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科學》

《山東科學》

《山東科學》創刊於1984年,原名《山東省科學院院刊》,是山東省科學院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面向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力求及時報導自然科學各個主要領域在基礎理論和套用研究方面具有創新性和高水平的、有重要意義的最新科研成果,現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山東省最具知名度的學術期刊之一。是以報導自然科學各學科領域中的基礎理論和套用研究為主要內容,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傳播科技信息,交流學術思想,促進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推動科技事業的發展。

基本信息

簡介

山東科學山東科學

《山東科學》是山東省科學院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面向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力求及時報導自然科學各個主要領域在基礎理論和套用研究方面具有創新性和高水平的、有重要意義的最新科研成果,現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山東省最具知名度的學術期刊之一。
《山東科學》創刊於1984年,原名《山東省科學院院刊》。1989年獲得國內統一刊號,同時更名為《山東科學》。2005年,隨著期刊的不斷發展,《山東科學》由季刊改為雙月刊。迄今已出版22卷97期,發表論文1400餘篇。《山東科學》的辦刊宗旨是立足本省,面向全國,以報導自然科學各學科領域中的基礎理論和套用研究為主要內容,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傳播科技信息,交流學術思想,促進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推動科技事業的發展。
《山東科學》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攻關項目及各省部委基金資助項目予以優先報導,力爭成為國內一流的學術期刊。期刊論文發表周期短,優秀論文能夠及時刊出。近年來,期刊的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等文獻計量學指標不斷提高,在全省、國內外學術界的影響日益增強,深受國內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歡迎。作為山東省科學院主辦的唯一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山東科學》有力促進了山東科技界與國內外的學術交流,推動了高新技術成果的產業化,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山東科學》先後被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版)、中國無機分析化學文摘、中國科技論文線上、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lrichPD,Ulrich'sPeriodicalsDirectory)、波蘭《哥白尼索引》(IC,IndexofCopurnicus)、美國《化學文摘》(CA,ChemicalAbastracts)、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等國內外多家大型資料庫收錄。
為使《山東科學》達到更高的水平,組建了新一屆編委會。由4位國內外院士、大學校長擔任顧問,37位國內外大學、科研院所的知名教授、博導擔任編委,形成強大的科研後盾。編委會指導期刊圍繞前沿學科的發展動向,確定選題,有重點地組織稿件,面向幾個國內外熱點行業的專家學者開展學術交流,提高期刊、主辦單位的學術知名度。編委會約請國內外學術大家,開設專欄,展開該學科的學術交流、學術爭鳴,吸引相關學科科研人員關注該學科的發展動向。
《山東科學》依託主辦單位的科研優勢,可以有力地促進相關學科的發展,並帶動全行業的學術交流,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及技術服務。作為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學科涉及生物、計算機、能源、自動化、雷射、新材料、分析測試等諸多領域。可以刊載自然科學幾乎所有專業的學術論文。為一些新興學科、交叉科學、邊緣科學論文的發表提供了很好的園地,可以充分表達他們的新論點,開展學術交流。《山東科學》最大的特點,是不僅注重基礎理論研究,還側重科技成果的套用與推廣。通過刊載套用研究領域的論文,促進產學研相結合,大力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使其在取得社會效益的同時,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
《山東科學》自創刊以來,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展。今後,還要進一步採取各種切實可行的措施,全面提高期刊的學術水平,促進山東學術界與國內外的學術交流。

第三屆編輯委員會

顧問王天然朱友勇唐文華
主任李海艦副主任於承建
委員(以姓氏筆劃為序)
PaulHarvey,丁華,於長斌,於宗淵,王傑,王昌,王曉,王加寧,王連海,王知學,王英龍,王學勇,孔凡萍,田長文,田紀偉,史建國,亞·米·沃倫佐夫,成巍,畢淑慧,朱運海,劉弘,劉大會,劉可春,劉志剛,劉杏忠,劉昌衡,劉建華,劉統玉,許敏,孫長高,孫會君,關亞風,杜立彬,李佳,李曄,李向東,李選友,吳建軍,楊波,楊子江,楊文國,楊契約,楊院生,余榮傑,張曉東,張穎穎,陳利頂,周勇,周斌,周廣旭,周洪雷,鄭軼,趙汝松,趙進平,律微波,格里高利?多爾金,顧衛東,賈中青,唐守秋,唐鐵橋,黃璐琦,龔德俊,崔雷,崔洪亮,彭綱定,韓珂,董火民,漆隨平,顏嘉之
主編王英龍副主編楊子江
第三屆編委會由3位國內外院士、大學校長擔任顧問,69位國內外大學、科研院所的知名教授、博導擔任編委。
編委職責:
1.執行辦刊方針和編輯委員會的決定,完成編輯委員會委託的各項工作。
2.以主人翁的姿態關注期刊發展,收集各類反饋意見,提供辦刊思路和建議。
3.在院內外的科研、學術交流活動中,加強對期刊的宣傳,主動為期刊組稿,並承擔部分審稿任務;提供學科最新科研動向,推薦選題,協助組稿。
4.負責相關學科稿件學術質量的把關。
5.每年至少為期刊撰寫或推薦一篇高質量的論文。
6.參加編委會會議和學術活動。

投稿指南

《山東科學》是山東省科學院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面向高校、科研單位和各大企業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力求及時報導國內外未曾公開發表的具有原創性的自然科學各個主要領域在基礎和套用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前沿領域綜述和研究快訊,具有創新性和高水平的、有重要意義的最新科研成果。本刊為雙月刊,被國內多家大型資料庫收錄,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攻關項目及各省部委基金資助項目將予以優先報導。

1 來稿要求

論文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文字簡練、邏輯嚴密、注意標準化與規範化。編輯部不接收紙質投稿,作者需登錄我刊網站(http://www.sdkx.net),按系統要求逐步進行。為便於編輯修改,來稿請使用word(.doc)格式。

2 稿件內容與撰寫規範

2.1中、英文題目,作者單位,摘要
題目應簡明、準確,不宜用縮略詞。英文摘要的中國作者姓名採用漢語拼音全稱。中、英文作者單位必須寫出全稱和郵政編碼。論文摘要採用報導性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個部分,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為宜,英文摘要內容應與中文摘要基本一致。
2.2中、英文關鍵字,中圖分類號
文稿須選出能反映文章內容特徵的中、英文關鍵字分別3~5個(不能超過5個),並列於中、英文摘要後,按其重要性順列,用";"間隔開,英文關鍵字用Keywords標註。中圖分類號按照《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標出本稿分類號,涉及多學科的論文,可標出2個以上的分類號,其間用";"隔開。
2.3基金項目
應按國家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並在圓括弧內註明項目編號,一律以腳註標示注於首頁及文後的英文摘要頁。
2.4作者簡介
在稿件首頁的腳註處註明第一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職稱或學位,研究方向)。
2.5正文
論文篇幅(含圖、表)一般為8000字以內,研究簡報6000字以內,其他4000字以內。電子文稿採用WORD格式。文中外文字母和符號使用應符合國家標準和規範,字母的正斜體、大小寫、上下角標要有明顯的區分。圖表必須註明序號和圖表名,表格採用三線表,插圖要清晰,線條不宜過細或過黑;圖中文字用六號宋體,符號和單位應統一規範。
2.6參考文獻
文獻序號標在引用處文字末、句號前,加[]標於右上角。內部資料、個人通訊、報紙及未公開發表的文章不能作為參考引文。序號以在文中出現先後為序。文後參考文獻的著錄應儘量列出全部作者姓名,一律採用姓前名後,外文文獻作者姓全部大寫,名字採用首字母縮寫形式。外文刊名的縮寫要符合ISO4-1980《文獻工作——期刊刊名縮寫的國際規則》,如不能確定,請著錄全稱。參考文獻格式如下:
【圖書】
[序號]劉國鈞,陳紹業,王鳳翥.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15-18.
[序號]JONESRM.MechanicsofCompositeMaterials[M].NewYork:McGraw-HillBookCompany,1995.
【期刊】
[序號]金顯賀,王冒長,王忠東.一種用於線上檢測局部放電的數字濾波技術[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33(4):62-67.
[序號]KANAMORIH.Shakingwithoutquaking[J].Science,1998,279:2063-2067.
【析出文獻】
[序號]鍾又發.非線性規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套用[C]//趙瑋.運籌的理論與套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68-471.
[序號]FOURNEYME.AdvancesinHolographicPhotoelasticity[C]//AmericanSocietyofMechanicalEngineers,AppliedMechanicsDivision.SymposiumonApplicationofHolographyinMechanics,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LosAngeles,California.NewYork:ASME,1971:17-38.

3 錄用與回修

編輯部收到稿件後,凡符合規定的即編號登記並送相關專家審閱。請勿一稿多投。作者自留底稿,並在稿件上註明詳細的聯繫地址和方式,以便我們能以最快的速度通知。稿件經審閱通過後,審改意見由編輯部轉給作者,作者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要求將修改稿傳送回編輯部,逾期以新稿處理。本刊對稿件將按規定收取審稿費和版面費,並有權對稿件做必要的文字刪改,如不同意,請在來稿時註明。論文一經本刊出版,即標誌該論文的所有作者將著作權及其使用權無條件地轉移本刊,本刊有權對其進行多種方式的複製或出版。本刊將支付稿酬並贈刊,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版),所發稿費含有光碟版和網路版的使用費,作者如有異議,請在來稿時說明。

期刊訂閱

《山東科學》雙月刊,大16開,每期80頁,國內定價10元/本,全年60元。國內外公開發行,中國標準刊號:ISSN1002-4026CN37-1188/N。
出版發行:《山東科學》編輯部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科院路19號山東省科學院《山東科學》編輯部
郵編:250014

相關信息

《山東科學》被收錄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經過多項學術指標綜合評定及同行專家評議推薦,由山東省科學院主辦的《山東科學》雜誌日前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收錄。2010年11月26日《山東科學》編輯部到北京參加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主辦的2010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與會期間領到了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頒發的收錄證書(證書編號A637-2010)。
《山東科學》創刊於1984年,原名《山東省科學院院刊》。1989年獲得國內統一刊號,同時更名為《山東科學》。2005年,隨著期刊的不斷發展,《山東科學》由季刊改為雙月刊。《山東科學》的辦刊宗旨是立足本省,面向全國,以報導自然科學各學科領域中的基礎理論和套用研究為主要內容,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傳播科技信息,交流學術思想,促進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推動科技事業的發展。
自創刊以來,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經過編輯部全體同事的共同努力,《山東科學》的辦刊水平和影響力逐步提高,現已完成線上采編平台的上線(http://www.sdkx.net),通過此平台,作者可以完成線上投稿,專家可以完成線上審稿,編輯部可以實現線上遠程辦公,大大提高了稿件處理效率,縮短了稿件的出版周期。
《山東科學》先後被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版)、中國無機分析化學文摘、中國科技論文線上、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lrichPD,Ulrich'sPeriodicalsDirectory)、波蘭《哥白尼索引》(IC,IndexofCopurnicus)、美國《化學文摘》(CA,ChemicalAbastracts)等國內外多家大型資料庫收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