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

《出神》

《出神》分為兩部分——“散”和“文”。“散”的部分比較有特色,寫的非常自由,沒有任何預設的形式制約,能夠最真實的表達本來就隨意偶然的感觸。不試圖“成文”,不試圖得出“結論”,缺少讀者意識,是純粹的“私寫作”,帶有喃喃自語式的真摯和親切。以這樣“自戀”的方式贏得那么多讀者,這是令作者也感到極其驚喜。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出神》《出神》

《出神》分為兩部分——“散”和“文”。“散”的部分比較有特色,寫的非常自由,沒有任何預設的形式制約,能夠最真實的表達本來就隨意偶然的感觸。不試圖“成文”,不試圖得出“結論”,缺少讀者意識,是純粹的“私寫作”,帶有喃喃自語式的真摯和親切。以這樣“自戀”的方式贏得那么多讀者,這是令作者也感到極其驚喜。
自由的寫作是最嚴肅的寫作。由於完全是為了讓自己滿意而寫,“散”文字是作者最為用心的作品。純粹從文字和生命體驗準確呼應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到目前為止作者自己最為滿意的作品。其中包含了作者自己對文學的理解。
這些篇章看起來彼此無關、各自偶然,但是通篇讀來,氣息相通,可以觸摸到作者真實深處的精神生活。
這是在可展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真誠,在一個也許不夠廣大的人群中,這種真誠具有其特別的感染力和傳播力。
“文”的部分選自2001年以來給媒體寫的稿。
相對於“散”部分,自然有其拘謹之處。作者從業以來在媒體發表了近一百萬字的文字稿件,包含了從時政評論、到文化評論、到娛樂評論、再到心理專欄、生活感悟等許多方面的內容。在這一百萬字中選出的兩萬字,挑選的標準是,最誠懇、最未受文體和讀者意識束縛的那些稿件,作者在當初寫作時感到了滿意和舒暢的那些稿件。因此,所選的兩萬多字的稿件,與“散”文章的氣息是和諧的,並且與之形成有趣的對照,“文”與“散”的對照。

作者簡介

劉天昭清華大學建築系1996級,原《南方都市報》社論主筆,牛博網作者。

媒體推薦

在《南方都市報》寫社論的劉天昭,大學是在清華學建築的,剛知道這點,為她的跨界之大而吃驚,而社論寫得風生水起之後,她又辭職去國外讀書了,仿佛她的生活是由不同的材料構成的,她部落格里的文字又是另一種形態:細膩、暖和、自得其樂,還有一點尋覓之中的恍惚,像雪地里的一直狐狸,看了多年她的各類文字之後,才慢慢意識到,也許劉天昭正在追求她的自我建構,她是自己的建築設計師,她在準備各種物料,從不同的角度畫出自己,這座建築正在生長,從這本書你可以猜到將來完工時的美麗景象。——連岳
在同樣愉悅的閱讀體驗里,有一些比另外一些奢侈一點,看懂天昭的文字和情懷就屬於這一點。——羅永浩
我覺得天昭寫的是靈光、詩意,偏又和世俗興致混合在一起,她太知道自己是生命,孤身一人,來到地球,心底寂靜,落落自賞。這些文字聰明、優美、動人,又蒙著一層雅致的灰調子,就像一個紅色原子混在褐色原子裡頭,就不告訴別人自己與眾不同、了不起——你們本該知道。——李海鵬

有才華的人很多,但有才華到極力克制才華的人不多,天昭是其中一個。天昭的文字畫面感極強,她迷戀細節,她簡直就是通過對細節的緩慢描畫來轉移人們的注意力,使他們聽不到她轟鳴的才華。所以讀她的文字幾乎像是玩智力遊戲,只有耳聰目明的,才能在她貌似瑣碎的文字里,找到光芒四射的寶石。她大約覺得,挑戰讀者的智力,比操控他們的情緒,更能表達對他們的敬意。——劉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