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

《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

有林奕華導演的一部與2007年12月21日-2007年12月28日在中國兒童劇場上演的戲劇作品。

《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
時間:2007年12月21日-2007年12月28日
場館:中國兒童劇場
票價:80/180/280/380/500/
購票熱線:010-64169990
010-64170058
原著:福樓拜
導演:林奕華
出品:非常林奕華

作品內容

林奕華戲劇作品《包法利夫人們》全名《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根據福樓拜的小說《包法利夫人》改編,講述了現代台灣社會名流“包法利”夫人們的恩愛情仇和物慾生活,而劇中自詡比“許純美”還“許純美”的包法利夫人、男性版的“瓊瑤”、男人扮演的“林志玲”都充滿了幽默又發生深思。
150年前,小說家福樓拜在法國諾曼第的報紙上讀到一則新聞,一位名叫戴爾芬·德拉瑪的女子,由於婚姻生活乏味,大量借貸來濫買服裝和家用物品,而且還有婚外情,結果她因為承受不了情感和經濟的雙重壓力,而吞食砒霜自殺。德拉瑪夫人身後留下了一位年幼的女兒,以及擔任醫療員、備受當地居民和病患敬愛的丈夫。德拉瑪夫人的故事構成了後來《包法利夫人》小說主要結構。福樓拜筆下的道德、消費、欲望和死亡主題發人深思。
150年後的包法利夫人們活在香港,在台灣,在大陸,尤其在經濟社會急劇變遷的大陸,表現的尤為明顯,構成了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而林奕華則是把包法利夫人放到了現代,通過現代大家所熟悉的社會名流和名女人,來塑造我們今天的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們》這部話劇舞台設計簡潔,明亮,燈光柔和並富於變化,充滿現代感,更像一個大學教室。在優雅的音樂聲中,它根據劇情和場景的變化,充當了許多不同的場所,既是教室,又成了演播室,攝影棚甚至百貨公司……空間隨著演員的表演而變化,但功能和主題永遠都是一樣。
演員們會選取一段自己最喜歡的小說《包法利夫人》的段落閱讀,這些閱讀在德彪西的音樂下巧妙穿插在每一段小故事後,將觀眾從幽默和搞笑中拉回思考空間,如此反覆,逐漸將全劇推向高潮。
《包法利夫人們》的十五堂課
(序) 法文課
1、空虛 等待舞會的名媛心情
2、幸福 理想丈夫的深情贈予
3、名門 肥皂劇的發源地
4、愛情1 好情人 他很小,但是他很溫柔
5、愛情小說 求求你,虐待我
6、美麗 我美麗,但我沒有錯
7、欲望 舞娘
8、愛情2 壞情人 女人不壞,男人不愛
9、性福 就躺著
10、愛瑪對愛瑪 女人愛把女人當鏡子
11、快樂 販賣愛情
12、道德 男人更壞,女人更愛
13、遺恨 從金盞花唱到揮別
14、死亡 包法利夫人回來了
15、命運 當丈夫遇上情夫

導演介紹

編導超過40部劇場作品,包括《萬世歌王》《東宮西宮》《大娛樂家》(梁詠琪主演)、《半生緣》(劉若英主演)、《快樂王子》(吳彥祖主演)、《戀人絮語》(黃耀明、許如芸主演)等,題材涉及青少年文化、教育、娛樂、政治、性別。近年亦致力通過舞台、教育及寫作,探討什麼是快樂和自我。未來四年會改編中國四大名著,創作全新的舞台作品,2006年底與台北兩廳院合作的《水滸傳》是第一階段。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