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評傳》

《戚繼光評傳》

戚繼光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傑出的軍事家。《戚繼光評傳》對戚繼光的建軍思想、戰爭指導思想和軍事哲學思想等作了深入而有創新的探討,是迄今為止有關戚繼光思想特別是戚繼光軍事思想研究最為豐富而有力度的著作。《戚繼光評傳》運用軍事學理論,比照明代及中國古代軍事家特別是孫子等著名軍事家的思想,賦予了戚繼光在中國軍事史、軍事思想史上應有的地位,從而如實揭示出戚繼光的全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戚繼光評傳戚繼光評傳

戚繼光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傑出的軍事家。《戚繼光評傳》對戚繼光的建軍思想、戰爭指導思想和軍事哲學思想等作了深入而有創新的探討,是迄今為止有關戚繼光思想特別是戚繼光軍事思想研究最為豐富而有力度的著作。《戚繼光評傳》運用軍事學理論,比照明代及中國古代軍事家特別是孫子等著名軍事家的思想,賦予了戚繼光在中國軍事史、軍事思想史上應有的地位,從而如實揭示出戚繼光的全貌。《戚繼光評傳》考述戚繼光的著作用力甚巨,結論頗多新見。《戚繼光評傳》文字通暢,所引資料豐富翔實,為作者多年研究的一部力作。

作者簡介

范中義,1935年5月生,遼寧北寧市人。196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歷史系。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研究員(已退休)。任中國明史學會理事。主要著作有:參與撰寫《中國古代戰爭戰例選編》第二冊、第三冊,任第二冊統稿;撰寫的有《鄭和下西洋》(合撰)、《籌海圖編淺說》、《中國軍事通史·明代軍事史》(主編及主要作者)、《朱元璋》、校釋《紀效新書》(十四卷本)、《戚繼光傳》、《明代倭寇史略》(合撰)。主要論文有:《明代海防略述》、《論戚繼光軍事思想》、《明代長城與邊防戰略》、《明代軍事思想簡論》、《明代農民軍的作戰形式》、《論明朝軍制的演變》等。

目錄

前言
第一章抗倭英雄,常勝將軍
第一節英雄的成長
一將門家庭
二刻苦攻讀
三嶄露頭角
第二節抗擊倭寇
一建立戚家軍
二取得台州大捷
三平息福建倭患
第三節保衛北疆
一陳述御"虜"方略
二建立車步騎營
三修建邊牆敵台
四改善武器裝備
五部署嚴密防禦
六維護疆域安寧
第四節軍事家的晚年
謫調廣東
二將星隕落
第二章建軍思想
第一節練將
一將領的地位和作用
二將領標準
三培養將領
四選拔、任用將領
第二節練兵
一選兵
二編伍
授器
四練兵
第三節改善武器裝備
一武器裝備優於敵人
二有機配備武器
第四節治軍諸因素的關係
一治軍諸因素的關係
二作用和意義
第三章戰爭指導思想
第一節一般戰爭指導原則
一算定戰
二攻守結合
三靈活用兵
四大創盡殲
第二節海邊防思想
一水陸兼司,陸戰尤切
二外示羈縻,內修戰守
三當其長驅,防其出沒
第三節戰術思想
一抗倭野戰戰術
二守城戰術
三水戰戰術
四契約戰術
第四章哲學思想
第一節事必求實,重視實踐
一事必求實,反對虛套
二重視實踐,注重檢驗
第二節辯證的思維方式
一具體分析,分別對待
二多方考慮,有主有從
三相互依存,相互轉化
第五章戚繼光的著作
第一節《紀效新書》(十八卷本)
一概況
二版本
三成書時間
四意義
第二節《練兵實紀》
一概況
二版本
三成書時間
第三節《紀效新書》(十四卷本)
一成書時間
二完備的練兵著作
三版本
第四節《止止堂集
一概況
二成書時間和版本
第五節《戚少保奏議
一概況
二意義
第六節署名戚繼光的著作
一《重訂批點類輯練兵諸書》
二《武經將略》
三《練兵實紀類鈔》
四《蒞戎要略
五《南塘火攻秘訣》
六《新編皇明戚將軍將略韜略世法》
七《登壇輯要》
第六章特點明顯,影響深遠
第一節可貴的特點
一兵儒融合更突出
二實際操作性更強
第二節廣泛的影響
一國內影響
二國外影響
索引
人名索引
詞語索引
附錄
主要參考書目
戚繼光大事年表
後記

精彩書摘

為了穩定住這支新招募的隊伍,戚繼光請求胡宗憲讓義烏的知縣趙大河監軍。因為趙大河也提出招募本縣的人當兵,他在百姓當中有威望,又掌握著全縣的戶籍,士兵如有逃跑他可以緝拿。這樣這支隊伍就招募完成了,一共有四千餘人。
戚繼光對招募的新兵開始了嚴格訓練。這次訓練,戚繼光是在兩年實際練兵的基礎上進行的。過去兩年的練兵實踐使他積累了豐富的練兵經驗,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練兵方法。他要對士兵進行耳、目、手、足、心以及營陣的全面訓練。
練耳目,使士兵絕對聽從指揮,令行禁止。古代將領指揮作戰靠的是旌旗火鼓,所謂“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戚繼光規定了旌旗火鼓的各種信號。為訓練部隊識別這些信號,並按著這些信號行動,戚繼光首先把這些規定刊刻成小冊子發給各隊,讓每隊在晚上聚集一起,由識字的人誦讀和解釋給不識字的人聽,務必使每個人都記熟。然後戚繼光親自考核,如果士兵有一條不記得,就要被責打一板,犯了小過錯,能背一條的就免打一板,以此督促大家學習。更重要的是執行,戚繼光要求士兵絕對要耳聽金鼓,眼看旌旗,此外一切口頭的命令都不準聽從,就是主將口頭說的也沒用。如果不執行就要受到懲處。經過訓練,戚繼光的士兵都能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練手足,使士兵體格健壯,武藝精強。練手足主要是練武藝。武藝是人們在長期戰鬥中形成的一種使用器械進行格鬥的技藝。在明代武藝有兩種:一種是實戰中用的技藝,一種是江湖上賣藝人耍的花架子。戚繼光特彆強調要學真藝,反對學花架子。為使士兵練好武藝,第一,向士兵講明“武藝不是答應官府的公事,是你來當兵,防身立功,殺賊救命,本身上貼骨的勾當”,啟發士兵練藝的自覺性。第二,向士兵講明武藝的原理,並一招一式地教給士兵。第三,實行定期考核,長進的受獎,屢無長進的受罰。
戚繼光這套從兵器使用的原理到實際套用,從思想動員到賞罰督促的教學方法,從思想和制度兩個方面使每個戰士都掌握殺敵的真本領,使這支軍隊成為武藝精強的軍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