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

《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

《十八歲時給我一個姑娘》是馮唐的一部小說。由萬卷出版公司於2010年4月出版。敘述的則是中學生活的情愛斷代史。記錄作者在八十年代初的北京最初接觸暴力和性時的感覺。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十八歲給我個姑娘》2004年就在網上迅速竄紅,並且廣為流傳。

《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

整部小說以散文的筆觸,講述了“我” (也就是文中“秋水”)在青春期的躁動中迷戀一個叫做朱裳的姑娘的故事。作者試圖通過自己的描寫,生動細緻地刻畫出一個處於青春期的男孩內心裡那種熊熊燃燒的感覺。
作者馮唐在此盡顯他的文字才華,妙言趣語寫得雜花生樹,大段語言和旁白推著人向前走,好看的東西太多,使得讀者常常需要回翻幾頁,以加深印象,去回憶前面都講了些什麼。
但不管如何,《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都是一本不得不提起的小說,哪怕只是因為它的好玩有趣。

以下為魯迅文學研究院的評價——
作品旨在對青春期少年的性心理和逆反心態進行探求和剖析。
風格奇巧,語言幽默,對作品的藝術把握到位。足見作者內力深厚。
在摹寫社會陰暗面、青少年邪促心理及逆反行為時,由於作品本身濃郁的誇飾風格及其因此帶來的欣賞筆調,容易在未成年的讀者群中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作者簡介

馮唐馮唐

馮唐,七十年代初生於北京。始終惑于美人、金錢與文字。高中畢業後考入醫科大學,研析人體八年,獲醫學博士學位。跑到天下最富足、平庸與勢利的國家研修金錢二年,獲MBA學位。從《紅樓夢》讀到《金瓶梅》,從《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讀到《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十幾年烹文煮句至今。如今落得多謀少斷、好色貪杯、博而無用。於是在讀了二十二年書之後,找到第一份工作,就職於世上聲名最盛的管理諮詢公司,掙大把洋錢在北京花,被迫過上了體面生活。於是一個朋友說:“馮唐,醫術三流,做生意二流,討美人歡心一流。至於文章,必能橫行天下。”我的勸告是,別聽他們胡說,你自己讀。已出版長篇小說《萬物生長》散文集《豬和蝴蝶》,即將出版長篇小說《北京北京》和長篇小說《歡喜》。

創作談

從時間上說,這篇東西是《萬物生長》的前傳。從內容上說,與《萬物生長》沒有任何關係。之後會寫一篇《萬物生長》的後傳,寫一個從北京到美國,混不下去再從美國回到北京的庸俗愛情故事,題目暫定為《北京北京》。

《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的寫作動機非常簡單,在我完全忘記之前,記錄我最初接觸暴力和色情時的感覺。

那時候,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激素分泌正旺,腦子裡又沒有多少條條框框,上天下地,和飛禽走獸最接近。但是,這些靈動很快就被所謂的社會用大板磚拍了下去。雙目圓睜,花枝招展,眼見著轉瞬就敗了。有了所謂社會經驗的我,有一天跑到南京玩,偶然讀到朱元璋寫莫愁湖勝棋樓的對子:“世事如棋,一著爭來千古業;柔情似水,幾時流盡六朝春。”當下如五雷轟頂:又被這幫老少王八蛋們給騙了,朱元璋的對子白話直譯就是:控制好激素水平,小心安命,埋首任事,老老實實打架泡妞。朱元璋是混出名頭的小流氓,聚眾滋事,娶醜老婆,殘殺兄弟,利用宗教,招招上路而且經驗豐富,他的話應該多少有些道理。

那時候,在北京晃蕩,最常見的一個漢字就是“拆”。刷在牆上,多數出自工頭的手筆,白顏色的,平頭平腦,字的周圍有時候還有個圈,打個叉。“拆”不是“破”,“拆”比“破”複雜些,不能簡單地一刀捅進去,需要仔細。本來想抓來做書名,反映當時的活動和心情。但是出版者嫌名字太平,而且也被一些現代藝術家反覆使用,既不抓眼,又不原創,於是算了。

那時候,聽崔健的歌,看他一身行頭,像動不動就號稱幫我打架的大哥。記得他有一句歌詞,說有了一個機會,可以顯示力量,“試一試第一次辦事,就像你十八歲的時候,給你一個姑娘”。我感覺,改改,是個好的小說題目,決定拿過來用。

書摘

我早在搬進這棟板樓之前,就聽老流氓孔建國講起過朱裳的媽媽,老流氓孔建國說朱裳的媽媽是絕代的尤物。我和朱裳第一次見面,就下定決心,要想盡辦法一輩子和她耗在一起。

十七八歲的少年沒有時間概念,一輩子的意思往往是永遠。

“你現在還小,不懂。但是這個很重要,非常重要。你想,等你到了我這個歲數,你沒準也會問自己,從小到大,這輩子,有沒有遇見過那樣一個姑娘,那臉蛋兒,那身段兒,那股勁兒,讓你一定要硬,一定要上?之後,哪怕小二被人剁了,镟成片兒,哪怕進局子,哪怕蹲號子。這樣的姑娘,才是你的絕代尤物。這街面上,一千個人里只有一個人會問這個問題,一千個問這個問題的人只有一個有肯定的答案,一千個有肯定答案的人只有一個最後乾成了。這一個最後乾成了的人,幹完之後忽然覺得真他媽的沒勁兒。但是你一定要努力去找,去乾,這就是志氣,就是理想,這就是牛逼。”

目錄

序言
1. 朱裳
2. 私塾教育
3. 抓女流氓
4. 十萬個為什麼
5. 老流氓孔建國
6. 母蛤蟆的腰
7. 耶穌和孔丘
8. 女特務
9. 李自成貂蟬
10. 暖水瓶和啤酒
11. 閹了司馬遷
12. 《武經總要》
13. 紅袖招
14. Thank you,撒泡尿
15. 小腿燦爛
16. 丫嘴唇真紅
17. 《龍虎豹》
18. 申請書
19. 翠兒
20. 真絲紅褲頭
21. 別看我長得像個殺豬的
22. 脈管
23. 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24. 永延帝祚
……

書評

馮唐這書我是早就注意著了,但沒有太高的關注度,所以也就放著。直到看到江姐的推薦,才跑去翻了看了。
如馮唐自己所說的,這本書只是懷念他的青少年時期,一個紀念罷了。怕再過些年,就寫不出這些文字了。而事實上也是這樣的吧。那些少年心性,那些沸騰過的熱血,那些面容鮮活的人,我可以從他的文字中看到,看到那樣的一個少年。他寫這本書的時候,又有多少回憶湧上心頭,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再過個幾年,再來回憶那一段年少的話,言語間會添上許多滄桑的吧。
至於寫作此書的目的,馮唐說是為了尋找一種快感。回憶的快感,寫作的快感,語言的快感。我相信他找到了,我能體會到。
但我不認為,我能真正體會得完全。這是因為他的男性身份所決定的。
那個年代,不,或者說每個年代,男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況其實都是相似的。沒有寫給女人看的言情小說那樣美好純淨。如書後評論所言,反映出的是青春期少年的一些性心理以及邪促思想。這些內容能讓大部分的男人心有同感繼而惺惺相惜,這是男人必經的成長過程。然而身為女性,對於這些嚴格來說的確是挺齷齪的事,怎叫人心平氣和接受得了?直接嫌惡地扔開才是普通女讀者的反映吧。個人而言,我能接受,卻沒辦法體會。有的部分,關於那個時候男生的一些崇拜、討論、友情、言辭等,是可以理解的部分,我的確也從這書中獲得了閱讀的快感。有時候,的確想拍桌喊爽,或者笑到沒形象,可是,我想馮唐想要的效果不止如此吧。
男人和女人的思維方式是有區別的。關注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理性思維跟感性思維男女各有偏重這是已經有科學證明了的,所以,在閱讀上,女性閱讀和男性閱讀也是不同的。女人看書,思維是傾向浪漫一點的。言情小說就是純粹的給女性閱讀的產物。渴望完美與浪漫,是女人在閱讀中想要獲得的感覺。所以,這也算一種心理潔癖吧。這樣的傾向性的閱讀方式,來閱讀這本小說,恐怕就要收到反效果了……事實上馮唐這書,可以說讀者定向只是男性。身為作者,他想取悅的只是男性讀者吧?因為所記錄的,都是他們自己成長過程中的秘密啊。基本上女人並不會喜歡這本書,而男人應該會讀得很高興吧?特別是70年代生的的男人們,跟作者一起緬懷青春。那是屬於男生的青春,所以,女生不妨繞道,繼續風花雪月。或者懷著好奇心來看吧,但不保證能完全了解箇中情懷呀。
馮唐這人很有意思,我是這么覺得的。他文字功底很強。真的非常強。語言流暢不說,一些描寫敘述,文字優美雋永,簡直跟這本書的風格完全不同,可是又不衝突也不矛盾,這樣的調和,能完成的確是功力。而且有些段子也還真是經典……喔活活活,比如某個遠在蹲的的地方的人,把MSN簽名改成“到黃昏點點滴滴”如何?桀桀桀……馮唐另外還有幾本書,有機會我會留意的。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