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你好》

《北京,你好》

《北京,你好》是一首風靡法國的歌曲。

本報駐巴黎記者 宋斌 

《北京,你好》《北京,你好》
發布時間:2005-09-3004:48 

來源:光明日報

《北京,你好》風靡法國

“隨著2008年奧運會的臨近,北京越變越漂亮了。”法中友協名譽主席王洲女士日前對記者表示,法國電視台播放的電視紀錄片《北京,你好》以不同視角向法國民眾展示了北京城的新面貌。

9月28日,法國電視1台紀錄片頻道在黃金時段播放了該紀錄片後,社會各界人士對中國奧運建設成就高度讚賞。此片由法國BLOW-UP廣播電視制
片公司製作,片長52分鐘,旨在介紹“北京奧運”的建設風貌和展示中國實施“人文奧運”新理念。該片以京劇畫面開場,隨後鏡頭轉到舊城區改造、文物遺產保護、風沙治理、民眾性體育健身活動和大眾學習外語等場面,展現了北京迎接奧運的軟硬環境,其中還孕育著濃郁的人文色彩。

“2008年奧運會是國際體壇的一大盛事,如何解決好大規模設施建設與文物保護的問題備受國際社會關注。”導演普斯密施先生強調,紀錄片向法國民眾展示了中國作為文明古國在人類遺產保護上所作出的努力。

針對有些西方人士指責“北京破壞傳統建築”和日本媒體渲染“北京沙塵暴影響整個亞洲”,該片報導了北京40%的胡同得到保護以及中國投資500億元人民幣,並與法國合作實施“藍天計畫”,治理風沙,且收效顯著。

法國電視紀錄片歷來享有國際盛譽,但長期以來對中國的報導過於片面。近年來,涉及中國主題的報導雖然逐漸增多,但往往缺乏深度。此間業內人士指出,《北京,你好》突破了舊框框,拍出了人文深度,客觀公正地展示了中國的開放面貌、首都城市規劃以及環保綠化、基礎設施現代化、文化遺產保護、民眾迎接奧運的精神狀態。片中的北京既現代又傳統,深受觀眾和電視媒體的歡迎。法國電視台負責人在觀摩完影片後決定提前將該片奉獻給國內觀眾,並同意在不同時間段重複48次播放。

法國國家影視中心認為,該片的攝製技術與表現方式均“體現了歐洲與法國創作藝術的特點”。目前法國教育部資料中心承接了該片在歐美電視媒體的發行工作,並完成了英文版本,並表示將向法國所有的學校推廣這部紀錄片。

據巴黎法中友協副主席郭凝介紹,在今年坎城舉行的“彌普”國際電視節目交易會上,《北京,你好》深受西方電視媒體的歡迎,有60家歐美電視台與法國洽談播出事宜,法國權威性專業影視周刊《銀幕總體》對此作了專題報導。今年7月在法國馬賽舉行的“索尼—賽德”國際紀錄片博覽會上,該片在1497部片子中位居最受歡迎紀錄片榜首。

製片人熱吉先生表示,希望能儘快趕赴上海,把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籌備情況展現給法國和歐洲觀眾。(本報巴黎9月29日電)

電視紀錄片《北京,你好》今秋將在歐美熱播

本報巴黎電記者陳志萱報導據介紹,“北京,你好”電視紀錄片已在法國電視二台和三台播出過片斷,產生了積極效果,將於10月15日、16日、28日和11月1日在法國電視一台播出。

該片長52分鐘,以中國文化的奇葩————京劇畫面開場,從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到舊城區改造和現代化建設,從2008年奧運會到民眾性的體育健身活動,從治理風沙到大規模

綠化,從國家大劇院的建設到六環線和捷運規劃,從書店到退休人員學習外語,真實地展現了北京充滿活力、日新月異、蒸蒸日上的景象。針對西方指責“北京破壞傳統建築”和日本媒體宣傳“北京的沙塵暴影響了日本和整個亞洲”,攝製組採訪了北京有關部門,拍攝了北京保護40%的胡同、國務院投資500億元人民幣治理風沙、與法國合作實施“藍天計畫”等畫面,對上述問題作出了回答。

該紀錄片由普斯密施導演,法國廣播電視製片公司攝製。為能有更多的西方電視觀眾收看,該片在歐美電視媒體的發行工作交給法國教育部教材資料中心,並於今年5月上旬完成了英文版。法國國家影視中心認為,該片的攝製技術與表現方式均“體現了歐洲與法國作品的特點”。法國教育部資料中心與攝製組共同設計的海報則展示了中國文化的特點,採用寫實(天安門)、抽象(高樓大廈)、理想幻景(燈光照耀下的五星紅旗),畫面融進了北京的傳統、現代與未來。

據巴黎法中友協副主席郭凝介紹,在今年4月坎城舉行的“彌普”國際電視節目交易會上,“北京,你好”深受美、加、澳、亞電視台的歡迎,有42家歐美電視台與法國教育部教材資料中心聯絡洽談播出事宜,法國權威性的專業影視周刊《銀幕總體》對此作了報導。今年7月在法國馬賽舉行的“索尼—賽德”國際紀錄片博覽會上,該片在1497部片子中排列最受歡迎的紀錄片榜首。德、瑞、加國家電視台等18家電視台接洽承播事宜。從今年秋天開始,該片將在世界廣泛傳播,預計收視觀眾將以上億計。

相關詞條


相關資料

視頻:http://v.ku6.com/show/SmDECw6TW3l6DGu6.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