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理智研究 道德原理研究》

論動物的理性 論道德的基本原理 道德原理研究

人類理智研究 道德原理研究 內容簡介

《人類理智研究》試圖確定人類認識的原則。其理論基礎是兩類認識對象的劃分。首先,所有這些對象或者是“印象”,或者是“觀念”。印象是感覺的張極材料,觀念是這 些材料的複合、變換、擴大或縮減。據此休休謨提出一種意義理論:一個不直接代表印象的詞,只能當它能提供可以通過心理過程從印象得出的觀念時,才有意義。其次,全部認識對象或者是“觀念間的關係”或者是“事實”。由此得出的結論是:任何關於事實的論證科學是不可能的。
《道德原理研究》是休謨關於道德思想的結晶。他認為同情是人性的表現,成為人類全部社會生活和個人幸福的基礎。他懷疑的不是道德而是關於道德的許多推理。

人類理智研究 道德原理研究 本書目錄

總序
大衛・休謨與《人類理智研究 道德原理研究》
人類理智研究
第一章 論不同種類的哲學
第二章 論觀念的起源
第三章 論觀念的聯結
第四章 關於理智活動的懷疑主義的解決辦法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五章 對這些懷疑的懷疑主義的解決辦法
第一節
第二節
第六章 論或然性
第七章 論必然聯繫的觀念
第一節
第二節
第八章 論自由和必然
第九章 論動物的理性
第十章 論奇蹟
第一節
第二節
第十一章 論特殊的天意和來世
第十二章 論學園派的或懷疑論的哲學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道德原理研究
第一章 論道德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論慈善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章 論正義
第一節
第二節
第四章 論政治社會
第五章 為什麼效用使人快樂
第一節
第二節
第六章 論對我們自己有用的品質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七章 論直接使我們自己愉快的品質
第八章 論直接使他人愉快的品質
第九章 結論
第一節
第二節
附錄一 關於道德情感
附錄二 論自愛
附錄三 對正義的進一步考察
附錄四 論某些詞句之爭

人類理智研究 道德原理研究 作者介紹

大衛・休謨(David Hume,1711―76)`,又譯休姆。英國18世紀哲學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美學家,出生於蘇格蘭一個沒落的貴族地主家庭。曾在愛丁堡大學學習。1734年到法國後,擔任過英國駐法大使館秘書與代辦等職務。1767年任副國務大臣。在哲學上,他認為哲學是關於“人性”的科學。主張知識來源於經驗,經驗由兩類知覺所組成。認為人們不可能知道知覺如何獲得及知覺之外是否有客觀事物存在,自稱這種說法為“懷疑論”,哲學史上則被稱為不可知論。在美學上,認為快感與痛感是美與醜的本質;主張同情說,認為快感之所以產生在於它能滿足人的同情心,在歷史學上,著有《英國史》六卷,在經濟學上,支持當時日趨繁榮的英國工商業,反對減輕利率、間接稅與提高“勞動價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