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起源》

《事物的起源》

部關於文化人類學的綜合性著作,一部簡明的遠古文化史,300餘幅原版手繪插畫、版畫重新修正揭示萬物之源,汪寧生教授翻譯。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事物的起源》事物的起源

本書為一部簡明的遠古文化史。徵引了大量民族志和考古學的材料,探索各種生產活動、日用器具、社會制度和習俗的起源問題,內容涉及遠古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諸多方面。本書在人類學著作中脫穎而出,非徒滿足一般人對各種事物起源問題的強烈興趣和好奇心,而在於其他眾多方面:作者目光所探,遍及世界每個角落,在此基礎上,公正地指出,世界各民族對人類文化都作過貢獻,且貢獻之大小,非關當今格局;

作者簡介

利普斯(JuliusE.Lips,1895-1950),德國著名人類學家,長期擔任科隆大學人類學系系主任、教授,科隆民族學博物館負責人。1934年定居美國,任教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對非洲及加拿大地區的印第安人進行過長期調查。戰後回到德國,在萊比錫大學任教,直到去世。萊比錫大學成立了以他命名的“利普斯民族學和比較法律社會學研究所”,對這位卓越的人類學家表示崇敬和紀念。

譯者:汪寧生,1930年出生於南京,原籍江蘇省灌雲縣。早年畢業於北大,曾在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任教,現任雲南民族大學歷史系主任,考古學和民族學教授,民族研究首席科學家,曾獲美國著名的羅氏獎金,曾受聘擔任德國海德堡大學客座教授和美國費城人類問題研究所榮譽高級研究員。名字被列入《世界傑出人物索引》、《世界五千名人錄》和《中國文化名人大詞典》。代表作《幾個南詔城址的考察》發表於上世紀60年代初。一生所作,重要論著約100萬言,大都收於《汪寧生論著萃編》。

編輯推薦

300餘幅原版手繪插圖、版畫重新修正,揭示萬物之源。

雲南民族大學教授、曾任德國海德堡大學客座教授和美國費城人類問題研究所榮譽高級研究員王寧生主持翻譯。

一部關於文化人類學的綜合性著作,自出版後,即被譯成多種文字,風行亞、歐、北美諸洲,在人類學著作中,極負聲名。

全書以人類最為措意的家和家具開始,徵引大量民族志和考古學材料,探索各種生產活動、日用器具、社會制度和習俗的起源,內容涉及遠古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諸多方面,堪稱一

部簡明的遠古文化史,誠如本書原有副題——《人類文化史》。

通過對原始民族的一些美德的探索與分析,對“現代文明”弊病予以解讀和透析,所得結論不乏警醒而富於情懷;

本書?卻一般人類學著作冗長的說教和爭辯,而以極豐富的材料入手,將之依照各個問題的歷史發展順序,分相敘述,結構謹嚴,脈絡清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