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時以外》

《八小時以外》

本刊主要刊發紀實性的人間真情故事,感悟人心、人性、人生,傳達親情、愛情、真情。本刊文章被眾多文摘報刊轉載,或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在讀者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八小時以外》雜誌已成為熱銷的大眾讀物,一人購買,全家爭相傳閱。

基本信息

簡介

《八小時以外》八小時以外》
《八小時以外》是一份綜合類月刊,由中國天津人民出版社主辦,是中國最有影響刊物之一,頗具知名度,年銷量高居不下,以刊發大眾化,貼近生活的故事、紀實文章著名,聚焦社會大事,展示生命細節,演繹了許多平凡人的命運悲歡,集紀實性和趣味性於一身,深受讀者歡迎,成為國內名副其實的大型讀物。
《八小時以外》極具生命關愛意識,刊發許多社會案件,婚姻、家庭、情愛故事,其報導面之廣之深,令人驚嘆,內容雅俗共賞,非常引人入勝,是不可多得的一份好讀物。

欄目介紹

《八小時以外》《八小時以外》

所設欄目具有社會紀實特色,“個案人生”記述了許多社會案件中的人生百態;“人物之頁”欄目追蹤報導社會名人名星的焦點事件;“芸芸眾生”欄目則是平常老百姓的命運故事,反映了中國社會現狀的一面,令人震憾;
“記者出動”欄目以敏銳的視角報導現代婚姻、家庭中的情感困感;“握手漫談”欄目又把平凡人有趣的特別的經歷娓娓道來;“我不喜歡”欄目則刊發了許多觀念獨特的調侃短文,使人看後念念不忘。
《八小時以外》通過人間故事講述人間真情,以大幅度的社會紀實報導,反映了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是值得讀者關注的一本雜誌。

歷史成績

《八小時以外》雜誌於1980年創刊。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伊始,《八小時以外》便以獨到的人文關懷向讀者傳遞著那個時代的關愛、真情和感悟,在全國範圍內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的讀者,巔峰時期發行量達到140餘萬冊。並且和他們一起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20多年間,讀者們也實現了自己人生的華麗蛻變。

辦刊方向

讓讀者感動

《八小時以外》《八小時以外》

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刊物辦得熱鬧好看似乎無可厚非,但《八小時以外》在這種熱鬧紛紛的環境之下,依然堅持開卷有益的指導思想,追求一種健康、積極、有益的風格。翻開一些都市雜誌,“情感故事”這一板塊,都是時下生活類雜誌必不可少的眼球“殺手”,往往是恩怨越多,糾葛越雜,血腥越濃,生命危機越強,越能得到編纂者的青睞。可《八小時以外》在“好故事,好作者”的爭奪大戰中,還是守住了陣地,不讓含有任何低俗元素的東西登上版面。
曾有一位作者給雜誌寫了一個故事,因為故事寫的是一個有錢的女人和一個小她十歲的男人的情感經歷。雖然故事寫得很精彩,文筆細膩,情節動人,而且作者也是一位和他們有過多次愉快合作的資深作者,但他們還是下決心退了稿。因為他們覺得,對於情感這個永恆的話題,是只給讀者一個好奇或者偷窺,還是給他們一個信心一份純淨?是滿足於獵奇還是益人心情,是他們時時刻刻都要清醒面對的一個問題。他們堅信,“乾淨”的情感故事,是可以帶給讀者一份感動的。
在他們選擇的故事中,體現“愛心”是他們尤為關注的。在他們的選題中,有幾歲的女兒牽著盲人爸爸的手,十幾年走在尋醫與訴訟的艱難道路上的故事;有受助大學生回報資助者的故事;有著名魔術師表演時電鋸下捨命救妻子的故事……
天津有一對下崗夫婦,在醫院門口賣便當時,揀到了一個被遺棄的孩子,後來他們發現那是一個身有殘疾的孩子,於是他們抱養了他。得知這個感人的信息時,編輯立即前去追蹤採訪。當這個故事在雜誌上刊登之後,立即引起了反響。不僅天津衛視為此作了專門的訪談節目,湖南衛視專程到天津把那對夫婦請到演播室做了一期節目,並當場向那對可敬的夫婦捐了款。
《八小時以外》的編輯們相信,愛心是會傳遞的。講故事,傳愛心,道人生。如果雜誌留存和傳遞了愛心,那是他們最感欣慰韻事情。
《八小時以外》感動的不僅僅是讀者,還有編輯自己,一位新編輯說:25年來不斷以感人至深的故事感動讀者的《八小時以外》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死乞白賴”地投入這個傳遞感動的集體,於是,我又被這產生著感動的工作和集體而感動……這可能就是在這個傳媒大發展的時代,《八小時以外》保持了雜誌原有的質地,守住了那與生俱來的人性化和毫無做作的親和力的原因吧。

叫讀者觸動

《八小時以外》《八小時以外》

有一個大學生身在外地,當她抱怨在自己困難的時候,親朋好友沒有給她更多的幫助時,她從《八小時以外》上看到了一段話:生活中,我們常常放棄自救,而寄希望於他人伸出援手,否則就抱怨別人缺乏愛心,即便是拾起自救,也充滿哀怨……她感覺作者就坐在她的對面,他在說,她在聽,而且人了她的心。
像這樣給入啟迪的字句在他們的文字里比比皆是。在他們精心編組的故事裡,有四年無償獻血量達三個成年男子全身血量的山東漢子;有自己打工掙學費,圓了航天夢的清潔女工;還有支撐空難後癱瘓的兒子成為經濟學博士的母親……除此之外,他們還有許多“精彩片斷”給讀者,比如一個生活細節,一段名人或者百姓之間的對話,一句來自人生某階段的感悟,一篇寄情山水的美文……都是些可以叫人怦然心動的東西。像“如果你真心愛它們,就忘了它們的存在”、“適可而止是每個人都應學會的生活智慧”、“如果不能擁有美好的人生,那一定要有美好的人生觀”、“善意的思想也不能強加於別人”等等,讓讀者回味無窮。
在講述許多社會案件中的人生百態的過程中,他們不是把焦點聚集在離奇上,而是把案件背後的細節掰開了揉碎了,觸摸故事主人公心靈深處的靈魂,讓讀者感受細微之處的心動。對他們來說,一篇故事出來,不是湊篇熱鬧給讀者看,而是很負責任的總結給你、點評給你。所以在故事的後面,讀者都會看到一段總結或者警示提醒的“編者的話”,讓你在熱鬧之後,有一種不得不感悟、不得不思考的提醒。
很多與《八小時以外》偶然相遇的讀者,因為它的貼心感覺對它“一見鍾情”,他們長期訂閱,成為它忠實的追隨者。有一位讀者來信說,1981年曾在《八小時以外》看到一首詩,他記得那首詩的標題是《不要為年齡發愁》,還記得前面幾句,後面的內容忘記了,那時,他還是一個二十剛出頭的小伙子,只知道那首詩的詞句好,沒能深刻領會,如今他步入了中年,不禁想起了那首詩,可惜只記得其中幾句,希望編輯能幫助查找一下這首詩……還有一位青島的讀者,因為搬家丟失了兩期他一直收藏的《八小時以外》,於是他請求編輯們幫他找到那兩期。在雜誌社編輯們的熱心幫助丁,終於在石家莊的一位讀者那裡找到……二十幾年前的一首小詩,能在讀者心中魅力依舊,一本雜誌能讓人火急火燎千里去尋;只有精品,只有真正讓讀者感到觸動的文字,才能有如此的生命力。“鐵桿”讀者們,用他們的獨特方式給了編輯們極大的鼓勵。

給讀者實用

《八小時以外》《八小時以外》

“實用”是八小時以外的編輯們說的最多的兩個字。他們不斷強化實用性欄目,不僅增加了版面,更增加了信息量,力爭全方位貼近讀者的生活,最大限度滿足讀者朋友的需求。
在欄目的設定上,有三分之二的欄目是“實用”的,篇幅也占到整個雜誌的二分之一。
短小精悍、貼近生活、實用性強的文章備受編輯們的青睞,吃喝拉撒、花鳥魚蟲,都可以進入他們的視野。但凡是能夠開闊讀者視野、陶冶讀者情操、提高讀者素質、豐富讀者生活的文字,都可以叫編輯們“神往”,有含“金”量的作品,在《八小時以外》一定不會被埋沒。比如一篇只有140個字的小文《在城市中旅遊如何找廁所》非常實用,僅用了一百多字,就把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解決得順順利利,說的全是老百姓的話,讀起來透著那么一股子親切。
在很多讀者眼中,《八小時以外》是知冷知熱的。在“生活滑鼠”、“康博士診吧”、“媽媽時間”、“錢袋管理”、“雅致生活”等等欄目中,讀者會感到應有盡有,會給你一種貼心的感覺。什麼“節省煤氣的妙方”、“手機簡訊可否作為離婚證據”、“怎樣培養女兒的膽量”、“出國換匯的竅門”應有盡有,內容涉及家居、旅遊、理財、育兒、法律、美容、醫療。各種各樣的提醒、妙捂、點撥、常識介紹,總有一款讓你“恍然”,讓你受益。
比如“有法支招”欄目,就是專為下崗、殘疾等弱勢群體開辦的。因為這個欄目,他們每天都要接到很多諮詢電話,為了方便讀者,就是再麻煩,他們也堅持著。有時候為了給讀者解答一個疑難問題,他們要做很多工作,包括請教專家,查閱大量有關資料,尋找相關案例等等。區區兩個版面,他們也許要為此付出幾倍的工作量。像“狗爭骨頭傷我孩子該怎樣賠償”、“抵押房能不能賣掉抵債”、“緊急情況擅自離崗被‘炒’合法嗎”……都成了他們關注的問題。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因為讀者關注了。
為了給讀者提供豐富的資訊,編輯們費盡心思四處搜羅。可他們在為每一期內容“折磨大腦”的同時,還不忘“友情提示”。編輯“精緻生活”的編輯,有一天在大街上看到有打扮摩登的女孩子嘴裡叼著棒棒糖,他一著急,就在欄目里趕緊提醒:在大街上如此無視年齡跨度,既不衛生也不雅觀……看上去像個婆婆媽媽又體貼入微的老媽媽。

讀者評價

不雜亂,不矯情,不花哨、不喧囂。這是讀者對他們的評價。

盤點女性雜誌

女性雜誌專門為女性客群而“生產”的雜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