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病毒性腹瀉的防治》

《小兒病毒性腹瀉的防治》

《小兒病毒性腹瀉的防治》,作者:趙錦銘,出版社: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小兒腹瀉是兒科中僅次於呼吸道感染的常見多發病,尤以小兒病毒性腹瀉重要,不但發病人數眾多,且目前尚無好的預防疫苗,又無特異、有效的治療藥物。該書作者根據從事多年的醫學病毒研究工作,在自己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大量文獻資料寫成此書。該書做到了醫學病毒學的基本知識與臨床表現、實驗診斷、防治措施相結合,有很大的實用性。同時也填補了小兒病毒性腹瀉專著空白,可供從事腹瀉病毒研究、臨床工作者以及防疫工作者參考。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小兒病毒性腹瀉的防治
作者:趙錦銘 編著
出版社: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0-1
小兒病毒性腹瀉的防治小兒病毒性腹瀉的防治

開本:大32開
ISBN:9787811361162
定價:¥20.00

內容簡介

小兒腹瀉是兒科中僅次於呼吸道感染的常見多發病,尤以小兒病毒性腹瀉重要,不但發病人數眾多,且目前尚無好的預防疫苗,又無特異、有效的治療藥物。該書作者根據從事多年的醫學病毒研究工作,在自己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大量文獻資料寫成此書。該書做到了醫學病毒學的基本知識與臨床表現、實驗診斷、防治措施相結合,有很大的實用性。同時也填補了小兒病毒性腹瀉專著空白,可供從事腹瀉病毒研究、臨床工作者以及防疫工作者參考。

作者簡介

趙錦銘研究員,江蘇省南通市人。1962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學院醫療系、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病毒學專業班,其後一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兒科研究所病毒室工作。
其間曾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任內科住院大夫2年,中國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工作4年。自1988年以來至今歷任中華醫學會醫學病毒學分會第二、三、四、五、六屆委員,第五屆為常務委員、現仍任中華醫學會醫學病毒學分會第六屆委員。
自1992年至今歷任北京醫學會病毒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兼秘書、副主任委員兼秘書、現任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理事。
曾為中國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第四屆熱病委員會委員。自1988年至今一直為《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誌》編委。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自1962年至今一直從事醫學病毒學研究,包括呼吸道病毒、腸道病毒、輪狀病毒及中藥抗病毒感染等方面的研究。先後申請到並親自實施2項衛生部基金、2項國家自然基金會、3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會、1項北京市中醫藥局、1項北京市衛生局基金等資助的科研課題。
“小兒病毒性心肌炎臨床及實驗研究”、“中國兒童腹瀉病的防治研究”、“首次證明ECH013型病毒為心肌炎病因”,“腺病毒感染研究”、“小兒輪狀病毒感染分子流行病學研究”、“首次從腹瀉患兒糞便標本中分離出腸道腺病毒”等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技一等獎、衛生部二等獎、北京市衛生局科技獎等獎項。公開發表論文60餘篇。參加《醫學病毒學基礎及實驗技術》、《現代醫學微生物學》、《抗病毒藥物及其研究方法》等書編寫。

目錄

第一章概述
第一節一般情況
第二節腹瀉的病原
第三節病毒性腹瀉的防治
第二章腹瀉病毒
第一節輪狀病毒(rotavims,RV)
一、簡況
二、病毒特性
三、流行病學特點
四、臨床表現
五、實驗室診斷
第二節杯狀病毒(calicivirus)
一、簡述
二、病毒特性
三、流行病學特點
四、臨床表現
五、實驗室診斷
第三節諾如病毒(Norovirus)
一、簡況
二、病毒特性
三、流行病學特點
四、臨床表現
五、實驗室診斷
第四節札如病毒(Sapovims,SaV)
一、簡述
二、病毒特性
三、流行病學特點
四、臨床表現
五、實驗室診斷
第五節腺病毒(腸道腺病毒,entericadenovims,EAdv)
一、簡述
二、病毒特性
三、流行病學特點
四、臨床表現
五、實驗室診斷
第六節星狀病毒(astrovirus)
一、簡述
二、病毒特性
三、流行病學特點
四、臨床表現
五、實驗室診斷
第七節不常見的腹瀉病毒
一、冠狀病毒(coronavirus)
二、小圓病毒(smallroundvirns,SRV)
三、呼腸病毒(reovirus,reo-V)
四、其他
第三章小兒腹瀉中腹瀉病毒感染——小兒腹瀉的病毒病原學
第一節國外報導腹瀉病毒感染——小兒腹瀉的病毒病原學
一、全年檢測腹瀉(病毒)病原
二、典型報導舉例
三、夏季腹瀉的病原研究
第二節國內報導小兒腹瀉中腹瀉病毒感染
一、小兒腹瀉的多病毒病原研究
二、小兒腹瀉中單病毒病原研究
第四章腹瀉病毒感染患兒的臨床表現
第一節國外報導腹瀉病毒感染患兒的臨床表現
第二節國內報導腹瀉病毒感染患兒的臨床表現
第五章病毒性腹瀉的病原學診斷
第一節電鏡(electronmicroscopy,EM)法
一、直接電鏡(EM)
二、免疫電鏡(IEM)
三、SPA固相免疫電鏡
第二節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
一、原理
二、方法
第三節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esis,PACE)
一、原理
二、方法
三、結果判斷
四、評論
第四節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
一、小圓病毒RT-PCR(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法
二、腸道腺病毒PCR
三、輪狀病毒RT-PCR
第五節細胞生物學方法(病毒分離)
第六節其他
一、膠乳凝集試驗
二、核酸雜交
三、EM加內切酶
第六章病毒性腹瀉的治療
第一節藥物治療
一、藥物治療原則
二、抗病毒治療
三、抗體治療
四、思密達治療
五、微生態療法
六、其他藥物
第二節一般治療
一、體液療法
二、營養治療
第七章病毒性腹瀉的預防
第一節特異性預防
一、輪狀病毒特異性預防
二、其他病毒性腹瀉
第二節非特異性預防
一、母乳餵養
二、改進斷乳期的餵養
三、充分的清潔水
四、洗手
五、使用廁所
六、妥善處理嬰幼兒的糞便
第八章展望
附1輪狀病毒VP7和VP4的血清型和基因型
附2A組輪狀病毒VP7(G)的血清型
附3輪狀病毒VP4基因型(P)和血清型(P)
附4人腺病毒51個型的來源和標準
附5輪狀病毒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PAGE)技術
附6評價腹瀉患兒嚴重程度的20點判斷依據
附7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
附8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防治方案(試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