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電影]

《心香》[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這是一部典型的國產電影,不論是手法、畫面、音樂還是劇情的表現,都是典型的傳統國產電影的表現。 影片的劇情很簡單,就是講述了一個父母離異的男孩獨自一人來到從未謀面的外公家居住,兩人從陌生到相互之間產生依戀的一個過程。這種題材很常見,或者說就是很普通一部溫情片劇情,但因為導演表現手法的出色運用以及對於人物情感的巧妙刻畫,使得電影沒有走入一般的俗套範圍,而是成為了一部出色的國產電影。電影的畫面構圖很講究,體現出了一種充滿了人文氣息的美。

影片資料

《心香》《心香》
更多外文片名:
Xin xiang
heartstrings
導演:
孫周 Sun Zhou
編劇:
孫周 Sun Zhou ....改編
苗月 Miao Yue
主演:
費振翔 Yang Fei ....京京
王玉梅 Yumei Wang ....蓮姑
朱旭 Xu Zhu ....外公
片長:
97 min
國家/地區:
中國
對白語言:
漢語國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立體聲
攝製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膠片長度:
10本

影片劇情

《心香》《心香》
北方某市少年宮京劇班正進行演出前彩排唱小生京京剛從台上下來突然母親到來將京京帶走原來京京父母離異母親不得已只好決定讓京京去南方外公那裡暫住這使得有心培養京京老師很失望京京外公一位很有名氣京劇演員老伴去世後告退舞台京京母親老人唯一女兒因婚姻問題離家北上後與老人很少聯繫外孫來了外公到車站去接憑著京京出生時照片外公好不容易找到京京;而京京因不認識外公則要老人拿出身份證惹得老人有幾分不快京京戴著眼鏡又引起了外公對京京父母不滿…

影片評價

這是一部典型的國產電影,不論是手法、畫面、音樂還是劇情的表現,都是典型的傳統國產電影的表現。
影片的劇情很簡單,就是講述了一個父母離異的男孩獨自一人來到從未謀面的外公家居住,兩人從陌生到相互之間產生依戀的一個過程。這種題材很常見,或者說就是很普通一部溫情片劇情,但因為導演表現手法的出色運用以及對於人物情感的巧妙刻畫,使得電影沒有走入一般的俗套範圍,而是成為了一部出色的國產電影。電影的畫面構圖很講究,體現出了一種充滿了人文氣息的美。
以家庭為主題的電影歷來都有著討好的先天條件,但也因為題材過於廣泛的被套用也使得當中出現了大量的充數之作,不過上面的擔憂並不適用於本片,用在這裡的只有後面這一句評論:“沒有波瀾起伏的劇情,只有平淡中脈脈流淌的溫情。”

總體劇情

基本上這就是一部由三個人構成的電影,京京、外公和蓮姑,三個人的情感糾葛貫穿了全片,從電影中表現出的也是三個人之間的三種不同但又真實感人的情感。傳統的民居,古色古香的室內陳設,還有國粹的京劇,是對傳統的懷念,也是在共同講述這個發生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有些落伍的溫情故事。
京京,一個來自北京的男孩,自小被母親送去學習京劇,雖然天賦出眾但自己並不喜歡學戲。性格方面因為的家庭緣故有些早熟並且內向,屬於已經有了獨立的思維體系類型的孩子。和外公的接觸,京京是一個從起初的無奈到漸漸習慣再到難分難捨的過程,他不願主動和外公溝通,但又逐漸的為外公所影響。祖孫二人的第一次溝通是京京通過提起蓮姑而引出了自己的早戀,結果外公非但沒有批評反而饒有興致的和他談論起追女孩,不過這只是讓京京消除了一點陌生感的開始。真正將兩人的心繫在一起的事件是外公醉酒後責罵了京京的一幕,京京獨自在浴室中哭泣,而外公進來後靜靜的為其擦身的悔悟行為使祖孫二人的心徹底相通了。在影片的最後,回到父母身邊是京京的必然結果,也從某些方面暗示了其父母的和好。
外公,昔日的京劇名伶,性格古板而保守,對京京的冷漠是因為來自對女兒和女婿的埋怨,因為女兒是他唯一的依靠,所以從自己身邊搶走了女兒的京京父親也因此受到了外公的怨恨,京京一開始受到的待遇顯然是吃了“瓜落兒”的結果。外公和蓮姑的感情是一種心意相通的表現,是一種精神大於形式的愛情體現,外公對於蓮姑的感情最典型的兩處表現一是不顧身體的上台演出為了證明自己沒有老,二是為了完成蓮姑的遺願籌錢做法事而要賣了自己心愛的古董京胡。而這兩處劇情接下來的又是祖孫二人的和解和京京為了幫外公籌錢去路邊賣唱,外公也因此得知了女兒讓京京學京劇其實就是依然在意自己的真實想法,是影片中非常巧妙的處理方法。
蓮姑,一個苦苦等候去了台灣的丈夫四十年的苦命女人,始終在外公和自己丈夫之間抉擇,當她得知丈夫還活著的時候,她得到的失落感遠遠在喜悅感之上,說明了她對外公的感情,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女性形象,賢惠和善良也都是出現在她身上的東西。蓮姑的死除了身體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因為失去了支撐自己活下去的動力,回大陸探親的小叔子帶來了丈夫死去的訊息,這是她才真正體會到丈夫和外公之間自己選擇的始終還是丈夫,儘管這個丈夫早已經在台灣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之前京京失手打碎的觀音像,其實就是代表著蓮姑希望的破碎。蓮姑臨終前留給外公的最後一句話:“大家都是命,半點不由人”,就是她一生信念的真實寫照,這個生於舊社會,受傳統封建思想所薰陶的可憐女人最終也沒有能夠打破自己命運的勇氣,在她的身上,看到更多的是一齣悲劇。
整部影片整體感覺最好的鏡頭是當京京被外公鎖在家中看書,臨家的女孩珠珠來找他時的一段。京京想出去玩但被鎖在家中;珠珠想回家卻被關在門外,兩個同樣生活在離異家庭中的孩子,一個在門外畫著臉譜跳舞,一個在門內打著筋斗。鏡頭從門的內側來表現整體畫面,通過兩個孩子的對話,將兩個孩子的性格表現出來,同時又有著孩子天性的體現,點睛之筆。京京在影片中最為有名的一句台詞就出現在這裡,“結婚離婚,是必然規律”,這怎樣聽都不應該是一個十餘歲的孩子說出的話語,但偏偏就是出自一個孩子之口,加上影片開頭京京和母親分手時安慰她的相似話語,可見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之大。
從北京到廣東,一北一南,除了鏡頭中景物的變換和標誌性的賽龍舟,影片之中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地域差異,也沒有交代什麼京京對於新環境的不適,算是對於影片處理上的一個遺憾吧。當然這當中也是包含著親情是超出地域差別存在的一種感覺,所以,這兩個地點之間的距離應該就是用來表現親情可以承載到的距離的。至於影片中出現的兩個地點,影片也沒有太明確的說明,京京來自北京是從他一口的“京片子”中得到的信息,而外公家所在的具體地點始終沒有明確的體現,但身邊和廣東話和每飯必喝湯的習慣已經很明白的說明了這裡就是廣東。不說明具體地點其實也是一種刻意的方式,因為這種故事可能發生在全國的任何兩地。

演員陣容

影片的演職員陣容其實很強大,導演孫周(《周漁的火車》)是我國第五代導演,本片公映的年代正趕上張藝謀和陳凱歌輝煌的時期,所以這種家庭小品式的作品儘管叫好但並不叫座。兩位老演員朱旭(《變臉》、《洗澡》)和王玉梅(《高山下的花環》、《譚嗣同》)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演員,演技絕對一流,塑造這種角色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任何難度,可惜回過頭來再看看如今的內地演員,實在是沒有幾個演技象樣的能夠叫的出來,影片中的小演員費洋應該是個學京劇的孩子,看其表現在京劇方面的造詣確實不錯。影片的音樂來自大名鼎鼎的趙季平,影片中充滿了傳統風格的音樂和充滿著傳統風格的環境配合的天衣無縫。

獲獎情況

1992年第十二屆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錄音獎
1992年夏威夷電影節評審會特別獎
1993年法國蒙特婁電影節金熊貓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