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我》

《小小的我》

兒童電視劇《小小的我》是一部由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精神文明辦公室河北電視台2005年聯合出品的兒童電視劇。該劇獲得第26屆飛天獎、第23屆金鷹獎優秀少兒電視劇獎。

基本信息

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精神文明辦公室河北電視台2005年聯合出品
編劇:吳曉林、王心麗、郭晨子
導演:王心麗
主演:林靜、白小英楠、田小潔

故事簡介

栗欣,六歲,一個到了上學年齡卻因為肢體殘疾而被學校拒收在門外的小女孩,表達對校園的無限嚮往,只能是趴在自家陽台上,對著和自己年齡一般大小的同學們,流露著羨慕的眼神。造成小栗欣失去雙手、雙腿又不能長時間站立的,是她三歲時的一次車禍。騎機車的肇事者當場死亡,小栗欣頑強地活了過來,從此卻失去了原本活潑、健康、淘氣、美麗的童年。到現在,小栗欣每天晚上都渾身疼痛。醫生暗地裡跟栗欣的爸爸媽媽說過:這孩子活不長。

《小小的我》《小小的我》

活不長,也得活著,因為多活一天,能給爸爸媽媽多帶來一天快樂。幼小的栗欣這么想著,越這么想著就越想上學。任何一個有愛心的老師,都不能逃避小栗欣為了上學流下的淚水。一年級(2)班班主任李老師頂著自家的困難,把小栗欣背進了自己的教室,介紹給全班的同學。
栗欣的到來,最初除了引起其他同學的好奇以外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老師和同學們慢慢發現,栗欣的頑強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同學,這種變化在栗欣的同桌祖威——一個家庭豪富卻缺乏家庭溫暖的同學身上體現得尤為突出。祖威開始專心學習,開始變得有愛心。栗欣不僅改變著祖威,還用頑強的生命挽救了祖威的叔叔——一個處於運動巔峰卻不慎下肢癱瘓的運動員。
頑強的生命,讓認識栗欣的每一個人為之感動;學習的刻苦,每每讓媽媽不忍卒睹,流下歉疚的眼淚;善良的心靈,讓來自河南農村、靠撿廢品維持生計的父親將兒子送回了學校……。像螢火蟲一樣,小栗欣用短暫的生命照亮著怕黑的夥伴,自己卻變成了一道虹。生命的最後時刻,小栗欣勇敢地面對,讓每一個有權利活著、還將幸福快樂地活下去的人們,深受鼓舞、永遠銘記。

精彩視點

如果我們執著於生命的痛苦,我們的生命就會痛苦不堪,如果我們專注於生命的喜悅,我們的生命可能就會充滿愉悅,重要的不是我們的生命中經受了多少痛苦和喜悅,而是我們對待生命的態度。影片《小小的我正是選取了這樣一個關於“對待生命態度”的主題,讓每一個擁有生命、渴望生命的人去珍惜生命、扳靚生命,讓生命為之感動。

《小小的我》《小小的我》

影片根據吳曉林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而成,該小說曾兩度被錄製為廣播小說在電台播出;影片中兩位小演員的表現都得到導演王心麗的高度稱讚。“栗欣”的扮演者林靜5歲開始在熱播電視連續劇《我的兄弟姐妹》中扮演老四“齊妙”(兒時);“祖威”的扮演者白小英楠小小年紀就在《爸爸味道》、《21天》、《決不饒恕》、《香氣迷人》等影視劇中都有出彩的表現。跟大明星演而優則“廣”一樣,名聲在外的白小英楠還是很多知名產品的廣告代言人。為了表現人物、強化主題,影片創作主創人員還專門創作了兩首兒歌:片頭插曲《悄悄享受幸福》和主題歌《別說再見,螢火蟲》。片頭、片尾的動漫和音樂,因此而成為構成影片精彩華章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獲獎項

 第13屆中國人口文化獎:電視短劇一等獎
 第23屆電視金鷹獎:優秀中短篇電視劇獎
 第26屆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少兒電視劇二等獎
 第十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入選作品獎

影片評價

中國文聯副主席仲呈祥對此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未曾料到,幾乎以看影視劇為生而又很難動情的我,竟然在觀罷一部兩集兒童電視劇《小小的我》之後,由衷地喊出了一聲:‘嗚呼,大大的神!’從螢屏上的殘疾兒童小欣欣身上,撲面而來的一股自強不息的精氣神,深深地打動了我。”而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李京盛評價說:“當我們的眼淚掉下來的時候,那就是童心又回到我們內心的時候,就是童心在煥發出光彩的時候,珍惜這滴眼淚,這才是生命中最本能的感動。感謝編導,通過這部小小的劇,讓我們受到了一次大大的感動。”

主題歌

 片頭曲《悄悄享受幸福》
作詞:王心麗
作曲:蔡海波
演唱:哆來咪合唱團
咚咚咚咚咚咚小鼓咚咚咚

《小小的我》《小小的我》

噠噠噠噠噠噠小腳噠噠噠
別說話別說話小朋友們別說話
我正悄悄做好事吶
咚咚咚咚咚咚小鼓咚咚咚
噠噠噠噠噠噠小腳噠噠噠
別說話別說話做了好事別說話
我正悄悄做享受幸福吶
片尾主題歌《別說再見,螢火蟲》
作詞:王心麗
作曲:蔡海波
演唱:黑鴨子演唱組合(上集)/中國少年廣播合唱團(下集)
月兒醒了,風輕輕。
風輕輕,吹亮了螢火蟲。
太陽笑了,飛走了。
飛走了,小小的螢火蟲。
螢火蟲,螢火蟲,
照亮怕黑的夥伴,自己變成了虹。
螢火蟲,螢火蟲,
盼你,盼你多留一分鐘,
盼你多留一分鐘。
別說再見啊,螢火蟲,
別說再見啊,螢火蟲。
別說再見啊,螢火蟲,
別說再見啊,螢火蟲。
螢火蟲,螢火蟲,
嗯……

長篇小說《小小的我》

原著:吳曉林(現任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長篇小說《小小的我》寫的是一位殘疾少年自強不息的真實故事,取材於發生在河北邯鄲的一個真實故事,其雛形是這部作品的作者吳曉林當年任《邯鄲日報》記者時寫就的一篇報告文學,長篇小說《小小的我》1991年由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90年代初,作者吳曉林把一個感動了她的殘疾小姑娘接到了自己家裡,這個小姑娘就是書中的主人公“小小的我”。“小小的我”沒手,卻畫出了畫,在全市美術大展中榮獲一等獎;沒腳,卻學會了走路,上了學,考試成績名列全年級第一名。曉林耐心照料著她,認真採訪著她。在自己家裡“伺候”著“小小的我”,給她餵飯、洗澡、穿衣……20多天的朝夕相處,愛就這樣培養起來,愛就這樣在感恩中傳達出來。曉林被“小小的我”濃濃的感恩之情感動。電視劇《小小的我》里反覆用的一句話,的確就出自“小小的我”的口:“祖威能跟我在一桌,就夠不錯的了。”“老師,你能收我就夠不錯的了。”愛,在感恩中升華!

《小小的我》《小小的我》

《小小的我》主角的原型是現實生活中一個患有先天性殘疾的兒童,她一生下來就沒手沒腳,但她身殘志堅,在父母和周圍人的關愛下,勇敢地生存下來,並靠著頑強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和困難,學會了自己走路、上學校,學會了寫字、畫畫,並在年級中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績,她的畫還在市里組織的少兒畫展中獲得一等獎,而這些都是她在明知道自己活不長的情況下做出的。她沒有悲觀,她奮鬥向上;她沒有絕望,她樂觀地與命運做最頑強的抗爭。
本書曾感動過無數的青少年讀者,再版了三次各書店均售完。

長篇小說所獲獎項

宋慶齡兒童文學獎
全國百部現實題材優秀作品獎
共青團中央優秀作品獎(全國僅12部)

故事原形——馬俊新

《小小的我》的原型是現實生活中一個患有先天性殘疾的女孩,原名馬俊新,1968年出生於河北邯鄲,從生下來起就患有“先天性大皰症營養不良型皮膚鬆懈症”,全身皮膚潰瘍,雙手雙腳萎縮,行動不便。但她身殘志堅,在父母和周圍人的關愛下,勇敢地生存下來,並靠著頑強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和困難,學會了自己走路、上學校,學會了寫字、畫畫,並在年級中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績,她的畫還在市里組織的少兒畫展中獲得一等獎。她先後獲得河北省“優秀少先隊員”、省、市“三好學生”,邯鄲市“身殘志堅好少年”,出席河北省團代會。她與生命頑強抗爭和刻苦學習的感人事跡傳遍燕趙大地,《邯鄲日報》、《光明日報》等媒體先後進行報導,受到了省市領導接見,原河北省省長岳岐峰、省委書記邢崇智先後到學校看望馬俊新。馬俊新於2000年病逝,她的精神激勵和鼓舞著更多的人發憤學習,立志成才。
現任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吳曉琳曾以馬俊新為原型創作了長篇小說《小小的我》,上世紀90年代發表,感動過無數人。
2004年由一級導演王心麗編導,河北電視台製作完成同名10集長篇廣播小說《小小的我》,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文藝之聲(AM747)播出,播出後引起強烈反響。
2005年由王心麗編導,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文明辦、河北電視台攝製完成2集短篇兒童電視劇《小小的我》。於2006年8月26日、8月30日以及2008年2月5日、4月19日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再次贏得好評無數。
2007年,河北梆子劇院將該小說改編為兒童劇《我想種太陽》在全省巡演,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馬俊新相關報導

河北省邯鄲市國棉三廠職工子弟學校國中二年級回族學生馬俊新,以驚人的毅力同病殘作鬥爭,以高尚心靈對待生活和學習。1979年以來,連續被評為市、地、省的三好學生、紅花少年、模範共青團員。她的事跡,激勵人心.
馬俊新從降生第二天起,就患有“先天性大皰營養不良型表皮鬆懈症”。除面部以外,全身四分之三的皮膚常常破裂、潰爛。從五歲起,手指和腳趾漸漸消失,以至最後被包在殘皮內。由於皮膚的病變,骨骼開始萎縮,肌肉開始萎縮,全身都在萎縮。今年十五歲了,身高僅有一點二五米,體重不足二十二公斤.
七歲那年,她要求上學,媽媽既高興,又難過,婉言打消了她的念頭。第二年她又要求上學,媽媽拗不過,帶她去了。學校領導見她病狀,根據有關規定,婉言謝絕了。她想:難道我真的不能上學了嗎?不,絕不可能。我身體殘廢了,大腦並不殘廢,我能想事情,能寫字,我不能沒有文化……”她拖著病殘的身軀,一步一跌挪到學校,親自向領導和老師苦苦懇求.副教導主住劉桂英被她的行動深深感動了,破格收了她.郭夢芝老師親自把她抱進自己班裡,
她上學了,伴著痛苦上學了。從家到學校,不足二百來。她一步一滴汗,一步一滴血,襪子常被鮮血染透,肉跟襪子粘在一起。上課了,臀部浸出血漬,又把褲子和凳子粘在一起。寫字了,萎縮了的右手還剩一條指縫,僅能夾住一支削細了筆桿的鉛筆。後來,這條指縫也快沒了,她便用塊薄塑膠板在指縫間的嫩肉上來回割,又把指縫卡在桌棱上,死命向下掰。指縫割開又長上,鮮血剛乾又流出。為了能寫字,她什麼痛苦不能忍受啊!但是,一切努力都失敗了,指縫還是無情地彌合了。她看著兩隻光禿禿的殘肢,沒有眼淚,沒有悲傷,又開始了新的嘗試。她請媽媽幫助,把筆放到兩“手”中間,死死夾住,一筆一划地練字。“手”磨破了,媽媽給她包上紗布,胳膊酸麻了,休息一會兒再練,憑著意志和耐力,她終於獲得了成功,不僅能寫出一手流利的鉛筆字、毛筆字、鋼筆字,並且能畫出一手漂亮的鉛筆畫、水粉畫。

《小小的我》《小小的我》
她很少在晚上十點以前睡覺,經常五點左右起床。爸爸問:“小新,你總是這樣起早貪晚,是不是學習上有點兒吃力了”她說.“不。如果我只想跟上班就行了,那我一點兒也不費力。我是在為一百分努力呀!”上學六年,她的功課大都取得優異成績。她還選做了兩千多道數學題,閱讀了超過她體高的一大摞課外書籍。她興趣廣泛,熱愛生活。夏天,她到空曠處觀日出;冬天,早起練習“跑”步。她愛下棋,愛畫畫。她的美術作品發表在《邯鄲日報》上。她愛邯鄲市的每一個新變化。父母帶她到北京看病,她拖著殘軀,艱難地爬上萬壽山佛香閣,去領略美好的湖光山色。病魔無情地折磨著她,她卻以灼熱的感情珍愛著生活。她記載每天的感受.她不斷寫詩作文,表達對生活的深沉的愛。她寫道:“理想,象一顆珍珠,在我心靈里珍藏。努力去實現她,是我美好的願望……我要從小奮發努力,將來把祖國建設得繁榮富強!”
馬俊新以驚人的毅力對待學習,也以頑強的意志對待生活。她想,爸爸媽媽工作忙,我不能在吃飯、穿衣、疊被、端鍋坐水這些日常瑣事上再麻煩他們。我應當學會自理生活。一次,她著見爸爸放在床上的衣服掉了一顆鈕扣,就用嘴叼住針,雙“手”夾住扣子,雙膝夾住衣襟,花了半個小時,把扣子釘上了。爸爸得知後,望著她那浸出鮮血的嘴唇,眼裡噙滿舊水,一把抱住她,說不出話來.
馬俊新在家是個好孩子,在學校是個好學生。每逢值日,她積極參加。離開教室,總要檢查門窗是否關好。她不能上體育課,就把教室里的廢紙揀拾乾淨,還到操場為大家看管衣物。不管本班的,外班的,誰在學習上有問題找她,她都耐心地給以解答。她還邀集幾個學習差的同學來自己家辦起課外學習小組。有的家長對孩子學習支持不夠,她就邁著艱難的步子登門去做工作……
馬俊新健康地成長起來了,她為自己開拓了一條強者之路。但是她說:“象我這樣患有重病的殘廢少年,如果沒有社會主義制度,沒有黨的關懷,沒有老師的教育和同學們的幫助,恐怕活不到今天。受表揚的應該是我的老師,我的同學,成百上千關懷我健康成長的叔叔、阿姨,而不該是我。”是的,在馬俊新患病的十五年中,白衣戰土、祖國園丁、同窗學友、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給了她多少體貼和關照啊。她滿懷深情地展紙伏案,不止一次寫道:社會主義好!

10集長篇廣播小說

根據吳曉林同名長篇小說改編河北電視台出品
編導:王心麗、李燕
演播:王夏菲,代學周,王心麗
一個沒手沒腳,自立自強的殘疾孩子
一段愛心潤澤,樂觀有為的人生體驗

《小小的我》《小小的我》

一個催人淚下,感人肺腑的真情故事
一首頑強向上,震撼人心的生命讚歌
關注未成年人教育的10集長篇廣播小說《小小的我》,根據吳曉林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由河北電視台精心打造,一級導演王心麗編導,於2004年12月2日~6日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文藝之聲(AM747)播出。
河北電視台的著名主持人代學周在廣播小說中擔任各個男性角色,時而山東腔、時而天津話的表演使人物鮮活可愛。女主角栗欣由石家莊市一中高二學生16歲的王夏菲演播,她在6歲時就以朗誦寓言《小馬過河》獲得了河北電台的“小紅帽一等獎”,10歲時曾在MTV《老師的孩子》中任獨唱和表演者。廣播小說中她用生動活潑的深情朗誦,把女主角頑強、昂揚、含淚笑等複雜的情感表現得恰到好處。
這部作品的成功之處在於沒有表現對殘疾孩子的同情和憐憫,而始終張揚了這個‘小小的我’堅韌頑強、昂揚向上的性格。成功塑造了一個個可愛、可敬的人物形象,其中有堅毅、頑強、熱愛生活、關愛他人、成為同學們榜樣的殘疾小姑娘栗欣,用寬闊胸膛保護女兒、給女兒精神支持的父親,可愛、可敬、無私奉獻的班主任老師,美術老師,調皮嘎壞的小祖威等。
在整合廣播小說時,編導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給每一個角色都確立了鮮明的音樂形象,為深化情節,強化感情,選定了貼切的歌曲,《搖籃曲》中選定了由男聲領唱的一首,來烘托堅韌、有力、既有寬闊胸懷、又有強烈責任感的父親形象。背景音樂選定了童聲演唱的《蟲兒飛》,選定了無伴奏童聲合唱《讓世界充滿愛》,故事高潮選用《天空之城》的主題歌,氣勢磅礴,振奮人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