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家園行動》

《搶救家園行動》是由(法)阿爾蒂斯-貝特朗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10年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

圖書信息

書名:搶救家園行動
作 者:(法)阿爾蒂斯-貝特朗 ,李毓真 譯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0-11-1
ISBN:9787505728196
開本:16開
定價:49.80元

編輯推薦

2012年,地球的命運到底會如何?或許從書中會找到些答案!
全球2億人都看過的真相——從空中往下看,就會看到地球的美麗與傷口!
呂克•貝松製片,周迅配音,風靡全球的大型環保電影《HOME》同名作品
法國總統薩科齊指定全國中小學生必讀圖書,並作為禮物送給美國總統歐巴馬
中國環保之父、首任國家環保總局局長、中華環保基金會理事長曲格平作序推薦
本書繁體版由台灣三市市長聯合推薦
暢銷百萬作品《從天空看地球》作者最新力作
已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流行於一百三十多個國家
觸目驚心的數字+絕版真實的圖片告訴你最真實的地球生存狀況
◎國內大中小學生地球生態科普知識、環保知識權威讀本
◎超值圖文全彩銅版紙印刷,廣大高知家庭、知識型家庭最佳珍藏讀本
◎攝影愛好者不容錯過的收藏作品
◎踐行科學發展觀必備讀本,加快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十二五”發展戰略推薦讀物
◎政府及企業形象代言書、定製首選圖書
◎大型環保公益活動“搶救家園行動”推薦讀物

◎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資源;
◎每天有5000人死於飲用水污染,10億人喝不到安全的飲用水;
◎全世界每年有超過100萬人死於交通意外,240萬人死於空氣污染引發的疾病;
◎生產1公斤牛肉需要消耗1萬3千升的水;75%的漁產品已耗盡或面臨耗盡;
◎40%可耕種農田遭到長期破壞;每年有1300萬公頃的森林綠地被毀滅;
◎1/4的哺乳動物、1/8的鳥類、1/3的兩棲動物瀕臨絕種,生物品種的死亡率快於自然速度1000倍;
◎到2050年會有2億人淪為難民……
——本書數據摘選,類似驚人數據還有很多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國際環保電影《HOME》的同名書。電影由作者揚•阿爾蒂斯-貝特朗擔任導演,法國名導呂克•貝松擔任製片,籌備15年,歷時18個月、歷訪全世界54個國家拍攝而成,堪稱世界上最受矚目的環保電影。本片於2009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在法國首映,並在全世界超過130個國家和地區通過電影、電視、DVD和網際網路同步公映,有超過兩億人觀看過此影片。
在本書中,不但捕捉到了電影遺漏的珍貴鏡頭,同時加入了電影中沒有說明的環保概念,包括各種地球資源和生命的起源、人類文明發展,一直到當今生態的失衡狀況等。書里以淺白的語言娓娓道來,通過90多個發人深省的議題和近百幅航拍圖片,一方面記錄了地球演化40億年來留給人類的寶貴遺產,真切再現了人類一直以來污染環境自毀家園的行為模式,揭示了人類現代文明光芒下隱藏的生存危機,不免讓讀者為2012年“世界末日”是否來臨心存疑慮;另一方面也深入剖析了世界各國在應對全球環境危機問題上的種種舉措,呼籲人類、愛護地球,應該尋求更為和諧的生存發展方式。
為了讓大家能更多地了解環保知識,本書還特別添加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精心繪製的若干張彩色示意圖,增加更多與讀者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環保常識。幫助讀者理解地球不堪重負的現狀。

作者簡介

揚•阿爾蒂斯-貝特朗國際著名航拍專家、生態學家、環保工作者。1946年生於法國巴黎,30歲的時候和妻子搬到非洲肯亞去研究獅子。一次偶然的機會從熱氣球上發現從天空看這個星球的特殊美麗,此後專門從事空中攝影超過30年,極具聲望,有“上帝之眼”的美譽。聯合國2009年環保大使,並獲頒聯合國“地球鬥士”獎,被《時代》雜誌評選為2009年環保英雄,受邀出席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變化大會。曾出版暢銷百萬的攝影作品《從天空看地球》。

目錄

愛因斯坦的預言
神奇的地球
45億年的地質變遷
海洋——地球之肺
人類、果蠅、海膽有血緣關係嗎?
缺少細菌,人類如何生存
“叢林法則”與食物鏈
不容忽視的生態經濟
2030年,我們需要兩個地球
驚人的生物滅亡速度
受到保護的區域
農業機械化給人類帶來了什麼?
2050年,90億人口的吃飯問題
農業——人類最重要的經濟產業
綠色革命真的就好嗎?
歐盟總預算的40%用到了哪裡?
土壤的荒漠化危機
可怕,它們正在消失
米飯與咖啡,我們更需要哪個?
一邊吃水果,一邊喝石油
1.25億公頃土地與基因改造食品
1公斤牛肉=1萬升水?!
廢棄物的處理及資源的回收
60億人口,還在增長中
城市文明的諾亞方舟何時起航(一)
城市文明的諾亞方舟何時起航(二)
城市文明的諾亞方舟何時起航(三)
“吃人”的城市交通
空氣污染每年“殺死”240萬人
2030年,全球貧民區人口將達到20億
科技是把雙刃劍
生態足跡與地球負荷限度
3R,讓“零廢棄物”成為現實
危險的廢棄物
能源背後是什麼?
石油還能用多久?
空氣污染,煤炭比石油更嚴重
揭開油砂的真實面目
如何善用核能?
一架飛機對空氣污染的“貢獻”有多大?
誰該為氣候惡化“埋單”?
太陽能是個好東西
地熱發電知多少
風力發電最環保
電力消耗知多少
全球變暖,人類最大生存課題
海平面上升56米,意味著什麼?
2050年,將近2.5億生態難民
可愛的北極熊,請不要消失
農牧業,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產業
江河斷流危機
換一個角度看氣候變暖
人為控制碳排放量只是權宜之計?
暖化現象的代價
溫室氣體排放常識
你所不知道的漁業
過度捕撈的盡頭是什麼?
失衡的生態環境
鯨類的命運誰來主宰
藻類——海洋的另一大寶藏
混合養殖系統,養殖漁業的春天
海洋污染需要未雨綢繆
不可不知的珊瑚生態系統
全球漁業現狀
全球近10億人缺水
水是可以再生的
滴水灌溉更節水
你有節水意識嗎?
水源衝突是個大問題
飲用水與生命安全
用水浪費還在繼續
水壩帶給人們的思考
濕地——地球之腎
全球環境指標(1990~2005年)
到底什麼是森林?
森林,地球的另一個肺
林業是全球首要的再生資源
林木業和人類生活息息相關
森林被破壞後的連鎖反應
森林砍伐與貧窮問題
森林中的居民
鮮為人知的紅樹林地區
森林防護刻不容緩
最後一棵樹的故事
全球化帶來了什麼?
移民與生態難民
善用我們的權力
關注青少年生存狀況
女權仍需被關注
戰爭有沒有終結者?
NGO,改變世界的另一股力量
讓愛與責任改變世界
全球環境公約
媒體評論
氣候變化是當今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遏制氣候變暖,拯救地球家園,是全人類共同的使命,每個國家和民族,每個企業和個人,都應當責無旁貸地行動起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
人類依賴環境,一直覺得心安理得。但從來沒有人算過這筆賬。也許我們從環境中掙到了錢,但失去的卻更多。今天的我們不但已經用完了父輩祖先留下的根基,甚至還在不斷占用原本該留給子孫輩的‘財產’……——綠色年度人物、著名生態學家呂植博士
我們生活在這個國家,生活在這個星球。‘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國家的國策,我們也應該作為地球公民承擔責任。這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刻覺悟的,但你希望留一個什麼樣的家園給你自己的下一代總是值得你關心的吧?——地球衛士、著名影星周迅
我拍戲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看到了很多觸目驚心的景象,我覺得讓人非常焦慮和心痛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們的環境,我們千百萬人就生活在那么惡劣的環境當中,千百萬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了環境的影響。作為一個電視工作者,我願意以身作則,呼籲全社會的人都來關心環境,都來關心我們的健康,每個人都作為一個環境的監督員,我們的空氣,我們的水將會更乾淨。——著名導演張紀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