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看管理》

《從歷史看管理》

在本書中,許倬雲先生以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的路徑來闡釋現代管理學,推陳出新地揭示了有關制度、系統的演變原理,為中國現代企業管理提供了古為今用的可貴參照。

(圖)《從歷史看管理》從歷史看管理

基本信息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頁碼:191 頁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63354247
·條形碼:9787563354245
·包裝版本:2005-08-0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許先生認為,在人類歷史上,只有中國很難得地記錄了兩千多年來的管理歷程。從商周到清末,中國曆朝歷代都在不斷努力完善政府的職業化管理,由此成就了變化無窮的中國管理系統。經濟體作為人類社會這個大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到公司,小到個體,無一不在變化中自我調試,以求勝出。恰如短跑競賽,在預設的鳴槍“砰”之後,跑道上的選手風馳電掣,但最終誰能折桂,有很多變數就在其中。
我的思考使我相信,中國古代政府的管理體制和方法一定有許多可供今天的企業管理者學習和借鑑的地方,我們不能只從國外引進管理知識,我們必須發掘中國古人的管理智慧;不僅要洋為中用,而且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我相信,讀者從本書中學到的不僅是歷史知識,更是史學大家提煉的管理智慧。我希望,本書的出版將不僅激勵更多的歷史學者投身於管理問題的研究,而且會使更多的企業界人士對歷史發生興趣。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張維迎
中國幾千年來,文官組織的成效得失,頗可從歷史記錄中勾勒其輪廓。為此,我在光華管理學院的討論,可謂是史學專業對管理學專業的他山之石,或可為管理學界的專家學者提供另一觀察的角度。
——國際著名歷史學家、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 許倬雲

作者簡介

許倬雲,1930年生,江蘇無錫人。國際著名歷史學家,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先後執教於台灣大學、美國匹斯堡大學,其間多次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美國杜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主要作品有《漢代農業》《求古編》《西周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等。

媒體推薦

書評
我的思考使我相信,中國古代政府的管理體制和方法一定有許多可供今天的企業管理者學習和借鑑的地方,我們不能只從國外引進管理知識,我們必須發掘中國古人的管理智慧;不僅要洋為中用,而且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我相信,讀者從本書中學到的不僅是歷史知識,更是史學大家提煉的管理智慧。我希望,本書的出版將不僅激勵更多的歷史學者投身於管理問題的研究,而且會使更多的企業界人士對歷史發生興趣。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張維迎
中國幾千年來,文官組織的成效得失,頗可從歷史記錄中勾勒其輪廓。為此,我在光華管理學院的討論,可謂是史學專業對管理學專業的他山之石,或可為管理學界的專家學者提供另一觀察的角度。
——國際著名歷史學家、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 許倬雲

編輯推薦

在本書中,許倬雲先生以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的路徑來闡釋現代管理學,推陳出新地揭示了有關制度、系統的演變原理,為中國現代企業管理提供了古為今用的可貴參照。
許先生認為,在人類歷史上,只有中國很難得地記錄了兩千多年來的管理歷程。從商周到清末,中國曆朝歷代都在不斷努力完善政府的職業化管理,由此成就了變化無窮的中國管理系統。經濟體作為人類社會這個大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到公司,小到個體,無一不在變化中自我調試,以求勝出。恰如短跑競賽,在預設的鳴槍“砰”之後,跑道上的選手風馳電掣,但最終誰能折桂,有很多變數就在其中。
我的思考使我相信,中國古代政府的管理體制和方法一定有許多可供今天的企業管理者學習和借鑑的地方,我們不能只從國外引進管理知識,我們必須發掘中國古人的管理智慧;不僅要洋為中用,而且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我相信,讀者從本書中學到的不僅是歷史知識,更是史學大家提煉的管理智慧。我希望,本書的出版將不僅激勵更多的歷史學者投身於管理問題的研究,而且會使更多的企業界人士對歷史發生興趣。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張維迎
中國幾千年來,文官組織的成效得失,頗可從歷史記錄中勾勒其輪廓。為此,我在光華管理學院的討論,可謂是史學專業對管理學專業的他山之石,或可為管理學界的專家學者提供另一觀察的角度。
——國際著名歷史學家、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 許倬雲

目錄

從歷史看管理
序一:管理沒有新問題張錐迎
序二:學科之間的把注互動許倬雲
目錄
第一講入類社會複雜系統與管理
一、複雜系統的不穩定性
二、複雜系統的領導
三、複雜系統的層級
四、複雜系統的串聯
問答錄
第二講中國社會基層組織的形態
一、地緣群與社區
二、血緣群的延續與變化
三、天下意識
四、小圈子與大圈子之間的聯繫與分合
問答錄
第三講中國曆蟲上的管理模式
一、封建制度一一連鎖網路
二、郡縣制度一一樹型網路
三、羈廉制度一一加盟網路
四、理藩制度一一聯盟網路
問答錄
第四講管理結構的模式
一、漢代的模式一一子母疊合
二、宋代的模式一一垂直控制
三、唐代的模式一一雙重結構
四、金元清模式一一點狀駐防
問答錄
第五講管理功能的配套分析
一、計戈--廣開言路
二、決策一一皇權與相權
三、執行一一尚書與部曹
四、監督一一監察御史
問答錄
第六講組織中的幹部
一、幹部的選擇一一考試制度
二、幹部的培訓一一郎署與翰林
三、幹部的類型一一宮與吏
四、幹部的更換一一舊人新人
問答錄
第七講領導的方式與風格
一、李廣與程不識
二、唐太宗與明太祖
三、諸葛亮與王導
四、現代管理與家族企業:董事會、董事長、執行長
問答錄
第八講朝代的興亡一-調節功能的分析
一、領袖的因素
二、結構的因素
三、新陳代謝的機能
四、複雜系統的規模與訊息流轉
問答錄
在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講演
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的講演

相關詞條

文學勵志小說職場女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