的藝術。
具體做法:

給孩子們一個仿真的生活環境

作者簡介

王君,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先後任教於綦江縣東溪中學、綦江中學、重慶外國語學校。全國中語優秀教師,全國中語教改新星,全國寫作教學百佳優秀教師,四川省優秀班級班主任,重慶市紅岩好班級班主任、重慶市骨幹教師。獲得省級一等獎以上表彰四十多項,在國家級報刊發表教育教學文章一百多篇,其中多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多次承擔國家級公開課,應邀在各地作研究課或語文課堂教學藝術報告二十多次。主研參研多項市級科研課題。主編參編教育教學類書籍20多本。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語文教學通訊》2006年第九期“封面人物”。2005年出版語文教學專著《青春之語文——語文創新教學探索手記》。

作者:王君作者:王君

目錄

目 錄

序一:這樣的生命是和諧的……………………………………………………李鎮西(000)
序二:王君的意義……………………………………………………程少堂(000)

自序:教育,乃是發現、創造、享受幸福生活的藝術…………………王 君(000)

上編 幸福班級的幸福學生

小序…………………………………………………………………………………………(000)
卷一天使素描
醜柑…………………………………………………………………………………………(000)
......
卷二激情歲月
叛徒班的幸福生活……………………………………………………………………………(000)
......
卷三呵護心靈

班主任日記,呼喚審美的人生態度………………………………………………………(000)
......

下編 幸福班級的幸福班主任

小序…………………………………………………………………………………………(000)
卷一愛如潮水
女人三十初長成………………………………………………………………………………(000)
......
卷二邊教邊思
初夏的羽絨服…………………………………………………………………………………(000)
......
卷三源頭活水
教育情懷當是詩——兼推薦《老師,我要你做我爸爸》…………………………(000)
......
跋:每一天都是金子………………………………………………………………………(000)

序一 :這樣的生命是和諧的

李鎮西(李鎮西博士,成都武侯試驗中學校長)
讀《教育與幸福的生活》的過程中,我的胸膛內一直涌動著生命熱潮。
我從中讀到昨天的我――一樣的年輕,一樣的純真,一樣的激情,一樣的浪漫……那時候,真的沒有想過什麼“賽課獲獎”,什麼“著書立說”,什麼“特級教師”,什麼“教育專家”……全部的追求,就是如何每一天都讓自己開心也讓學生開心。
我禁不住問自己:當我現在已經成了所謂“教育名人”之後,我的生命之輪是否已經開始生鏽?我是否還保持著王君老師這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生活、對生命的赤子情懷?
當我們孜孜以求班上是否得了流動紅旗的時候,追求某堂主題班會是否獲得了領導的表揚的時候,追求班上有幾個學生上了清華北大的時候,追求學校是否掛了國家級示範學校的牌子的時候,我們是否忘記了一個樸素的生命追求?
這個追求就是――過一種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
我同意王君老師的觀點:教育的幸福,首先體現於教育細節的幸福。這些細節可能是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眼神、微笑、淚水、叮嚀、撫慰……它們也許不一定能夠直接帶來班級流動紅旗,帶來很高的升學率,帶來領導的表揚進而獲得顯赫的榮譽,但無數幸福的細節便構成了校園生活全部的美麗和教育生命的所有魅力。
王君老師正是懷著對樸素而簡單的幸福生活的願望,樸實而平凡地過著每一天的教育生活。本書展示了王君老師普通而鮮活的生命在講壇上歡快流淌的情景,上課、備課、談心、讀書、反思、寫作……一切都是那么平淡,但決不平庸。她把自己的生命從容不迫地融進了課堂,更融進學生的生命,學生的生命因此而獲得生長的力量,王老師的生命因此而永遠青春勃發。
1998年,我曾和王君老師一起參加全國性的語文課堂大賽,我們都未能獲得一等獎。當時年輕的王老師有點沉不住氣,我告訴她:“來日方長,不要把我們一生的榮辱甚至成敗都寄託於某一堂課。讓未來的日子證明我們自己!”(不是原話,大意如此)八年過去了,我和王君老師都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我為自己而驕傲,王老師也應該為自己而自豪。
所謂“驕傲”和“自豪”的唯一理由和依據在於,我們都沒有因那次小小的失利而一蹶不振,因為我們都發自內心熱愛著自己選擇的職業,並願意將這份職業變成一項不朽的事業。這裡所說“不朽的事業”決不是指我們要多么“顯赫”,之所以“不朽”,恰恰在於我們都願意把自己的生命自然而然地融匯進每一天的課堂、注入每一個孩子。生命不息,我們的事業自然也就不朽。反之亦然。
我認為,每一個願意追求幸福生活的教師,都應該讓生命這樣自由地舒展。王君老師正在這樣享受著教育,我也願意繼續這樣富有詩意的生命之旅。
因為,這樣的生命是和諧的。

2006年8月24日

《教育與幸福生活》讀書交流《教育與幸福生活》讀書交流

序二: 王君的意義

程少堂
我沒有到過重慶,但是我知道有山有水的重慶一定鍾靈毓秀。我沒見過嘉陵江,但是,我感覺中的嘉陵江是這樣的氣質:激情中不乏溫婉,浩瀚中雜有浪漫,性情,敏感,聰慧,執著。
王君是嘉陵江的女兒。
王君是重慶市外國語學校的語文教師,年紀雖然很輕,但卻已經是目前具有一定全國性影響的優秀青年女教師了。
讀王君的書,讓我強烈地感受到在王君的身上,有一種很獨特的意義。
王君安於平凡。毋庸諱言,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的工作很平凡,班主任工作更是平凡。但是,王君安心於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踏踏實實學習,踏踏實實教書,踏踏實實研究,踏踏實實做人。她相信在平凡的教育教學崗位上,同樣能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出來,同樣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王君不甘平庸。王君相信,沒有平庸的工作,只有平庸的人。教育是一項科學和藝術的事業,只要肯學習,能創造,就能“讓平凡的每一天都變成金子”。王君是事業心極強的人,她每天都在自己所任班主任的班級教室後面辦公。我問她原因,她回答說:“好了解學生。”我說其他老師講課不影響你思考問題嗎?她說:“習慣了。”她每天都寫教學筆記,幾年下來,僅發表的教學科研文章就有一百多篇。去年,她還出版了第一本專著《青春之語文——語文創新教學探索手記》。不僅如此,她每天還堅持寫班主任工作手記。做三年班主任,她寫了班主任工作手記上百萬字,這次編輯出版的僅僅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她在對未來的追求中享受到創造的歡樂。
王君追求卓越。追求卓越和勇於創新是密不可分的,離開了創新就談不上卓越。王君不僅創新意識極強,尤其可貴的是她長期堅持創造性實踐。在通向名師的道路上,王君走的是一條“三棲式”名師成長之路。所謂“三棲式”,就是要如有的動物那樣,既能空中飛,也能陸上走,還能水中游,具體說是指在教學、教育、科研三方面都達到相當高的水準,而且相輔相成。王君“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不迷信權威,每天都在進行創造性學習,創造性寫作,創造性研究。她從不稍有成績就沾沾自喜,淺嘗輒止,她總是處在不斷超越自己的狀態之中。她不重複過去,不重複別人,也不重複自己,在向教育教學的高峰攀登時,決不貪圖走近路、走直路、走熟路,而是永遠準備走生路。正因為如此,她才能在這樣的年紀取得很優異的成績。在我不算狹隘的視野中,這樣的年輕女教師是不多的。
王君的意義,大約的確可以看成是一切優秀教師的意義。那就是:安於平凡,不甘平庸,追求卓越。
王君因為嘉陵江水的孕育而聰慧美麗,嘉陵江也應該因為擁有王君這樣的女兒而自豪。

《教育與幸福生活》讀書交流《教育與幸福生活》讀書交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