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演講與口才》

《卡耐基演講與口才》

《卡耐基演講與口才》成功演講有什麼技巧嗎?聽聽20世紀最偉大的成功學導師,美國成人教育之父戴爾·卡耐基的課程吧,他將在本書中介紹他個人在演講方面的成功經驗,內容包括:當眾演講的基本原則、成功演講的三大要素、高效演講的實用技巧以及當眾演講的夠通藝術。或許,通過本書,你將提高你演講水平也說不定喔。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卡耐基演講與口才》:當眾演講並不是一門封閉的藝術,它也不像許多教科書中所說的那樣,必須經過多年的美聲以及十分艱苦的修辭訓練之後才能取得成功。我的教學生涯幾乎全都致力於向人們證明一點:當眾演講其實並不困難,只要你能遵循一些簡單卻又十分重要的規則,就可以做到這一點。1912年,當我在紐約市第125大街的青年基督會開始從事成人教育工作時,對這一點和學員們一樣一無所知。我早期的教育訓練方法,和我自己在密蘇里州華倫堡大學讀書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差不多。但我很快就發現自己錯了:我竟然將那些久經商場的人士當成大學一年級的新生來教訓了。我用演講大師韋伯斯特、柏克皮特及歐·康內爾等人為例來教他們,只不過是一味模仿,事實上對他們毫無用處。我所教的學員,他們需要的是足夠的勇氣,感於在商務會議上站出來,向各位與會者做一番明晰而連貫的報告。於是,我拋掉了所有的教科書,只教給他們一些簡單的概念,讓他們在會議上直接而簡明地陳述自己的內心觀點,直到他們的報告詞達意盡,深入人心。這個辦法果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至於他們畢業後,希望能夠再回來學習更多的東西。

我希望大家有機會去我家,看看世界各地的學員寄給我的感謝信。這些信有的來自企業界領袖,他們的大名常常可以在各大報紙如《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見到,也有些信來自州長、國會議員、大學校長和娛樂圈影視明星,還有些信來自企業中已經或尚未接受訓練的主管人員、技術工人、工會成員、大學生和職業女性……當然,更多的信則是來自家庭主婦、牧師、教師,他們全都是一些默默無聞的普通人。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卡耐基譯者:劉祜
戴爾·卡耐基,美國“成人教育之父”。20世紀早期,美國經濟陷入蕭條,戰爭和貧困導致人們失去了對美好生活的願望,而卡耐基獨闢蹊徑地開始了一套融演講、推銷、為人處世、智慧型開發於一體的教育方式,他運用社會學和心理學知識,對人性進行了深刻的探討和分析。他講述的許多普通人通地奮鬥獲得成功的真實故事,激勵了無數陷入迷茫和困境的人,幫助他們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

接受卡耐基教育的有社會各界人士,其中不乏軍政要員甚至包括幾位美國總統,千千萬萬的人從卡耐基的教育中獲益匪淺。

卡耐基在實踐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的著作,是20世紀最暢銷的成功勵志經典。他的主要代表作有《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演講與口才》、《美好的人生》、《快樂的人生》、《偉大的人物》和《人性的光輝》。這些書出版後,立即風靡全世界,先後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立即風靡全世界,先後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被譽為“人類出版史上的奇蹟”,無數讀者由此走上了成功之路。

目錄

前言通往成功的捷徑
第一篇當眾演講的基本原則
第1章快速獲得當眾演講的技巧
第2章培養當眾演講的勇氣和信心
第3章三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第二篇成功演講的三大要素
第4章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第5章讓演講充滿旺盛的生命力
第6章打開聽眾的心扉
第三篇高效演講的實用技巧
第7章激勵性演講的技巧
第8章說明性演講的技巧
第9章說服性演講的技巧
第10章即席演講的技巧
第11章介紹性演講的技巧
第12章長時段演講的技巧
第四篇當眾演講的溝能藝術
第13章培養良好的演講態度
第14章完善語言表達的技巧
第15章完善演講的風格和個性
第16章走向成功的第一要訣
出版後記

序言

通往成功的捷徑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的晚上,美國賓夕法尼亞飯店大舞廳內聚集了來自美國各界的2500名成功人士。才7點半鐘的時候,舞廳內早已坐滿了人,但是直到8點還仍然有許多人陸陸續續走進舞廳,而且大家都興致非常高。沒過多久,寬敞的大舞廳內就擠滿了人,人們開始擠占沒有座位的空地。為什麼這些人在經過一天的工作勞累之後,晚上還要跑到這裡來站上一兩個小時呢?難道他們是來看時裝表演的嗎?或者他們是想來看一場腳踏車比賽?或者是著名的演講家克拉克·蓋博親自登台發表演說呢?
都不是。這些人都是因為看了一則報紙廣告,才紛紛趕來這裡的。
兩天前,這些人閱讀《紐約太陽報》時,一整版廣告映入了他們的眼帘:
你想增加你的收入嗎?
你想流利地表達你自己嗎?
你想做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嗎?
也許你以為這又是老一套的騙人伎倆。但是,不論你是否相信,就在地球上這座最繁華的都市,雖然有25%的人處於失業,而且經濟十分蕭條的情況下,竟然有2500人被這份廣告打動了,並來到了賓夕法尼亞飯店。
要知道,這份廣告可不是刊登在什麼時尚報紙、雜誌上,而是刊登在當地一家最保守的晚報《紐約太陽報》上。而且前來飯店的人士,在美國全都屬於上流社會,他們當中大多數是高級管理人員、公司老闆、專業技術人員,而且他們的收入都在2000美元至50000美元之間。
這些人來這裡,究竟是出於什麼目的呢?原來,他們是來聽一個最現代、最實用的“為人處世技巧”的演講——這次演講由戴爾·卡耐基研究中心主辦。
為什麼這2500位成功人士要到這裡來聽這樣一場演講呢?是不是因為經濟危機的壓迫而使他們突然產生了求知慾呢?
顯然都不是!在此之前20多年,這個演講每個季節都在紐約舉行,而且經常是每場爆滿,前來聽講的人幾乎擠得水泄不通。其實,已經有15000名商業界和專業技術領域的人士接受過戴爾·卡耐基的訓1練;甚至一些規模龐大、向來屬於傳統、保守行列的公司或組織,如西屋電氣公司、麥格勞一希爾出版公司、布魯克林聯合瓦斯集團公司、布魯克林商業協會、美國電氣工程師協會、紐約電話公司等,為了保護他們公司及員工的利益,也專門開設了這種成人培訓課程。
其實,這些人離開學校已經有10幾年、20多年了,他們再來接受這種訓練,難道不是對我們教育制度的一種生動而鮮明的批判嗎?
因此,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這些成年人到底想學習什麼?於是,芝加哥大學為此聯合了美國成人教育協會、青年基督會在各地創辦的學校,開展了一項耗資25000美元、為期兩年的調查研究。這項調查研究的結果表明,成年人最關心的問題有兩個:
一是身體健康——如何保持健康和長壽;
二是如何加強人際關係——也即為人處世的方法和技巧。
也就是說,這些人既不想成為演說家,也不想聽什麼心理學方面的專業知識,他們只想學到一些可以立即套用到商業交往、為人處世、家庭生活中的現實而有效的建議。
得出這兩個結論之後,調查人員開始四處尋找,為這些人提供他們想要的東西。可是調查人員找遍了所有的教科書,卻沒找到一本有用的!他們發現,至今還沒有人寫過一本關於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問題的書。
這真是太奇怪了!千百年來,關於各種學術研究的著作不僅水平高深,而且數量極多,但對於成年人來說,他們對這種書根本不屑一顧,而他們極其渴望獲得的知識,卻沒有人指點迷津。讀到這些之後,你也許能明白,為什麼這2500名成功男女在看了報紙上的廣告之後,會如此興致勃勃地擁進賓夕法尼亞飯店——因為他們找到了渴望已久的東西。
事實上,這些人以前也曾在學校和圖書館讀了許多書,本以為只有知識才是出人頭地、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徑。可是在工作若干年之後,他們終於發現,在事業上最成功的人,除了知識之外,還具有善於溝通、說服他人、向別人椎銷自己的才華。因此他們發現,要想在本行業獲取成功,人際交往、善於與人溝通和自我表達能力往往比大學文憑和書本知識更管用。
《紐約太陽報》刊登的那份廣告宣稱,在賓夕法尼亞飯店的演講肯定會給前來聽講的人帶來極大的娛樂享受。事實上也果真如此。
10多位以前曾聽過這一演講的人被請到了演講台上。他們每個人都有75秒鐘的時間,通過話筒向人們講述自己的親身體驗。記住,他們每個人只有75秒鐘!時間一到,主持人就會用力敲木槌,喊道:“時間到!請下一位!”
演講現場的氣氛,就像牛群在草原上奔跑一樣,熱烈異常。台下聽眾站在那裡將近兩個小時,一點都不覺得累,他們全都著了迷。
在台上演講的那些人,來自美國商業領域的各個階層:連鎖商店的高級職員、麵包製造商、商業協會會長、銀行家、卡車推銷員、化妝品推銷員、保險推銷員、制磚廠經理、會計師、牙科醫生、建築師、威士忌酒推銷員、牧師、藥劑師、律師。他們全都從不成功者走向了成功,並且在附近一帶小有名氣,有的人後來甚至成為美國政治舞台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在這次演講中,第一個上台的是派屈克·奧黑爾。奧黑爾出生在愛爾蘭,只上過4年學,後來到了美國,曾當過機械師和私人司機。當奧黑爾40歲時,家裡的人越來越多,當然也需要更多的錢來養家餬口。於是,他開始推銷卡車輪胎。可是,正如奧黑爾自己所說的,他十分自卑,以至於見了生人時連頭都不敢抬。
奧黑爾每次上門推銷時,總要在客戶門口來來回回五六次,才敢推門進去。可想而知,他的推銷成績當然很不理想。就在他想去一家機械廠工作時,突然收到一封信,請他去聽戴爾·卡耐基的演講。
奧黑爾開始並不想去,因為他擔心自己不能和那些有著大學文憑的人愉快地相處。但是他禁不住妻子的勸說,總算是鼓起勇氣,走進了演講廳。他妻子對他說:“這也許會給你帶來幫助的。親愛的,上帝知道你需要這些東西。”
他剛開始當眾演講時,既害怕又心慌,不知該說什麼才好。沒過幾個星期,他不再害怕面對聽眾了,而且他很快發現自己竟然喜歡演說,並且聽眾越多越有精神。接下來,即使是單獨面對面的會談,他也不膽怯了,當然更不再害怕面對顧客了。
奧黑爾的收入逐漸增加。今天,他已成為紐約的明星推銷員。這天晚上,派屈克·奧黑爾面對賓夕法尼亞飯店大舞廳中的2500名聽眾,全面詳細地講了他的親身經歷和成就。整個會場上笑聲不斷,十分熱烈。可以說,還沒有幾個職業演講家能有他這么出色的表現呢。
第二位上台演講的人是一位滿頭白髮的銀行家葛德菲·邁爾,他還是11個孩子的父親。他說:“當我第一次上台講話時,手足無措,呆若木雞。”而現在呢?他卻生動地講述了他的經歷,描述了一個善於言辭、演說的人是如何走向成功的。
邁爾在華爾街工作。25年來,他一直住在新澤西的克里夫頓,並且一直很積極地參加地方性的活動,結識了不下500人。當邁爾參加卡耐基的培訓課程之後不久,他收到了美國國家稅務局寄來的一張催稅單。他認為這種稅徵收得很不合理,因此立即火冒三丈。如果是在以前,邁爾最多也就是一個人在家裡發發牢騷,但那天他卻來到了鎮民大會上,當著上千人的面,發泄了他的不滿和怒火。
邁爾這次富有激情的演講獲得了極大的贊同,使新澤西州克里夫頓的居民都建議他去競選鎮民代表。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邁爾四處奔波,到處痛斥政府的浪費和奢侈行為。競選結果公布之後,邁爾的得票數在96位當選代表中名列第一。於是,邁爾在一夜之間成了當地民眾矚目的人物。
邁爾一連幾個星期都在發表演講,通過這些演講,他贏得了許多朋友,甚至比他以前所有的朋友還要多80倍。而他作為鎮民代表所得到的報酬,是他一年投資的10倍。
第三位上台演講的,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全國性食品製造商協會的主席。他講了他以前的經歷,說他甚至不敢在公司董事會上發言。在參加當眾演講與有效溝通的培訓課程之後,他身上出現了驚人的變化:他很快就被推選為全國食品製造商協會主席,而且以這一身份在全國各地主持會議。他每次演講的內容,都被關聯社摘要發表在報紙、雜誌上。
在參加培訓課程兩年之後,他為自己公司和產品所做的免費宣傳,比他從前花25萬美元做廣告所獲得的效果還要大。他說:“我以前都不敢打電話邀請別人共進午餐,自從我通過演講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之後,社會上層人士開始主動打電話給我,約我出去共進午餐或晚餐,並為打擾我、占用我的時間而向我道歉。”
他的演講顯然成為他出名的助推劑。他成了一位名人,而且令人矚目。可見,一個講話深得人心的人,往往會贏得別人對他的高度評價,這種評價甚至會超出他本應有的才華。
現在,美國的成人教育已經非常普及了。這一運動的最有力推動者,正是戴爾·卡耐基先生。他比任何其他人聽過、評論過更多的演講。在利普萊寫的《信不信由你》這本書中,作者曾提到卡耐基評論過15萬場演講。如果你還是感到不清楚的話,就請算一算這個數字代表了什麼;自從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以來,卡耐基先生幾乎每天都聽一場演講;或者換一種說法,卡耐基聽過的所有演講,如果每個人只講3分鐘,那么卡耐基也要日夜不停地聽上整整一年。
戴爾·卡耐基的人生道路歷經挫折,這也有力地證明了一個道理——富有創新思想和滿腔熱情的人,將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
卡耐基出生在密蘇里州一個小村莊,距離鐵路有10英里遠。卡耐基在12歲之前從來沒有見過電車,可是現在已經46歲的他,從香港到哈摩費斯特,足跡已經遍及了全球。有一次他還到了北極附近。
這個來自密蘇里州的孩子,曾幫別人摘草莓、打野草,但每個小時才掙5美分。可是他現在給美國各大公司的高級職員進行培訓時,一分鐘的報酬卻是以前的20倍。
這個鄉下孩子以前曾替人放牛,但他後來應威爾斯親王的邀請,到達了倫敦,在眾人面前顯示了他的才華。然而,他最初在眾人面前演講,接遭到五六次挫折,後來他成為我的私人經紀人。我的成功,也主要歸功於他主持的培訓。
卡耐基年輕的時候,不得不為接受教育而奮鬥。由於他家所在的地區厄運不斷:船被洪水漂走、船也經常因為相互碰撞而沉入河底、河水泛濫而導致顆粒無收、豬染上瘟疫死亡……這一切還都不算,銀行也逼上門來,要把卡耐基一家趕出家門,好沒收被抵押的房子。
於是,老卡耐基只好賣掉農場,遷到密蘇里州華倫斯堡州立師範學院附近,又在這裡購置了一個農場。由於卡耐基沒錢在鎮上居住,因此他每天都要回農場住,第二天早上騎馬走3英里路去上學。回家時,他還要乾擠牛奶、伐木、餵豬的活,晚上則在昏暗的油燈下學習拉丁文,直到眼睛困得睜不開為止。
即使卡耐基在午夜時才上床睡覺,他也必須將鬧鐘定在凌晨3點。因為他父親養了一種良種豬,小豬仔受不住嚴冬的夜晚,每天凌晨3點鐘都要餵一次熱食才能禦寒,所以只要鬧鐘一響,卡耐基就得起床去餵小豬,然後再把它們抱回爐灶邊溫暖的地方。
在州立師範學院的600名學生中,只有五六個人沒有在鎮上住,戴爾·卡耐基就是其中之一。他每天下午必須騎馬趕回農場去幫助父親幹活。當時,卡耐基窮得只能穿一件很窄很小的衣服,褲子也很短,這使他感到了羞恥,並產生了嚴重的自卑心理。於是,他立志要出人頭地。很快他就發現,在學校中名望最高的人,一般都是那些足球隊員和棒球運動員,此外還有在辯論和演講中獲獎的人。
他知道自己沒有體育天賦,於是決心在演講方面出人頭地。為此,他做了好幾個月的準備,在馬背上練習,擠牛奶時也不放棄。有一次,他爬上一個大草堆,一個人手舞足蹈地大聲演講,連附近的鴿子都被嚇得飛走了。
然而,儘管卡耐基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起初還是接連遭受失敗。當時卡耐基只有18歲,正處於人生中極其敏感,而且情緒極易波動的年齡。他對自己失望到了極點,甚至想到了結束生命。但事情隨後出現了變化——他開始在演講中獲勝,後來幾乎每次都能贏得對手,連以前那些曾指導過他的同學也都敗給了他。
大學畢業後,卡耐基開始在內布拉斯加州的西部和懷俄明州的東部地區上成人大學的函授課。他的激情和活力無窮無盡,但他的事業似乎並沒有什麼進展。他有些失望,有一次大白天竟然躺在賓館的床上痛哭流涕。
卡耐基希望回到原來的學校,以擺脫生活的冷酷和無情。但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他決定去奧馬哈尋找另外的工作。但他沒有錢買火車票,於是找到一個貨車司機,和對方談好條件,一路上為對方餵養兩車廂的野馬,讓對方免費帶他到奧馬哈。到了那裡之後,卡耐基找了一份推銷鹹肉、肥皂和豬油的工作。
由於他的銷售區經濟很不發達,所有的東西都很難推銷。他一路上搭便車或騎馬,晚上乾脆就睡在簡陋的旅舍中。只要有時間,他就閱讀推銷方面的書,並學習如何收賬。當一家客戶無錢支付賬款時,他就採取變通的方法,從這家店鋪拿了19雙鞋,賣給鐵路局的人,然後把錢寄給公司。
卡耐基經常每天要走上百里路。每當他搭乘的貨車停在一個地方裝貨或者卸貨時,他就去鎮上向人推銷,能成交幾份訂貨單。當貨車即將啟動時,他又急急忙忙趕回車站,跳上正在開動的貨車。他就這樣幹了兩年,把一個幾乎沒有什麼銷售利潤的地區變成了全公司利潤最高的地區。公司老闆見卡耐基工作努力,有意提拔他,但他拒絕了老闆的好心,還辭職不幹了。
辭職之後,卡耐基又來到紐約,到了美國戲劇藝術學院求學,並在戲劇《劇團的寶麗》中扮演過哈里特博士。但卡耐基並沒有演戲的天才,他不久也知道了這一點。於是,他又重操舊業,乾起了推銷,不過這次是為派克公司推銷卡車。
但是卡耐基完全不懂機械,對推銷也毫無興趣。他過著很不愉快的日子,每天不得不強迫自己去推銷卡車。然而,他又非常渴望有時間讀書,能寫出他曾在師範學校計畫要寫的書。於是,他又放棄了推銷工作,專門從事寫作,只靠在夜校教書掙來的一點錢維持生活。
卡耐基能在夜校教什麼課程呢?他回顧過去,發現自己在大學時代接受的當眾演講方面所受到的訓I練帶給他的信心、勇氣、鎮靜以及為人處世的能力,比大學其他所有的課程對自己的幫助都更大,於是他竭盡全力說服了紐約青年基督教協會,讓他為當地的商業界人士開設一門演講課。什麼?這簡直太荒謬了!讓商人也成為演講高手?學校非常清楚這樣做的結果,因為他們以前也開過這類課,可是沒有成功的先例。不過學校總算答應了卡耐基,但拒絕付給他固定的報酬。卡耐基就和學校約定,如果有利潤的話,他將按開課所得到利潤的一定比例來抽取佣金——結果,他每個晚上開課所賺的錢是3美元,而不是原來固定的2美元。
隨後,這一課程越開規模越大,而且其他城市的青年基督會也知道了此事。不久,戴爾·卡耐基就聲名遠揚,當起了巡迴演講訓練導師。他經常往來穿梭於紐約、費城、巴爾的摩之間,後來又到了倫敦和巴黎。
由於前來上課的商業界人士都認為,他們以往接觸過的這方面的教科書都太教條了,根本不實用。因此卡耐基坐下來認真思考,並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和體會,寫了《人性的弱點——如何影響他人並贏得朋友》,這本書後來成了美國所有青年基督會、銀行聯合會,以及全國信託協會的正式教材。
戴爾·卡耐基說,任何人一旦生氣之後,就會言辭巧捷,變得很會說話。他說,如果你在鎮上一拳打倒一個最笨嘴笨舌的人,他會立即站起來與你理論一番,而且一點都不亞於第一流的演講家。他認為,無論什麼人,如果有足夠的自信,而且內心有表達的>中動的話,那么他一定會說得十分動人。
卡耐基認為,培養自信的最佳方式,就是做平時不敢做的事,從而獲得成功的經驗和體會。因此,他每次上課時,都會讓每一個學員開口說話。聽課的人都有相似的困難,都不敢當眾演講。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從不會相互取笑。經過卡耐基的訓練,他們逐漸培養起了勇氣、信心和熱忱,並將這些內在精神融入到他們的談話當中。
戴爾·卡耐基不僅僅是在開演講課,他更主要的是在幫助人們克服恐懼心理,培養自信和勇氣。在參加這門課程的商業界人士中,不少人已經有30多年未走進教室,他們當中大部分人最初都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向卡耐基交付學費的,因為他們希望能夠立即獲得實效,而且第二天就能用於商業談判或當眾演講中。
針對這種情況,卡耐基必須追求快速實效的演講方式。結果,他開創了一套獨特的,融演講、推銷、為人處世和實用心理學於一體的教育方式,開創了一門非常實用而有意義的課程。由於這門課程是如此管用,有些人竟從上百英里遠的地方開車專程來上課,甚至有一個人每周都從芝加哥趕到紐約來聽課。
哈佛大學著名教授威廉·詹姆斯說,普通人只利用了他潛能的十分之一。戴爾·卡耐基開設的這門成人教育課程,其目的就是真正幫助商業界人士發揮他們的潛能。卡耐基成功了,他也因此而享譽全世界,被譽為除了自由女神之外,“唯一能代表美國的人”。

文摘

第一篇 當眾演講的基本原則 
 第1章 快速獲得當眾演講的技巧
1912年,“鐵達尼號”巨型海輪沉沒在北大西洋冰海。正是在那一年,我開始教授當眾演講這門課程。如今,已經有50多萬人畢業了。
當眾演講的第一堂課是示範表演。我每次都先請一些學員上台,對大家講述他們自己選這門課程的原因,以及期望從這一課程訓練中學到什麼。儘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說法,但大多數人的原因和基本需求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面對眾人講話時,我覺得渾身不自在,總擔心自己會說錯話。這種想法使我不能集中精力思考,不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有時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我希望通過成人教育和學習,增強自信心,能隨心所欲地思考問題,邏輯清晰地歸納自己的思想,並信心百倍地當眾演講,或在商業場合和社交場合侃侃而談。思路清晰而又不乏語言魅力。”
這些話聽起來不覺得耳熟嗎?我想許多人都曾有過這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吧。演講時,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口若懸河,侃侃而談,令人折服,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他們即使花再多的錢也願意。現在,你也正在翻開這本書,說明你也同樣希望獲得這種演講的能力。
我猜想你一定會問:“卡耐基先生,你真的認為我能培養自信,面對眾人,而且能夠口齒流利地對別人作演講嗎?”
說實話,我這一生的精力幾乎全都用於幫助人們消除恐懼、培養勇氣和增強自信心了。在我的培訓班上發生的種種奇蹟,可以說能寫出幾十本書。因此,你問的問題不在於我是否“真的認為”,而是你一定要根據我書中的方法和建議,堅持練習,那么你就一定能夠做到。
為什麼站在眾人面前就不能像獨自坐在家裡那樣冷靜地思考呢?為什麼當著眾人站起來演講,你的胃部就會疼痛,身體就會不停地發抖呢?難道這些問題我們都不能克服嗎?事實上,只要接受正確的訓練,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克服的,你完全可以消除面對聽眾時的恐懼,並充滿了自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