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花》

《凌霄花》

皺縮蜷曲,完整者長約5厘米。萼簡長約2厘米,暗棕色,萼齒先端不等5裂,萼筒基部至萼片齒尖有5條明顯的縱稜線。


《凌霄花》
菜譜名稱 凌霄花
所屬菜系 其它菜系
基本特點 治病
基本材料 凌霄花,赤芍,丹皮,紅花,桃仁,當歸,生地,歸尾,白蘚皮,荊芥,防風,甘草,雄黃,白礬,黃連,羊蹄根,天南星
[別名]紫葳花上樹蜈蚣花、倒掛金鐘。
[來源]紫葳科植物凌霄的花。
[採制]夏、秋季花盛開時採摘,曬乾或低溫乾燥。
[性狀]多皺縮蜷曲,完整者長約5厘米。萼簡長約2厘米,暗棕色,萼齒先端不等5裂,萼筒基部至萼片齒尖有5條明顯的縱稜線。花冠黃棕色,先端5裂,裂片半圓形,下部聯合呈漏斗狀,表面具棕紅色細脈紋。雄蕊4,著生於花冠上,二強,花葯個字形,花柱1個。氣微香、味微苦而略酸。
[化學成分]含芹菜素、B-谷甾醇等。
[性味]性寒,味甘、酸。
[功效]行血祛瘀,涼血祛風。
[主治]經閉,症瘕,產後乳腫,風疹發紅,皮膚瘙癢,痤瘡。
[實用驗方]
1、治瘀血阻滯,月經閉止,發熱腹脹:凌霄花9克,赤芍15克,丹皮9克,紅花6克,桃仁9克,當歸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2、治久病瘧母,肝脾腫大:凌霄花9克,蟅蟲9克,鱉甲10克,大黃10克,紅花6克,桃仁9克,當歸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3、治血熱風盛的周身癢症:可單用凌霄花9克,水煎服;或用散劑酒調服;或凌霄花9克,生地30克,赤芍10克,歸尾9克,白蘚皮10克,荊芥9克,防風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4、治皮膚濕癬:凌霄花9克,雄黃9克,白礬9克,黃連10克,羊蹄根10克,天南星10克。研細末,用水調勻外擦患處,每日3次。
[用量用法]內服3-10克,水煎;或研細末外用。
[文獻參考]
1、《神農本草》:“主婦人產乳余疾,崩中,症瘕,血閉,寒熱羸瘦。”
2、《滇南本草》:“祛皮膚瘙癢,消風解熱。”
3、《本草綱目》:“凌霄花及根,……手足厥陰經藥也,能去血中伏火,故主產乳崩漏諸疾,及血熱生風之證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