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往事》

《抗美援朝的往事》

《抗美援朝的往事》一書是由劉定卿先生所著的文學回憶錄,作者寫本書是出於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敬佩,為宣傳中國人民志願軍保家衛國、抗美援朝的英勇事跡,讓我們的後代記住前輩們當年在朝鮮浴血奮戰的經歷,激發年青一代對祖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本書於2012年9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抗美援朝的往事》以《抗美援朝戰爭史》為主線,選用各部隊軍史中的精彩片段和參戰者的大量回憶,採取背景鋪陳和故事向結合,用講述的方式、以通俗的語言,將它們編成一個個故事,通過一系列故事組合來展現抗美援朝的全過程。通過抗美援朝中所發生的真實故事來展現志願軍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本書從志願軍入朝到撤軍回國,韓戰中雙發對俘虜的處置,以及在書中主要人物最後的結局都有詳細的講述。本書的目的是宣傳抗美援朝的意義和精神,喚起人們對那場戰爭的回憶,紀念在那場保家衛國、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志願軍勇士們。以此教育後人,弘揚愛國精神,時刻為祖國貢獻一切。
本書共為二十章節:第一章朝鮮內戰終於爆發;第二章朝鮮內戰打亂了中國解放台灣的部署;第三章美軍在仁川登入;第四章中國準備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第五章中國出兵抗美援朝;第六章志願軍發起第一次戰役;第七章志願軍發起第二次戰役;第八章毛岸英在朝鮮犧牲;第九章志願軍發起第三次戰役;第十章志願軍的後勤保障;第十一章志願軍發起第四次戰役;第十二章中國人民全力支援抗美援朝;第十三章志願軍發起第五次戰役;第十四章交戰雙方開始停戰談判;第十五章中國志願軍空軍參戰;第十六章上甘嶺戰役;第十七章停戰談判終於簽訂協定;第十八章聯合國戰俘在中方戰俘營里;第十九章志願軍戰俘在美軍戰俘營里;第二十章志願軍被俘人員回到祖國。本書從中國出兵參戰到撤軍回國,以及雙方戰俘的情況作了全面的介紹,為讀者全面了解抗美援朝的過程會有所幫助。

《抗美援朝的往事》導讀

前 言

不少人問我:“你寫抗美援朝,你參加過抗美援朝嗎?”
“抗美援朝發生時,我才4歲,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
“那你怎么可以寫抗美援朝的故事呢?”
是啊,可以說,我完全沒有抗美援朝的經歷。對抗美援朝的戰史,我是在參軍以後才接觸到的。一群女兵自殺的故事,使我對抗美援朝發生了興趣,從此閱讀了大量有關抗美援朝的書籍,並對我軍的戰史進行深入的研讀。十年的研讀,使我對抗美援朝的經過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我雖然沒有參加過抗美援朝,但我對抗美援朝的戰史和參戰的各軍及指揮員、英雄們的故事記憶十分深刻。
前幾年,我在電視上看到主持人採訪《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談他寫《明朝那些事兒》的經過,他先是在網路上寫明朝的那些事兒,後來的網路上暴紅,接著又出書,連寫了7本《明朝那些事兒》,轟動了整個書壇。
當年明月是石悅同志的筆名,他原是一位在深圳海關工作的幹部,才30多歲。我想:“他又不是出生在明朝的人,他怎么可以寫明朝的那些事呢?”這也正是同志們向我提出的同樣問題。
石悅同志的做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雖然沒有參加抗美援朝,只要收集到大量的資料,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儘量把故事編寫好,用現代通俗的語言,再加上自己的評論,同樣可以把抗美援朝的往事展現給讀者。後人寫前人的事,不受時空和當時保密的限制,可以把經驗和教訓真真實實地告訴人們,讓後來的人們去思考。
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什麼是抗美援朝,主要是我們對年青一代的教育上出了問題,沒有將抗美援朝和志願軍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和愛國主義精神事跡,現在全都沒了,以至於青少年不知道抗美援朝是怎么回事。
抗美援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戰,我們的前輩曾為了國家的安危,在朝鮮戰場上浴血奮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然而,60多年來隨著硝煙的散去,被人們漸漸地淡忘了。
退休後,我一直在探索怎樣才能普及抗美援朝這一段歷史。現在的青年人喜歡上電腦,不喜歡看書。但他們喜歡聽故事。通過向大家講故事的方式,將抗美援朝這一段歷史推向讀者,通過這些故事引起讀者的興趣,這也是一種普及歷史的新嘗試。
由於我寫的是抗美援朝的往事,相對寫戰史而言不會局限在抗美援朝那一段時間裡,在講述中,我可以瞻前顧後,對所涉及人物的經歷和他以後的結局也作了一些介紹,可增加讀者對人物的興趣。這與以往寫抗美援朝戰史有所不同。在寫作時,每篇文章儘量做到語言精練,趣味性強,猶如一篇篇記實散文,再加上我的評論,將抗美援朝這一段歷史用新的形式向大家娓娓道來……
我看到不少反映抗美援朝的書,有的寫了抗美援朝那驚心動魄的經過,寫到停戰協定簽訂就結束了;有的寫了對戰俘不公正的對待,沒有寫抗美援朝那轟轟烈烈的經過。都沒有反映整個抗美援朝的全過程,讓人覺得意猶未盡。我在寫《抗美援朝的往事》時,從中國參戰到撤兵,以及雙方戰俘的情況也作了全國的介紹,會讓讀者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因為這是整個抗美援朝的全過程。
我已退休多年,原是老三屆的畢業生(高中),於1969年3月入伍,在27軍81師工作14年,對軍事業務比較熟悉。我平時收集了大量我軍的軍史,並對我軍的軍史有研究,這為我抗美援朝打下了基礎。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能為宣傳和普及抗美援朝的精神作出了一點貢獻,並對當年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倖存者和犧牲者表示深深的敬意。
參加抗美援朝的部隊很多,僅陸軍就有27個軍零1個師,此外,還有空軍、炮兵、高射炮兵、鐵道兵、坦克兵、工兵和公安部隊,總計290萬餘人。本書以第一批、第二批參戰的部隊為主,因為這兩批部隊參加了抗美援朝的主要戰役。對後期參戰的部隊只有點到,沒有細述,表示歉意!
劉定卿
2012年5月10日

作者簡介

劉定卿,男,1947年出生,浙江省溫州市人。溫州一中67屆畢業生。1969年3月入伍,在27軍81師工作14年。1982年轉業到溫州市公安局工作,先後任市局紀委辦公室主任、交警支隊副政委、副支隊長,於2007年退休。2009年起開始寫作,作品有《話說劉伯溫》、《浙南兒女英雄傳》、《抗美援朝的往事》、《接管浙江》等。

基本信息

作者:劉定卿
出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編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責任編輯:雨涵
裝幀設計:龍翔
印刷: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本:787×1092mm1/16
字數:300千字
印張:27.00
版次:2012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價:39.00元

出版社簡介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水墨味》雜誌社、《藝術典藏》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總社地址:中國·香港九龍彌敦道208-212號四海大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