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精英養成法》

《後天精英養成法》

《後天精英養成法:影響孩子一生髮展的教育精髓》是由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閱讀教育的奇蹟,忙碌父母的實用教養經。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後天精英養成法:影響孩子一生髮展的教育精髓》可以幫助你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不是教,而是培養。天才取決於後天的教育,為孩子提供最高水平的教育機會。閱讀《後天精英養成法:影響孩子一生髮展的教育精髓》,走一條輕鬆教養的道路,凡是希望教出優秀孩子的父母,看完《後天精英養成法:影響孩子一生髮展的教育精髓》,一定會得到一些啟發。

作者簡介

秦娜,女,著名親子教育、親職教育專家。生於上世紀70年代,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系,現任教於中國少年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親職教育、教育觀念改革。主持過多個兒童基金會項目以及青少年教育研究課題,並於2005年起在北京主辦多期家長培訓班,她能緊密結合中國少年兒童的特徵,生動聯繫教育實踐中的例子,將各種深奧的教育理論融會貫通,深受好評。與北京電視台、新浪網、搜狐網等媒體的教育論壇多次合作授課、線上答疑,連續四年獲得“優秀親子教練”稱號。

目錄

第1部分 卡爾·威特:天才就是對事物懷有強烈興趣和滿腔熱情的人
第2部分 鈴木鎮一:每個孩子都有一種培養方法
第3部分 塞德茲:天才是先進教育方法的必然後果
第4部分 多湖輝:父母要成為“教育的實踐者”
第5部分蒙特梭利:請幫助我自己做
第6部分 M·S·斯特娜:母親的教育
第7部分 井深大:教育孩子不是只要花錢、花時間就能輕易辦成的事

精彩書摘

第1部分卡爾·威特:天才就是對事物懷有強烈興趣和滿腔熱情的人
卡爾·威特是一個鄉村牧師,但是在教育方面有著非常獨特的教育理論。
他提出:孩子的教育必須從胎兒時期就開始。他確信,只要堅持這樣去做,普通的孩子都能成為天才,而且他總是公開宣稱:一旦自己有了孩子,一定要進行這種教育實驗。但是,在當時,他的觀點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
在他看來,別說那些生下來就具備非凡天賦的孩子,即便天賦一般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為天才。
不久,威特夫婦有了一個孩子,但沒有幾天就夭折了。之後,他們有了第二個孩子,也叫卡爾·威特,但小威特卻是一個很不稱心的嬰兒。鄰居們在心底都認為小威特是個白痴,而且在背地裡還為這孩子的未來和威特父母的境遇而憂愁。可憐天下父母心,威特並沒有失望,而是踏踏實實地實行著自己的計畫。
自從小威特出世後,周圍的人們從此就多了一件討論的事,就是看威特如何教育兒子。他們用一種懷疑的眼光注視著小威特的成長。
卡爾·威特的教育下,這個原本讓大家認為是“傻”孩子的小威特轟動了鄰里。
小威特四五歲時,他在各方面的能力就已大大超過了同年齡的孩子,成為“本地教育史上的驚人事件”。
這都是老威特對兒子實施了全面化的教育的結果。威特的成長非常健康,學業也進步神速,他7歲半時就已遠近馳名。在他出名以後,來自德國各行各業的精英都從四面八方趕來驗證從白痴到天才的歷程,結果沒有一個人不是心悅誠服地回去的,這使他的名氣越來越大。
小威特7歲的時候,當地某學校的一個叫做台爾瓊斯·蘭特福克的教師,為了激勵自己學校的學生,便要求威特先生允許他在學生面前考考小威特。老威特起初怕由此而引起兒子的驕傲情緒,頗為躊躇,但最終還是答應了。不過和往常一樣,威特父親也提出了一個條件:由於威特還是個孩子,關於考試一事事先不要讓他知道,同時還要提前跟學生們打招呼,千萬不要對他說一些表揚和讚美的話。
蘭特福克應允後,就正式邀請威特父子參觀自己的學校,並希望他們提出批評和建議。到了學校,蘭特福克把他們帶進教室,讓他們坐到後面。蘭特福克講的是希臘語《波魯塔克》,這可是一堂讓學生們感到頭痛的課。蘭特福克請小威特講講有關問題,結果小威特很輕鬆地就把學生們不明白的地方全解答了。
下課後,蘭特福克又把以拉丁語寫成的《愷撒大帝》一書交給小威特,並提出了一些問題。小威特又全部準確地回答了出來。
接著,蘭特福克又拿出了一本用義大利文寫的書讓小威特讀,他也讀得很流利。小威特的父親還用義大利語插話提了幾個問題,小威特也都作了準確的回答。
蘭特福克又考了小威特法語,小威特就像用本國語講話一樣,非常流暢地用法語回答了各種問題。
後來,蘭特福克又向他問了有關希臘的歷史和地理等問題,儘管提的問題很多,又是各個方面的,但威特全部給予正確的回答。
最後,大家又考了小威特數學。小威特給出的準確的答案使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很驚訝。
幾天后,《漢堡通訊》上有一篇文章詳細報導了事情的全過程。各地的報紙馬上轉載了這一報導。於是威特的名字一下子轟動了整個德國。
小威特聞名於世後,萊比錫大學的某個教授和本市的某個有勢力的人物打算讓其進人萊比錫大學學習。他們說服小威特的父親讓托馬斯中學的校長勞斯特博士對威特進行了一次考核。考試過後,勞斯特博士就給小威特寫下了入學證明書:
今天根據我的要求,對9歲的小卡爾·威特進行了測驗。考義大利話時從伽利略的著作中選了幾段;考法語時在某一本書中選了幾段;考希臘話時從《伊利亞特》中選了幾段;考拉丁語時從《艾麗綺斯》中選了幾段……這些都是比較難的,但是小威特回答得都很好。他不僅語言學知識豐富,而且理解力很強,具備各方面的淵博學識。我聽說小威特的成績都是其父親威特先生教育的結果,這種教育方法值得我們重視。總之,小威特完全具備上大學的條件。
勞斯特博士的證明書被送到萊比錫大學後,校方同意小威特於次年1月18日入學。上大學那天,校長居恩博士非常高興,同小威特進行談話。談話之後,校長向市裡的權勢人物發出了一封信:
洛赫村的牧師威特先生的兒子小卡爾·威特,剛剛9歲就具備了十八九歲的青年們所不及的智力和學識。他能熟練地翻譯法語、義大利語、拉丁語、英語以及希臘語的詩詞和文章。他最近被很多學者考過,沒有一個人不為他的學識而驚嘆。他具備十分豐富的人類有史以來在文學、歷史和地理等方面所累積的知識。這是他父親對他實行早期教育的結果。由此可知,適當的早期教育可使兒童的能力發展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
為此,拉日斯特大臣特意對小威特進行了考試。他考了小威特3個小時後,確認小威特是個天才神童。因為萊比錫當時是屬於薩克森的,因此他決定不讓他們父子去萊比錫上大學而是留在國內。
第二天,拉日斯特大臣特地設宴招待威特父子和政府的大臣們。宴會上他再次考了小威特,大家對小威特的表現都十分滿意。經過協商,他們決定請國王承擔萊比錫市民們所承擔的義務,讓小威特留在國內上哈雷大學或者是格廷根大學。
小威特在大學的學習生活輕鬆愉快,儘管他當時才10多歲。他可以盡情地遊玩和參加運動,並常常去採集動植物標本。他會畫畫、能彈琴、也會跳舞。
大學的第二學期末,小威特11歲。國王傑羅姆駕到格廷根大學視察時,還特地和小威特進行了談話。
小威特12歲時,公開發表了關於螺旋線的論文,受到了學者們的好評。同時,他又因為在書中發表了自己發明的非常簡便的畫曲線的工具,受到了專家和學者們極大的好評。
小威特13歲的時候,一面專心致志地學習政治史,一面寫了《三角算術》一書。這本書在當時未能馬上出版,而是在1815年他離開了格廷根大學到了海得爾堡大學以後才出版。
1813年,小威特接到了國王的通知,把供給他的學費延長到四年。
1814年4月,小威特訪問了吉森大學。該大學的哲學教授們和他一起討論了學術上的各種問題,最後承認了他的學術水準——特別是1812年公開發表的論文價值——並由校長赫拉馬萊博士授予他哲學博士學位。隨後,小威特又訪問了馬爾堡大學,同樣受到了師生們的熱烈歡迎。
小威特從格廷根大學畢業後,他的父親就在考慮他今後的出路的問題。如果打算讓威特早日成名,那么最好就是讓他鑽研他所擅長的某個領域。但是經過慎重的選擇後,他的父親放棄了這條快捷的途徑。他認為這樣做只能使威特成為側重於某一個領域的學者。為了使威特學到更多的知識,他決定讓威特去學法學。因為老威特認為:決定專業方向應該是18歲以後的事,在那之前應該學習所有的學問。
小威特16歲時,獲得了海得爾堡大學法學專業的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
小威特23歲時,公開出版了《但丁的誤解》一書。他在書中指出了當時研究但丁的學者們的一些錯誤的觀點,為但丁研究開闢了一條正確的新道路。
1820年,小威特回國,並開始在格拉斯哥大學講授法學。
1834年,小威特轉入哈雷大學繼續教書。他授課的知識十分豐富表達也是盡善盡美,在學生中是有口皆碑。
1883年,卡爾·威特逝世,享年83歲。
愛爾維修說:“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卡爾·威特常向別人宣講這一道理。這個現代人已經完全接受的觀點,在當時卻是被質疑的。
社會上存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天才觀:一種強調的是天賦,認為人的命運是由其天賦的大小決定的;另一種強調的是環境作用。這兩種觀點的代表人物分別是盧梭和裴斯塔洛齊。後者堅信:人剛生下來的時候都是一樣的,因為環境的不同(特別是幼小時期所處的環境),有的人可能成為天才,有的人則成了普通人甚至是蠢材。
威特的父親認識到了後天教育對孩子成長的意義,同時他承認孩子的天賦是有所不同的。他認為:孩子的天賦是不一樣的,有韻孩子多一點,有的孩子少一點。
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受到一樣的教育,那么他們的命運就決定於其天賦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部分都受到了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們的天賦連一半也沒發揮出來。比如說天賦為80的孩子,可能只發揮出了40%:天賦為60的孩子,可能只發揮出了30%。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