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隱奕譜(插圖珍藏本系列)》

特色及評論《坐隱奕譜》,一名《坐隱先生訂棋譜》(“坐隱”,為下圍棋的別稱)。 《坐隱先生精訂捷徑奕譜》二卷,有單行本。 《坐隱先生精訂捷徑奕譜)為全集八部之第一部。

坐隱奕譜(插圖珍藏本系列) 特色及評論

《坐隱奕譜》,一名《坐隱先生訂棋譜》(“坐隱”,為下圍棋的別稱)。明汪廷訥編,汪耕繪,黃應組鐫。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安徽新安汪氏環翠堂《坐隱先生全集》本,有圖。圖,文框大小不一,高約二四・一至二五・五厘米,寬約二七・五至二八・三厘米。包背裝

坐隱奕譜(插圖珍藏本系列) 本書前言

書評 坐隱先生精訂捷徑奕譜 圍棋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文化遺產,歷經兩千多年滄桑而始終不衰。圍棋,在古代稱“奕”,在日本寫作“��”。奕棋的規則簡單,棋具簡單。但一個交叉點上,卻能生出許許多多的變化。有關中國圍棋的書籍,從古到今,出了不少,主要是些棋藝書籍。現存著名的棋譜不少,如南宋御書院棋待詔李逸民編撰的《忘憂清樂集》,約成書於十二世紀南宋初;元嚴德甫、宴天章編著的《玄玄棋經》六卷,約成書於元至正九年(1349年);以及明許谷編輯的《石室仙機》五卷,成書於十六世紀,即明正德、嘉靖年間。 明萬曆年間的名士,如吳承恩、湯顯祖、凌濛初、馮元仲、謝肇涮、汪廷訥等都愛奕。各有作品為吳氏的《西遊記》、馮氏的《奕旦評》、謝氏的《五雜俎》,以及汪氏的《坐隱先生訂棋譜》。“坐隱”,為下圍棋的別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曰:“王中郎以圍棋為坐隱,支公以圍棋為手談”。宋李石《續博物志》曰:“王中郎以圍棋為坐隱,或亦謂之為手談,又謂之為棋聖”。謝肇涮於其《五雜俎》記有以下一段:“近代名手,舍州論之略備矣。以余耳目所見,新安有方生、呂生、汪生;閩中有蔡生,一時稱國手,而方子諸子,有白眉之譽。其後六合有王生,足跡遍天下,幾無橫敵。時方已入貲為大官,承談詩書,不復與角。而汪、呂諸生, 皆為王所困,名震華夏”。 汪廷訥,原字去泰,後改字昌朝,一字無如,別號無無居士、無悶道人、全一真人、清痴叟、坐隱先生,安徽休寧汪村人。 自幼出繼於同宗的富商為養子,為吳江沈詞隱弟子。生卒年不詳,大約22歲前後進入南京的文人圈子,又出錢取得南京國子監生員的資格。30歲時,捐貲當上監課副提舉,從七品,駐蕪湖(塢茲)。品級雖低,富商由此而成為朝廷命官,身份大為提高。汪氏以官鹽運使致富,甚好事,喜作曲,尚王樂府,善刻書。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在家鄉松夢山下大興土木,始修建坐隱園和環翠堂,次年開挖深七尺許的昌湖,布置了一百多景點,日為詩酒之會。汪氏把富商的家業改造成為文人隱居的莊園,並自設印書局發行家刻本。環翠堂萬曆年間刊本現存有《關尹子文始真經注》九卷、《元本出相西廂記》二卷、《人鏡陽秋》二十二卷、《坐隱先生精訂王西樓樂府》一卷、《坐隱先生精訂金伯嶼爽齋樂府》一卷、《坐隱先生精訂梁少伯江東白�r》一卷、《文壇列俎》十卷、《坐隱先生精訂馮海浮山堂詞稿》四卷、《彩舟記》二卷、《投桃記》二卷、《義烈記》二卷、《環翠堂樂府獅吼記》二卷、《環翠堂華集》二卷、《無如子贅言》一卷、《贅言續》一卷等。汪氏環翠堂刻本插圖雖有部分刊於金陵,但全體是典型、上乘的徽派版畫,線條細若毫髮,一絲不苟,些衣紋摺疊、花飾圖案和山石的點刻,再也沒有誰家能與之匹比的了。人物造型也具有非凡的功力,可惜臉型稍微定型化,山石結構、水浪波紋亦欠實感,這些均代表徽派版畫特點,可說是優點,也可評為缺點。 《坐隱先生精訂捷徑奕譜》二卷,有單行本。全集本。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本屬於《坐隱先生訂譜全集》。全集四種十八卷,分“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部,首為《坐隱先生精訂捷徑奕譜》二卷、再次題贈三卷,後附《坐隱先生集》十二卷,後又有《坐隱先生園戲圖)一卷(一作《坐隱園戲墨》,一作《坐隱園清賞》)。 《坐隱先生精訂捷徑奕譜)為全集八部之第一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現存二冊,版心上方記部別均題“金部”,下方記頁次,再下方記堂名“環翠堂”。此部書為鄭振鐸先生舊藏,鈐有“長樂鄭振鐸西諦藏書”朱文方印、“長樂鄭氏藏書之印”朱文長方印等藏書印。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