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王的寶藏》[圖書]

《所羅門王的寶藏》[圖書]
《所羅門王的寶藏》[圖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所羅門王的寶藏》是亨利·哈格德的成名作。這部探險小說於1885年出版,受到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年人的熱烈歡迎。此書被譯成多種文字,至今世界各地流傳。小說是作者根據有關南非的真實歷史資料,結合南非的實際地理環境,經過人為的改編,加以動人的故事情節寫成的一部傑作。英國爵士亨利·柯蒂斯和約翰·古德上校結伴去南非,在從開普敦到納塔爾省的船上遇到獵手艾倫·夸特梅因,柯蒂斯請獵手幫他去找北去尋找所羅門王寶礦後失蹤的弟弟喬治。柯蒂斯、古德、夸特梅因在上著昂伯帕的幫助下進入馬塔比爾國。他們翻山越嶺,來到庫坤。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所羅門王的寶藏》描述了一個非同尋常的尋寶故事。故事的敘述人名叫艾倫·夸特梅因,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柯蒂斯爵士和古德上校,並同他們一道尋覓柯蒂斯爵士失蹤已久的兄弟,此人已去庫庫安納國尋找所羅門王的寶藏。同行的還有他們在當地雇用的僕人昂博帕。一行人穿過極其可怕的沙漠,並且在山頂幾乎凍僵,後經過長途跋涉,終於來到了目的地。不料,僕人昂博帕的真實身份竟然是當地合法的國王繼承入,他依靠眾人的幫助,戰勝了邪惡的篡位國王。最後,所羅門王的寶藏找到,但狡詐的巫醫加古爾設計讓他們深陷在地下墓室。在艱難逃脫之後,他們找到柯蒂斯爵士的兄弟,回復到了文明社會。

作者簡介

亨利·賴德·哈格德是英國近代冒險小說的代表人物,他於1856年生於英國的布蘭德,兄妹十人中,排行第六。父親威廉·哈格德是律師,母親艾拉·哈格德曾是一名企業作家。在國內結束學業之後,就去了英國在南非的總督政府工作。在南非的生活經歷,使他逐漸對南非產生了興趣。爺於1877年去了已經歸附大英帝國的特蘭斯巴,開始寫關於非洲的文章給倫敦雜誌供稿。1879年,在伊薩德瓦那,祖魯族打敗大英帝國後,他回到了英國,與多青罕姆領主的女兒路易芝瑪結婚,以後他便潛心創作小說。1884年,哈格德處女作《黎明》問世,之後便後《所羅門王的寶藏》,並取得巨大成功,1888年出版的阿蘭·郭德曼系列叢書《梅瓦復仇記》僅出版當日就賣出兩萬部,獲得巨大的商業利潤。哈格德寫了很多小說,作品吸引了包括英國在內的眾多國家的讀者。作品都是關於未知世界豐富多彩的故事,他用這些新奇的故事抓住了讀者的心,成為一個成功的作家。其代表作《所羅門王的寶藏》於1985年被拍成電影,上映後受到大眾的好評,享譽一時的暢銷書作者哈格德於1925年在倫敦去世。

書籍目錄

亨利·柯蒂斯和約翰·古德(初識亨利·柯蒂斯爵士)
所羅門王寶藏的傳說
和烏姆保帕的會面(烏姆保帕為我們效勞)
獵象
浩瀚沙漠(沙漠征程)
沙漠中的綠洲(水呀!水呀!)
所羅門大道
所羅門王的寶藏
進入庫庫納王國
特瓦拉王和魔女戛古兒
驅鬼(女巫狩獵)
通月顯靈(彰顯神意)
戰鬥前夕
敵人發動了猛攻
格雷團浴血奮戰
古德生命垂危
揭開洞窟的面紗(死神府邸)
死亡密室(所羅門王的寶藏)
被困寶庫(身陷絕境)
絕處逢生
向伊格諾西告別(永別了!伊格納西)

編輯推薦

中國第一套百科型的彩圖名著讀本!附有專家導讀:背景知識/作家介紹/作品概述;獨家引進義大利著名插車家精美插圖;

既是一部配有精美彩色插圖的文學名著,又是一部有關該名著的百科全書。

章節摘錄

第二章所羅門王寶藏的傳說(1)
“你在巴芒瓦圖時有沒有聽到什麼關於我弟弟旅行的訊息?”在我回答古德上校前,我停下來去裝菸斗時,亨利爵士問道。
“我聽過這事兒,”我回答說,“但直到今天,我從來沒有對任何人提到過這事兒,我聽說他將要去尋找所羅門寶藏。”
“所羅門寶藏?”兩個人突然異口同聲、吃驚地問道,“它在哪裡?”
“我也不知道,”我說,“我只知道傳說中它們的位置。以前我曾經看見過寶藏附近的峰頂,但是我和那些山頂相距有130英里,中間是一望無際的沙漠,除了一個人之外,我還從來沒有聽說哪個白人曾經活著穿越這片沙漠。但是我最多也就是告訴你我所知道的有關所羅門寶藏的傳說吧。但是不經我同意,你們不能把我說的這些話告訴給任何人,你們能夠做到嗎?我這么要求有自己的理由。”
亨利爵士點點頭,古德上校說:“當然,當然沒有問題。”
“那好吧,”我開始講起來,“可能就像你們猜想的那樣,獵象人都是粗人,他們不會讓自己陷入到那些與自己的生活和行為方式無關的事情中去。但是,你可能到處都會碰到一些人,願意去蒐集那些流傳在土著民族中的一些傳說,試圖從這片黑土地上挖出一小段歷史。大約30年前,我就遇到了這樣一個人,就是他第一次告訴了我所羅門寶藏的傳說。那時,我第一次在馬塔樂貝鄉間獵象。那人叫埃文斯,這個可憐的人第二年就被一頭受傷的野牛給頂死了,屍體被埋在了贊貝西附近。我記得,有一天晚上,在今天的德蘭士瓦省的利登堡區狩獵紕角鹿和大羚羊時,我告訴埃文斯我發現了一些奇妙的採掘場,看到他們最近又來到這些採掘場勘探金礦,但是幾年前我就知道這些金礦了。他們在堅硬的岩石間辟出了一條能過四輪馬車的寬闊道路,直通向採掘場或隧道的入口。隧道入口處堆著成堆地準備冶煉的石英礦石,這表明那些礦工都是匆匆離開的,在離坑道20步遠的地方是一幢漂亮的磚石建築。”
“‘唉,’埃文斯說,‘我要告訴你一件比這更古怪的事兒,’接著,他告訴我他如何在內地發現了一座荒廢的城市,他認為那是《聖經》中的俄斐,順便說一下,在可憐的埃文斯講過後很久,其他更有學問的人也說過這樣的話。我記得,由於那時我很年輕,好奇心很重,樂於傾聽所有這些希奇古怪的事。古代文明和古猶太人或腓尼基人的財寶遺失在野蠻黑土地人的事情深深地吸引著我。突然,他問我:‘小伙子,你聽說過位於馬敘庫倫布威鄉間的所羅門群山嗎?’我說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唉,好吧,’他說,‘那是所羅門埋藏寶藏的真正地點,我是指他的鑽石寶藏。’”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問。”“‘我當然知道了!所羅門是什麼,僅僅是所羅門的墮落嗎?馬尼卡鄉間一個老巫醫也曾經告訴我,她說住在那些山對面的人是祖魯族人的一個分支,說祖魯族方言。他們中間有一些偉大的男巫,從白人那裡學會了冶煉技術,知道一個神奇的閃亮的石礦的秘密。’”
“嗯,當時我對這個故事付諸一笑,但因為那時那些鑽石礦沒有開發出來,我對它很感興趣。但是後來,可憐的埃文斯去了那裡,並死在了那裡。20年裡,我從來沒有去多想這件事。然而,20年之後——這是一個漫長的時間,先生們,一個獵象人通常幹這個行當不會超過20年——關於所羅門山和位於它外面的鄉村,我聽說了一些更確切的訊息。我曾經去過馬尼卡鄉村外一個叫斯坦達的地方,那是個不毛之地,找不到一點吃的,而且幾乎沒有什麼獵物。恰巧我在那裡得了熱病,情況很糟。一天,一個葡萄牙人帶著他的一個混血兒助手來到了這裡。我很了解低層的葡萄牙人,一般而言他們都是些粗俗的傢伙,但這個人卻和我經常遇到的那些人截然不同,他彬彬有禮,很有教養,長得又高又瘦,黑眼睛又大又亮,灰色的八字鬍蜷曲著。我們一起交談了一會兒,他說著蹩腳的英語,我也只懂一點葡萄牙語。他告訴我他叫約西·西爾維斯特拉,住在德拉戈亞灣附近。第二天,他和混血兒同伴走時,按照老式的禮節,摘下帽子跟我說‘再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