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

《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

《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一書的作者是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俊,通過這本書可以看到了大陸學者對海外台灣作家異中有同的特殊視野。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
不論我們從白先勇的小說中看到什麼,我們都能從白先勇所展示的“現象”的背後,強烈地感受到他的“悲憫”的本質。並且,當我們走進白先勇那被“悲憫”籠罩著的小說世界的時候,感應著他的那顆悲憫之心的跳動,在我們的心底,也就會自覺不自覺地發生對社會、對人生的悲憫。
“悲憫”也許在有的人的字典里含有負面的、消極的意思和色彩,但悲憫的前提是同情,而同情的前提則是愛心。因此,白先勇在他的作品中所內蘊著的悲憫情懷之所以能夠打動別人並引發出別人的悲憫之心,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源自他的愛心——對社會、對人生、對人深沉、執著和毫無保留的愛。

作品目錄

自 序
第一章 以人為核心構築自己的藝術世界
——白先勇個體特徵性分析
思想底蘊:對人的生存形態的關注和思考
文學觀念:文學是表現人性的一種藝術
藝術特質:在中國文學傳統基礎上對西方文學精神和技巧的融匯
第二章 “求人格與思想的獨立”與“情感渴求的艱難”
——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二年的短篇小說
感應著時代和文學對新人的歷史呼喚
獨特的情感傾向的形成和對文學創作的選擇
以殘缺的愛為視域揭示人類情感的困境
第三章 “生存的迷憫和困惑”與“放逐的哀痛和歌哭”
——一九六四至一九六五年的短篇小說
母親病逝和置身異域的雙重刺激所引發的生存思考
在文化的尷尬中層示情感和生命的放逐
理論意識的自覺和審美情趣的轉化
第四章 “對命運的感悟思索。與“歷史流變的滄桑”
——《台北人》
從生存困境和文化鄉愁中激發起命運意識的覺醒
在歷史意識和命運意識的坐標系中顯現出人的生存的蒼白和無奈
第五章“心靈的獨自和辯解”與“道德的反思和重鑄”——《孽子》
沉默六年後的題材回歸
社會對“孽子”的放逐和父子親情的乖違
以“情”為中介溝通兩個相融的世界
在道德的沉思中尋求心靈的歸宿
第六章“大中國意識的強化”與“對歷史的再
次聚焦”
——《夜曲》《骨灰》
題材領域的新拓展
憂患意識的勃興
對人與“政治”關係的思考

作品前言

廣東省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這一套《白先勇文集》是迄今為止蒐集我的作品最完整的一部集子,各種文類都收齊了。
小說、散文、論文、戲劇、電影腳本、訪問、對談,統統有,可以說相當全面的呈現了我這些年的文學活動。比較特殊的是,這個集子也收入了兩本分析評論我作品的著作:歐陽子的《王謝堂前的燕子》以及劉俊的《悲憫情懷》。
歐陽子是我在台灣大學外文系的同學,當年我們共同創辦了《現代文學》雜誌,這本雜誌持續出刊達二十多年,我的短篇小說大部分發表於《現文》,而我又常常與歐陽子討論文學創作的問題,因此,她對我寫小說的心路歷程可謂了如指掌,在七十年代中期歐陽子終於寫下了《王謝堂前的燕子》這部評論《台北人》的精心傑作。歐陽子自稱這是一本《台北人》的
“研析與索隱”,事實上,這是歐陽子全面深入探討《台北人》主旨涵義及小說藝術的一部論述巨著。歐陽子本身是一位傑出的心理分析小說家,深諳小說創作原理,在這本論著中,她採用了當時西方學術界影響至巨的“新批評”(NewCrifi-cism)方法,扣緊文本,由微觀人手,從字裡行間,解讀出小說背後歷史文化的巨觀意義。《台北人》一共由十四篇短篇組成,歐陽子每篇都從不同的觀點切人,層層剖析,將埋伏在小說寫實架構最底層的象徵內涵,挖掘出來。大陸美學評論家余秋雨教授在一篇論《台北人》的文章中曾如此稱讚歐陽子這部書: “用心之細,聯想之妙,讓人嘆為觀止。”我也有同感。猶記當年,每讀到一篇歐陽子評析《台北人》的這一系列論文時,就不禁感到一陣意外的驚喜,她能洞悉作者朦朧幽微,下意識中的創作動機明察秋毫,一一剖解,而又能解說得如此精微周到。嘆服之餘,我亦不禁慶幸, 《台北人》終於有了解人,覓得知音。
《悲憫情懷》是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劉俊撰寫的一本“白先勇評傳”。我的童年是在大陸度過的,但我的作品卻都在海外台灣美國完成,時空的阻隔,大陸的讀者與批評家對我作品的反應,令我十分好奇與關注。劉俊教授這本《悲憫情懷》讓我看到了大陸學者對海外台灣作家異中有同的特殊視野。劉俊教授這部著作用功甚深,立論精闢,而態度又是出奇的包容。我很高興,劉俊教授允許將《悲憫情懷》收在文集中,對我的小說創作的閱讀,起了導航的作用。
這部文集,是由中山大學王晉民教授主編的,王晉民教授是第一位將我的作品引介給大陸讀者的“功臣”。我非常感謝他替這部文集撰寫的長序。執行編輯詹秀敏女士也為這部集子花費了驚人的心血,在這裡,我要特別謝謝她。
2000年1月3丑日

作者簡介

劉俊,一九四六年九月生,南京市人。一九八二年九月考入蘇州大學中文系,一九八六年六月從該校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九月考入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碩士學位。一九八八年提前攻讀博士學位。專業方向為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一九九一年六月畢業,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南京大學中文系。

編輯推薦

通過這本《悲憫情懷》讓我看到了大陸學者對海外台灣作家異中有同的特殊視野。劉俊教授這部著作有用功甚深,立論精闢,而態度又是出奇的包容。其實白先勇的悲憫情懷又豈止是表現在他的作品中?事實上,那已成為他對整個人類的一種帶根本性特徵的關懷姿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