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春茶文化》

《巴陵春茶文化》《巴陵春茶文化》
《巴陵春茶文化》是袁小月、陳奇志、包小村、王岳芹先生編著的巴陵春茶文化作品集。“巴陵春”由唐代貢茶“灉湖茶”演變成為現代茶品牌,為湖南十大茶品牌之一。本書全面介紹了巴陵春茶文化,包括:歷史淵源、茶名之美、茶葉之美、品茶技藝、科技之光、茶藝解說、文化定位、詩歌賞析、茶聯賞析、養生文化等。本書的出版,填補了茶葉企業品牌文化著作的一項空白。該書集於2013年10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品目錄

序言一熊煒
序言二劉仲華
第一章歷史淵源
第二章巴陵春韻
第三章科技之光
第四章茶藝解說
第五章品牌文化
第六章詩聯文化
第七章巴陵春夢

作品導讀

灉湖茶的傳說
很久以前,一對白色的仙鶴飛到了岳陽南湖(舊稱“灉湖”)。仙鶴如一位美人,身姿高挑,曼妙輕盈,姿態優美,高雅大方。仙鶴時而戲水湖邊,時而展翅藍天,閒適自得,透露出塵世間沒有的“仙”韻。仙鶴晚宿南湖西北一山,人們喜歡這吉祥的神鳥,便把這座山取名為“白鶴山”,還在山上建了一座寺廟,命名為“白鶴寺”。白鶴寺周邊的田園有僧人耕作,被稱為“白鶴僧園”。僧人在此處種茶,白鶴僧園的茶味美香高,名氣遠揚。白鶴寺旁,有一清泉,流人南湖,後來人們鑿井蓄水,此井呼為“灉湖井”。
人與白鶴和諧相處,白鶴有感於禮遇和敬重,便想法報答人們對它們的厚愛:仙鶴讓灉湖井泉更加煮沸此泉,用之烹茶,茶碗上方,輕煙裊裊,其形宛如白鶴:“白玉立,或翩翩起舞,給人以無窮的遐想。來有個新縣官,貪得無厭。一位聽差阿諛諂媚,告訴井,用這泉水烹白鶴山的茶,既能賞白鶴舞姿,又可得仙鶴保佑,得此仙液,心身舒暢,益壽延年。縣官一聽此言,迫不及待,急令鶴山取泉索茶。縣官一試,只見鶴舞翩躚,優遊自得,相信聽差所言不假。從此縣官每日指令差役取泉不誤。
一天,狂風大作,亂雲飛渡,差役站立不穩,一不小心,跌倒在地,所幸水罐無損。差役一時不知所措,呆若木雞。有路人見狀,問明緣由,遂出一計,解了差役燃眉之急。只見差役就近盛了一罐清水,帶回衙門交差,料縣官無從判別。
茶剛沏好,杯中一團霧氣冉冉上升,縣官眼睛模糊一片,不見往日白鶴倩影,問役差怎么回事?役差心中有愧,以為縣官看破他偷梁換柱之事,連忙跪下求饒,交代實情。縣官大怒,命人將這差役痛打五十大板,並投牢問罪。
仙鶴不滿縣官的暴虐,雙雙高飛而去,以示抗議,從此不再飛回,空留白鶴一寺,但在岳陽人民的精神世界裡卻永遠留著仙鶴的一席之地,因為它象徵著聖潔、清雅、長壽。

作者簡介

袁小月:湖南洞庭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岳陽市岳陽樓區茶產業協會會長、岳陽市人大代表。
陳奇志,岳陽市黃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岳陽市茶葉協會秘書長、湖南省茶業協會茶館分會副會長、茶文化學者。
包小村,湖南省茶葉研究所所長、湖南省茶業協會茶館分會會長、研究員。
王岳芹,湖南洞庭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岳陽市工商聯(總商會)副會長、湖南農業大學董事會董事。

基本信息

作者:袁小月陳奇志包小村王岳芹
出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編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紅玉
書法攝影:徐雪松李穎
開本:690×975mm1/16
印張:11.5
版次:2013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價:30.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