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丹青:細讀中日藏唐宋元繪畫珍品》

《千年丹青:細讀中日藏唐宋元繪畫珍品》

《千年丹青細讀中日藏唐宋元繪畫珍品》是2010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第1版(2010年10月1日)
平裝:317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301178573,9787301178577
條形碼:9787301178577
商品尺寸:24.6x17.8x2.8cm
商品重量:816g
ASIN:B004CCQVSM

內容簡介

千年丹青:細讀中日藏唐宋元繪畫珍品》內容簡介:唐宋元七百五十年的歷史時期,是中國古典繪畫成長、成熟並走向繁盛的輝煌時期,各種典範性的風格和樣式,不斷地被創造和衍生出來,其間開宗立派的名家,被後世畫家奉為圭臬和基點,後人遵從這些規範,並根據時代的需求和個人的才情,不斷生髮、變革和創新,推出新的範本,從而使中國繪畫掀起一波又一波師古開新的浪潮。
日本和中國幾大博物館聯袂舉辦之“千年丹青——日本中國藏唐宋元繪畫精品展”,全面地展示了唐宋元中國繪畫發展之恢宏脈絡。

編輯推薦

《千年丹青:細讀中日藏唐宋元繪畫珍品》是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目錄

丹青朗照唐宋元
再現經典繪畫的華彩
宋元繪畫在日本的融入及與東亞的關係
早期中國畫在日本——個“他者”之見
唐代繪畫的藝術成就及其典範性
梁令瓚《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
傳唐王維畫《伏生授經圖》的畫裡畫外
地誌學研究與《閘口盤車圖卷
一去百斜:複製、變化,及中國界畫研究中的若干基本問題
讀碑窠石圖》——繪畫主題的嬗變
米友仁《遠岫晴雲圖
從馬麟《夕陽秋色圖》談南宋的宮苑山水畫
溪山無盡——上海博物館藏《溪山圖卷
《三高游賞》與《右軍書扇》
破解《二祖調心圖軸》之謎
禪會與南宋的視像:梁楷的《八高僧圖》
《十王圖》札記
地獄的官府風貌
李迪《雪中歸牧圖》主題之再商榷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卷》考略
入山始得真面目——孫君澤《雪景山水圖》及一些相關作品
從江西到日本元代隱逸畫家羅稚川1及其《雪江圖》
”錦帶功曹”為何褪色——王淵《竹石集禽圖》及元代竹石翎毛畫風與時風之關係
附錄
後記

後記

公元2010,歲在庚寅,仲秋之初,中日所藏唐宋元繪畫珍品匯於海上,賞鑒品讀,蔚為盛事。一時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海內域外諸家,雖無列坐其次,流觴曲水之興會,亦足以觀藝苑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遊目騁懷,極神交之娛,暢敘幽情。拈題屬文,或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或如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或取諸懷抱,因寄所託;或鉤稽繁引,考訂沉浮。取捨萬殊,靜躁不同,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則快然自足。
囿於諸因,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然遣興涉獵,即可於前幅卷尾邂逅先賢巨擘,舊雨新知。同道中人,或有抱憾爽約之長者,萍蹤四海之高士,亦倏忽現身於字裡行間。高山流水,伯牙子期,蓬山遠隔,終心有靈犀。
筆墨丹青,千年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然睛隨事遷,百代不絕。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故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文摘

唐代占據主流地位的青綠山水畫,在五代、北宋繼續發展,而濫觴於唐中期的水墨和淺設色山水畫,在北宋初年取得飛躍的發展,並出現了不同地域性的山水畫風格。長江以北中原地區,以唐末荊浩和繼後的李成、關仝、范寬三家為代表人物,構成中原山水畫系,郭若虛評為“三家鼎峙,百代標程”。李成的作品在宋代已很罕見,北宋末書畫鑑賞家米芾僅見二本半,欲作“無李論”。但是他的技法和創造的寒林平遠山水圖式,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歷來被定為是李成手筆的《讀碑窠石圖》【圖9.1】,經當代學者考釋,認為應為元代李郭傳派畫家的摹本。然而圖中平遠景物的布局和筆法穎利、樹如蟹爪的勾法,都是李成的典型作風,由此可探討李成畫風的傳承脈絡。
三家之中,李成的傳人較多,其中神宗時宮廷畫家郭熙,繼承李成而自放胸臆,形成宮廷山水畫的一個重要流派,遂在北宋後期占據山水畫壇主流地位,畫史上並稱“李郭”。北宋雄偉山水風格,至郭熙、王詵,已漸漸導向了雄渾與秀潤兼具、寫實與抒情交融的境界,此畫風一直流衍至北方的金代。
郭熙傳世作品較多,他的《幽谷圖》【圖1.7】,得李成“淡墨如夢霧中,石如雲動”的畫法,崖谷和遠岫淡墨皴染,濃墨勾勒老樹,遠隱近顯,產生深遠的空間感,顯見他筆精墨潤的老到功力。
北宋前期另有一位畫家燕文貴,長於山水,並能作人物、界畫,他的山水畫布景繁密,景物萬變,筆墨細碎清潤,有“燕家景致”之稱。傳世之《江山樓觀圖卷》【圖2.7】,雖然有學者認為有後人補摹痕跡,或為南宋人摹本,然而布景之繁密,筆墨之精緻,展現了燕家畫派的藝術特色。另一件《溪山圖卷》,山巒連綿不絕,山腰古剎崔巍,峰巒間雲靄繚繞,山下溪流宛曲,其間點綴小橋、水榭、亭子、漁舟,景物布局接近燕家景。筆墨秀勁圓轉,皴筆細密宛曲,將燕文貴細碎清潤的特徵更加規則化,是南宋燕文貴傳派之作。
胡舜臣畫於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的《送郝玄明使秦圖卷》【圖1.8】,是一幅早期的送別山水圖。胡舜臣追隨郭熙畫風,圖上松樹平偃的形態近郭熙,然圓渾正面的峰巒、短促的皴筆吸收了范寬的技法,故為融合各家技法的新格。而圖中山巒布置成對角線分列,可看作是南宋山水畫風的濫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