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關於本體的學說》

亞里士多德關於本體的學說 亞里士多德關於本體的論述並不是前後一致的。 亞里士多德關於本體的學說

亞里士多德關於本體的學說 特色及評論

致力於國內書籍的出版,是我社一貫的宗旨。在哲學史研究領域,幸得一代又一代專家、學者的鼎力支持,出版了許多讓世人注目的重要著作,其中定期著寶藏著珍貴的學術價值和豐富的思想財富。為了使之更具有規模、更見系統,有利於新老學人研讀查閱和文化積澱,現將這些書籍匯成《哲學史家文庫》。哲學“是文明的活的靈魂”。我們願《哲學史家文庫》能為哲學的繁榮、文明的進步盡一些微薄之力。我們更期望這套文庫,能不斷增添新的力作。

亞里士多德關於本體的學說 內容簡介

哲學“是文明的活的靈魂”。(馬克思語)我們願《哲學史家文庫》能為哲學的繁榮、文明的進步盡一些微薄之力。我們更期望這套文庫能不斷增添新的力作。全書共分十七章。分別是:亞里士多德為什麼提出本體概念?、本體是存在的中心、關於本體的問題、存在和本體、本體的原則和原因、理性―神是本體、作為“基質”的本體、本質是本體、生成和本質、本質和定義、“一般”不是本體、質料和形式、能力和可能、現實和潛能、“數”和“理念”不是本體、批判柏拉圖學派的數論、“數”不是本體的第一原則。

亞里士多德關於本體的學說 本書前言

前言 在西方哲學史中,本體(oúóia,Substance)是個最常見、很重要的概念。將本體作為一個哲學的概念,進行分析,加以論證的,第一個人就亞里士多德。 在亞里士多德以前,從古代希臘哲學一開始,就提出了有關本體的問題。從泰勒斯開始提出“本原”(áρхη)以後,無論是當時唯物論哲學家所講的物質性的元素,或者是畢達哥拉學派所講的“數”、愛利亞學派巴門尼德所講的“存在”,一直到柏拉圖所講的“理念”,實際上都是講的本體。但是因為他們都還沒有意識到奉體這個概念,還不能將本體和性質,數量。關係等其它範疇區別開來,常將它們混淆在一起,因而產生了不少問題。亞里士多德正是因為看到這些情況,意識到需要將本體和其它範疇區別開來。他在《範疇篇》所作的這種區別,一直到現在都被人們接受和運用。所以應該承認,亞里士多德提出本體這個範疇,是人類認識史上的一次前進。 但是,正因為這是一個開始,亞里士多德自己對於究竟什麼是本體,也還在探索之中。在他的著作中,除了《範疇篇》外,主要是《形上學》這本書,幾乎有一半左右的卷章是討論直接和本體有關的問題的。亞里士多德關於本體的論述並不是前後一致的。他在《範疇篇》的“第一本體”和在《形上學》中所講的,恰恰是相反的;即使在《形上學》一書的各卷之間,也不是完全一樣的。將的這些思想加以整理,找出亞里土多德思想發展變化的線索,這是哲學史工作者的任務。本書企圖在這方面做點粗淺的嘗試。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引論》中說:“古希臘的哲學家都是天生的自發的辯證論者,他們中最博學的人物亞里士多德就已經研究了辯證思維的最主要的形式。”在這個《引論》的草稿中,恩格斯還說亞里土多德是“古代世界的黑格爾”。恩格斯在《舊序。論辯證法》中還說過,“而辯證法直到現在還只被亞里士多德和黑格爾這兩個思想家比較精密地研究過。”三十多年來,我國對於黑格爾的研究還是比較多的,有些同志寫了一些有意義的著作。但是,對於亞里士多德的研究,幾乎可以說還沒有人做過,以 至在一些哲學史課本中將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說得那么簡單,那么貧乏,實在不配“古代世界的黑格爾”的稱號。本書想補這方面的空白,做點墊基礎的工作。 當然,因為我現在研究的題目是亞里士多德關於本體的學說,本體問題可以說是亞里士多德哲學(所謂“第一哲學”)思想的核心,所以本書沒有全面探討亞里士多德的辯證法思想。亞里士多德在《物理學》中,討論了事物運動變化的形式,空間和時間、有限和無限等等辯證法的問題;在《形上學》中也有一些卷章是直接討論矛盾對立等問題的。因為這些和我們討論的本體問題沒有直接的聯繫,不在本書討論範圍之內。但是,在亞里士多德關於本體的學說中,也是有許多辯證法思想的。本書要著重探討的一個問題,就是一般和個別的關係問題。亞里士多德自己關於本體的思想是怎么變化的,他怎么從個別事物上升到認識本體――本質的,以及他是怎么批判柏拉圖的“理念論”的?這一系列問題都是同一般和個別的問題分不開的。列寧在《哲學筆記》中的一篇最著名的文章《辯證法問題》,恰恰就是舉了亞里士多德在《形上學》中講到個別就是一般的話,然後展開討論一般和個別的關係問題的。在這篇文章後面,緊接著就是列寧同時期寫下的《亞里士多德一書摘要》,在這個《摘要》中,列寧摘引了許多段亞里士多德關於一般和個別的關係問題的論述,他既肯定了亞里士多德就一般和個別的關係對柏拉圖唯心論所作的批判,同時又一再指出:亞里士多德就是在一般和個別的辯證法問題上,“陷入稚氣的混亂狀態,陷入毫無辦法的困窘的混亂狀態”,還說,“這個人就是弄不清一般和個別,概念和感覺、本質和現象等等的辯證法”。正是在關於本體的問題上,亞里士多德從個別上升到一般,看到了一般和個別的某些辯證關係,但也就是在關於本體的問題上,亞里士多德分不清一般和個別的辯證法,在這個問題上陷入了毫無辦法的混亂狀態。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矛盾的情況?這就必須具體地分析亞里士多德自己的論證,才能清楚。本書就是通過分析亞里士多德關於一般和個別的論述,試圖解釋他思想中的這些矛盾情況。 ……

亞里士多德關於本體的學說 本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亞里士多德為什麼提出本體概念?
第二章 本體是存在的中心
第三章 關於本體的問題
第四章 存在和本體
第五章 本體的原則和原因
第六章 理性―神是本體
第七章 作為“基質”的本體
第八章 本質是本體
第九章 生成和本質
第十章 本質和定義
第十一章 “一般”不是本體
第十二章 質料和形式
第十三章 能力和可能
第十四章 現實和潛能
第十五章 “數”和“理念”不是本體
第十六章 批判柏拉圖學派的數論
第十七章 “數”不是本體的第一原則
結論
附錄
後記

亞里士多德關於本體的學說 文章節選

第一章 亞里士多德為什麼提出本體概念?亞里士多德為什麼要提出“本體”這樣一個哲學概念來?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用亞里士多德常用的辦法,對它作一番歷史的回顧,看看在他以前的哲學家對此說過一些什麼。古希臘哲學從米利都學派開始,就提出了萬物本原的問題。……

亞里士多德關於本體的學說 作者介紹

汪子嵩,著名哲學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